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番鸭产蛋率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45524阅读:18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家禽饲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番鸭产蛋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光照是番鸭养殖的重要环境条件之一,它不仅影响番鸭采食、饮水等活动,而且对番鸭的物质代谢、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光照可以影响番鸭生产中休产、换羽、就巢等,对各种疾病的发生也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因此,充分利用光源,严格光照管理制度,规范光照管理技术,是增加番鸭生产数量、提高番鸭产品质量和养殖效益的关键环节。(“种番鸭的光照调控技术”,程秀范,2010年)表示光照过强或过弱都会给番鸭生产造成不良影响。光照过强时,番鸭则出现活动量增大,东奔西跑,烦燥不安,相互争斗,鸭群出现啄羽、啄肛、啄趾等。产蛋期间,薄壳蛋、破壳蛋、软壳蛋、畸形蛋显著增多,猝死率增加。光照过弱,会使番鸭的采食量下降,饮水量减少、生长发育受阻。预产期至产蛋高峰期,为刺激番鸭的性成熟,应将光照强度逐渐增大为10-20勒克司。番鸭产蛋高峰期过后,进入产蛋后期,光照强度应维持在15-20勒克司,并保持相对稳定。(“光照在养鹅生产中的应用”,张淑芬,2013年)指出是产蛋期间光照过强或者光照时间过长,促进性腺激素分泌亢进,输卵管内油脂分泌不足造成脱肛,并且强烈的光刺激还会缩短鸭蛋从泄殖腔经过的时间,造成过快努责,增加脱肛的几率。上述对于种番鸭适宜的光照强度的文章多为经验性论述,试验性报道较少,目前生产中产蛋期常使用的光照强度为30-40勒克斯。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番鸭产蛋率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提高番鸭产蛋率的方法,在番鸭预产期进行人工补光,以及预产期之后按番鸭不同周龄阶段实施不同的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具体如下:第24周齢时光照时间为13h,第24-30周齢,每增加一周齢,光照时间增加0.5h;第31-38周齢,光照时间为16.5h;第39-53周齢,光照时间为17h;第24-53周齢期间,光照强度均采用60-70lux;

所述光照强度以鸭头部所受到光照强度为准。

进一步的,所述照明设备为暖光LED灯,所述暖光LED灯每周擦拭并校正。

进一步的,所述光照强度为65lux。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中通常选用较低光照强度的技术偏见,采用较强的光照强度、并选择恰当的光照时间对蛋鸭进行照射,通过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可以明显提高入舍鸭产蛋率和种鸭只孵蛋数量,提升种鸭生产性能;操作方便可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实施例均采用同一番鸭品种,在同一种鸭场进行,实验数据在同栋鸭群内部的不同处理组之间进行对比,保证实验对象的一致性,实验结果在不同鸭舍间进行验证。本发明所述的预产期,是指第24周-第30周齢。

实施例1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本发明实验组与对照组1和对照组2相比,入舍鸭产蛋率提高了0.5~3.8%,累计只孵蛋数(即每只母鸭累计产合格蛋数量)提高0.3~4.7枚,本发明的方法显著提高了种番鸭产蛋性能。

在种鸭生产中,光照是影响种鸭产蛋性能的重要因素,包括光照时间和强度,但适宜番鸭产蛋的光照强度尚缺少实验数据的支撑。发明人经过长期实践和深入研究,发明了番鸭产蛋期合理的光照强度,在调控简便的基础上提高了番鸭的产蛋性能,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