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毒专用消毒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4216阅读:10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手足口病预防及诊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杀灭手足口病毒的专用消毒液的配方和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四季均可发病,尤其以夏秋季多见。近年来,手足口病是国内常见的流行性传染病,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该病流行期间,可发生幼儿园和托儿所集体感染和家庭聚集发病,严重者会引起心肌炎、肺水肿、脑膜炎等病症。

国内目前还没有专门用于杀灭手足口病毒的消毒液,人们在选用杀灭手足口病毒的消毒液时有些盲目。

预防手足口病时,由于没有杀灭手足口病毒的专用消毒液,人们往往会按照常规的预防措施预防手足口病,比如用75%酒精消毒液、来苏水消毒液、含氯消毒剂、紫外线照射等方法。但这些常规措施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人们做不到对手足口病的有效预防,比如75%酒精消毒液、来苏水消毒液等对手足口病毒没有作用;含氯消毒剂对皮肤刺激性大;紫外线照射作用时间长、携带及使用不方便。

治疗阶段,也没有用于治疗手足口病的专用消毒液。医护人员给患儿治疗时一般会选用含碘消毒剂或手消毒剂产品,但市场上碘制剂或手消类产品很多,不同厂家的配方、质量控制标准均不一样,所以有可能医护人员选用的含碘消毒剂或手消毒剂产品不能杀死手足口病毒。

另外,医护人员在对手足口病患儿诊疗前后,均要进行手部的消毒,如果选用的手消毒液不能有效杀灭手足口病毒,也极易造成手足口病的传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足口病毒专用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消毒液不仅能够快速杀灭手足口病毒,而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对人体无副作用,使用简便快捷。

一种手足口病毒专用消毒液,它包括下列各重量百分数的组分:

三氯羟基二苯醚:0.3%~0.6%

醇:15%~60%

酸性调节剂:1.0%~5.0%

表面活性剂:0.5%~3.0%

保湿剂:0.5%~3.0%

水:余量

本发明采用广谱杀菌剂三氯羟基二苯醚为主要杀菌剂,再辅以杀菌广泛、效果可靠的乙醇或异丙醇,发挥其两种杀菌物质的协同杀菌作用,更加有效杀灭手足口病毒,达到防治手足口病的目的。

本发明采用酸性调节剂是为了调节消毒液PH值范围至2.0~4.0,使其能够发挥本发明的最大杀菌效果,酸性调节剂可以采用乳酸、苹果酸、酒石酸、山梨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采用表面活性剂有助于增强三氯羟基二苯醚对手足口病毒的渗透能力,强化本发明的杀菌能力,更有效杀灭手足口病毒,同时还有助于增强持久杀菌能力,表面活性剂可以采用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采用保湿剂有助于保持皮肤的湿润,有效改善手足口病引起的斑丘疹、疱疹对皮肤的损害,保湿剂可以采用芦荟油、乳木果油、蜂蜜、山梨糖醇、丙二醇、丙三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所述的任一种手足口病毒专用消毒液的制备方法,按所述各组分及含量:

(1)将三氯羟基二苯醚溶于醇中,搅拌均匀得A液;

(2)将酸性调节剂、表面活性剂、保湿剂加入到水中,搅拌均匀得B液;

(3)将A液加入到B液中,搅拌2小时,至均匀无色透明液体即可灌装。

本发明可快速、有效杀灭手足口病毒,干燥速度快、稳定性高、对环境无污染、实际无毒级、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同时有护肤作用。本发明可用于手足口患者的皮肤消毒;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病人前后手消毒;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仪器、物品及病床、桌椅等设施的消毒;预防性消毒;能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染及爆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手足口病毒专用消毒液,它包括下列各重量百分数的组分:

三氯羟基二苯醚:0.3%~0.6%

醇:15%~60%

酸性调节剂:1.0%~5.0%

表面活性剂:0.5%~3.0%

保湿剂:0.5%~3.0%

水:余量

实施例1

(1)称取三氯羟基二苯醚2.5kg,加入到80L乙醇中充分搅拌至全部溶解,得到A液;

(2)称取21kg乳酸、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10kg、山梨糖醇500g加入到100kg水中充分搅拌至全部溶解得到B液;

(3)将B液加入到不断搅拌的A液中,加水至500L,充分搅拌混匀即得消毒液。

实施例2

(1)称取三氯羟基二苯醚2.5kg,加入到10L异丙醇、200L乙醇中充分搅拌至全部溶解得到A液;

(2)称取20kg苹果酸、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kg、丙二醇500g加入到100kg水中充分搅拌至全部溶解得到B液;

(3)将B液加入到不断搅拌的A液中,加水至500L,充分搅拌混匀即得消毒液。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