辣椒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77046阅读:9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蔬菜的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辣椒原产于中拉丁美洲热带地区,原产国是墨西哥。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湖南、云南、陕西、河北省鸡泽县和内蒙古托克托县。辣椒对条件水份要求严格,它既不耐旱也不耐涝,喜欢比较干爽的空气条件。辣椒对温度的要求介于蓍茄和茄子之间,种子发芽适温为23-30℃,低于15℃则不能发芽,辣椒幼苗要求较高的温度,温度低,生长缓慢。开花结果初期白天适温为20-25℃,夜间为15-20℃,结果期土温过高,尤其是强光直射地面,对根系生长不利,且易引起毒素病和日烧病。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地膜辣椒的种植方法,包括施肥、整地、喷施除草剂、覆膜、浸种和播种,本发明在种植过程中,通过施肥、整地、喷施除草剂、覆膜、浸种和播种,提高了辣椒的出苗率,省去了移植栽培的过程,不会出现幼苗死亡的现象,在辣椒生长期间,幼苗根系发达,生长快速,抗虫性能高,提高了辣椒的产量。但是,现有的种植方法存在以下缺点:辣椒在生长过程中,对土壤水份要求较为严苛,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过干或过湿的土壤环境对辣椒的生长皆不利,需要人工对种植土壤进行严格的控制,特别是天气变化复杂的南方,人工控制土壤水份的工作量巨大,如排水、蓄水等工作,往往工作量大效果并不好,增大了种植成本,且辣椒生长状况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辣椒的种植方法,实现土壤含水量的自动调节,为辣椒生长创造更加适宜的自然生长环境,促进辣椒的生长,部分代替人工土壤管理工作,降低种植过程中的人力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辣椒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施肥:对待种植的土地进行施肥,使土地营养充分;

S2.整地:对施肥过的土地进行修整,去除地块中的杂草和作物秸秆,使地块平整;

S3.喷施除草剂:播种后,对整块土地进行喷施除草剂操作;

S4. 泥炭藓种植:选取泥炭藓幼苗和生物肥料混合均匀,横向和纵向分别进行铺撒,铺撒路径形成网格状,网格每一单元呈边长为50cm的正多边形;

S5. 播种:整平苗床,浇一次透水,水渗下后,每平方米苗床铺5-8公斤营养土,在播种前,将辣椒种子进行催芽处理,然后将种子掺入细砂土均匀撒播,播完后每平方米再覆盖3-5公斤营养土,然后再蒙上地膜;

S6. 分苗:当60~70%出苗后揭去地膜,每5~7天浇一次水,每5-10天喷施一次叶面肥;当辣椒幼苗长至2-3片真叶时分苗,将幼苗重新移栽到步骤S4中所述泥炭藓构成的网格单元中;

S7.辣椒种植管理:待辣椒进入花期,向泥炭藓上施加硫酸亚铁和硫酸铵亚铁溶液,杀死泥炭藓,使泥炭藓转化为生物肥。

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在于:泥炭藓属于苔藓植物,具有较强的吸水和储水能力,利用泥炭藓制备的网格种植地,能够充分调节土壤中的含水量;泥炭藓会有效吸收土壤中的水分,防止土壤过涝,苔藓覆盖在土壤的表面,又能够延缓土壤中水分的蒸发,苔藓植物还善于收集周围的水分,供辣椒所利用,使辣椒始终处于一个含水量适中的土壤环境中;辣椒进行花期,正是急需营养的时候,为避免泥炭藓抢夺养分,向泥炭藓上施加硫酸亚铁和硫酸铵亚铁溶液能够抑制泥炭藓的生长,并杀死泥炭藓,而硫酸亚铁和硫酸铵亚铁中含有的矿物元素铁,却是辣椒生长的重要元素,被杀死泥炭藓在土壤中转化为能够供辣椒吸收的肥料和水分,促进辣椒生长,提高辣椒的结果率。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泥炭藓优越的吸水和储水能力,自动对辣椒生长土壤中的水分进行汲取和补给,省去大量的人工成本,且调节能力更能够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相比人工控制含水量机动性更大,还能够给辣椒补给养分,改善了辣椒的生长环境,提高了辣椒的结果率。

