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梨瓜四膜控温高产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21676阅读:14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一种白梨瓜四膜控温高产栽培方法,属于作物种植领域,专用白梨瓜四膜控温高产栽培。



背景技术:

白梨瓜历经多年的苦心探索、潜心试验、精心改良、科学培育,培植开发出的独具地方特色风味的小甜瓜新秀。其肉厚脆嫩、香甜纯正、口感清爽,深受消费者喜爱。实现白梨瓜反季节上市可以提高其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白梨瓜四膜控温高产栽培方法,解决白梨瓜栽培问题并且能够反季节上市。

本发明采用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苗床准备;催芽播种;整地扣棚;带药带肥移栽;四膜控温。

进一步地,苗床准备的技术要点如下:采取温室大套小拱棚营养钵,1月上旬配制营养土,其标准是3~5年内非瓜类作物种植的有机质丰富、通透性良好的砂质壤土加腐熟圈肥按照3∶2的比例充分混匀、过筛,然后制作营养钵,并在苗床底部均匀撒上一层草木灰打底。

进一步地,催芽播种的技术要点如下:将晾晒过的种子用50%多菌灵600~800倍液浸种30min,捞出用清水冲洗后,在温水中浸泡8~10h,然后用湿布包好置于25~30℃条件下催芽,待80% 芽长3~10mm时,即可下种,选择在晴天播种,每个营养钵内只播1粒发芽的种子,上面覆盖1cm厚的营养土。

进一步地,整地扣棚的技术要点如下:选择地势高、土层厚、透性好、肥沃的砂质壤土作为预留地,于12月上旬进行深耕、冻垡,1月上旬每亩撒施腐熟的畜禽粪便5000~6000kg、尿素8~12kg、磷酸二铵12~16kg、硫酸钾18~22kg,晾晒一周后人工扶垄,垄宽90~100cm、垄高25cm、沟宽30cm;大棚四膜覆盖:外层塑料流滴膜,厚0.18mm,宽200~600cm,二棚膜,在距外层棚膜20cm左右,厚0.012mm,小拱棚膜,宽150cm,厚0.012mm,黑色地膜,宽100cm,厚0.005m。

进一步地,带药带肥移栽的技术要点如下:定植选在2月中下旬,适宜苗龄 30天,两叶一心至三叶一心,定植密度为1800~2000株/亩;移栽前2~3天,用50%多菌灵1500倍液加25%阿米西达悬浮剂2000倍液以及优质叶面肥喷淋,做到带药带肥移栽。

进一步地,四膜控温的技术要点如下:缓苗期内密闭棚室保温,大棚膜、二棚膜、小拱棚膜均要盖好,白天控制在30~35℃、夜间15~20℃,棚内相对湿度在60%~65%;团棵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8~33℃,夜间12~18℃;开花坐果期,白天温度控制低于35℃,当夜间温度稳定在15℃以上时,将小拱棚全部撤除,并加大通风量和通风时间;进入膨大期后,将大棚四周掀底通风、降温、调湿,棚内温度控制在白天30℃以上,夜间15℃;果实膨大期要维持15℃以上的昼夜温。

本发明具有抗旱、节水,节省劳动力投入,节肥,提高出苗率,改善了田间通风透光条件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的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采用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苗床准备;催芽播种;整地扣棚;带药带肥移栽;四膜控温。

苗床准备:采取温室大套小拱棚营养钵,1月上旬配制营养土,其标准是3~5年内非瓜类作物种植的有机质丰富、通透性良好的砂质壤土加腐熟圈肥按照3∶2的比例充分混匀、过筛,然后制作营养钵,并在苗床底部均匀撒上一层草木灰打底。

催芽播种:将晾晒过的种子用50%多菌灵600~800倍液浸种30min,捞出用清水冲洗后,在温水中浸泡8~10h,然后用湿布包好置于25~30℃条件下催芽,待80% 芽长3~10mm时,即可下种,选择在晴天播种,每个营养钵内只播1粒发芽的种子,上面覆盖1cm厚的营养土。

整地扣棚:选择地势高、土层厚、透性好、肥沃的砂质壤土作为预留地,于12月上旬进行深耕、冻垡,1月上旬每亩撒施腐熟的畜禽粪便5000~6000kg、尿素8~12kg、磷酸二铵12~16kg、硫酸钾18~22kg,晾晒一周后人工扶垄,垄宽90~100cm、垄高25cm、沟宽30cm;大棚四膜覆盖:外层塑料流滴膜,厚0.18mm,宽200~600cm,二棚膜,在距外层棚膜20cm左右,厚0.012mm,小拱棚膜,宽150cm,厚0.012mm,黑色地膜,宽100cm,厚0.005m。

带药带肥移栽:定植选在2月中下旬,适宜苗龄 30天,两叶一心至三叶一心,定植密度为1800~2000株/亩;移栽前2~3天,用50%多菌灵1500倍液加25%阿米西达悬浮剂2000倍液以及优质叶面肥喷淋,做到带药带肥移栽。

四膜控温:缓苗期内密闭棚室保温,大棚膜、二棚膜、小拱棚膜均要盖好,白天控制在30~35℃、夜间15~20℃,棚内相对湿度在60%~65%;团棵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8~33℃,夜间12~18℃;开花坐果期,白天温度控制低于35℃,当夜间温度稳定在15℃以上时,将小拱棚全部撤除,并加大通风量和通风时间;进入膨大期后,将大棚四周掀底通风、降温、调湿,棚内温度控制在白天30℃以上,夜间15℃;果实膨大期要维持15℃以上的昼夜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