方案二: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步骤S5中播种时种子掺入细砂土均匀撒播时,先播种子量的2/3,然后用剩下的1/3找齐。在种子量不足及时补足,便于播种时精确地控制撒播量,保证撒播足量且防止种子浪费。

方案三: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步骤S5中的催芽处理为将种子用1%的硫酸铜溶液浸泡5-10分钟,捞出后用清水洗净,再用55℃温水浸泡,直到温度降到30℃时,再泡8-10小时,浸泡后捞出种子用干净的湿毛巾包好,放到25-30℃室温条件下催芽。有效提高辣椒种子的发芽率和存活率。

方案四: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步骤S5中的营养土采用1/3园土、1/3马粪和1/3草木灰配制而成,每公斤营养土中加入0.5-0.8克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混合拌匀。采用该生物肥料更加绿色环保,采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多种作物由真菌引起的病害有防治效果。

方案五,步骤S6中的叶面肥为浓度为0.3%尿素溶液和浓度为0.2%磷酸二氢钾溶液的混合液,促进辣椒叶片的生长,提高辣椒幼苗存活率。

方案六,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步骤S6中所述的水为35~45℃的温水,冷水容易冻伤幼苗,抑制幼苗生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辣椒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施肥:对待种植的土地进行施肥,使土地营养充分。

S2.整地:对施肥过的土地进行修整,去除地块中的杂草和作物秸秆,使地块平整;

S3.喷施除草剂:播种后,对整块土地进行喷施除草剂操作。

S4. 泥炭藓种植:选取泥炭藓幼苗和生物肥料混合均匀,横向和纵向分别进行铺撒,铺撒路径形成网格状,网格每一单元呈边长为50cm的正多边形。

S5. 播种:整平苗床,浇一次透水,水渗下后,每平方米苗床铺5-8公斤营养土,在播种前,将辣椒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催芽处理为将种子用1%的硫酸铜溶液浸泡5-10分钟,捞出后用清水洗净,再用55℃温水浸泡,直到温度降到30℃时,再泡8-10小时,浸泡后捞出种子用干净的湿毛巾包好,放到25-30℃下催芽。然后将种子掺入细砂土均匀撒播,播完后每平方米再覆盖3-5公斤营养土,然后再蒙上地膜;播种时种子掺入细砂土均匀撒播时,先播种子量的2/3,然后用剩下的1/3找齐。营养土采用1/3园土+1/3马粪+1/3草木灰配制而成,每公斤营养土中加入0.5-0.8克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混合拌匀。采用该生物肥料更加绿色环保,采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多种作物由真菌引起的病害有防治效果。

S6. 分苗:当60~70%出苗后揭去地膜,每5~7天浇一次水,所用水为温水,每5-10天喷施一次叶面肥,叶面肥为浓度为0.3%尿素溶液和浓度为0.2%磷酸二氢钾溶液的混合液,促进辣椒叶片的生长,提高辣椒幼苗存活率。当辣椒幼苗长至2-3片真叶时分苗,将幼苗重新移栽到步骤S4中所述泥炭藓构成的网格单元中;

S7.辣椒种植管理:待辣椒进入花期,向泥炭藓上施加硫酸亚铁和硫酸铵亚铁溶液,杀死泥炭藓,使泥炭藓转化为生物肥。清除前茬作物残株烂叶、病虫残体及杂草,并集中销毁,然后对土壤深翻,利用太阳能对土壤高温消毒6天。辣椒定植后23天,每亩悬挂25块涂有粘油的诱虫黄板,置于行间,诱虫黄板每隔13天重涂1次,粘油是由10号机油加少许黄油调匀而成。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