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越南白蛤育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12080阅读:13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贝类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越南白蛤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越南白蛤(Meretrix lyrata)亦称皱肋文蛤,属帘蛤目,帘蛤科,主要分布于越南和我国广西、台湾等区域。该品种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生长快,很受消费者和养殖户的欢迎,现已成为越南等国家、地区的贝类当家养殖品种。近几年来其价格一直在上涨,养殖前景一片看好。越南白蛤属广温、广盐性贝类,可进行池塘养殖、滩涂养殖、浅海底播,适合我国福建、浙江、广东等南方地区推广养殖。

越南白蛤从亲贝催产、幼虫培育到稚贝出池,经过多项繁琐的过程,由于育苗对水质要求较高、工艺繁琐、周期长,容易受到饵料、水质、底质的影响,因此,需要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解决越南白蛤的育苗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和实际情况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越南白蛤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挑选性腺丰满的越南白蛤亲贝进行阴干刺激,在水温28℃-32℃、海水相对密度1.018-1.020,PH值7.6-8.2的条件下进行升温刺激,诱导其产卵排精,排放的精卵经过受精后,形成受精卵;

2)洗卵与孵化:采用沉淀法洗卵2-3次,放入底面积1 m2,高1m的室内水池中经过孵化;

3)幼虫培育:受精卵发育至D型幼虫后,幼苗培育密度为5-8个/ml,投喂等鞭金藻,投喂量为3—10万个/ml,每天早晚换水1/3-1/2,在水中加入ENTA和青霉素以防止水中金属重离子和病原微生物对幼虫生长的影响;

4)D型幼虫进入后期幼虫阶段时,将D型幼虫移到已放底沙、水深100cm、水温25℃-32℃、盐度8‰—26‰的室外水池内,幼虫下沉附着密度1—1.5万个/l;水池每1.5m2设一只气头,池子上方设移动遮阳罩,光照3200lux以下;用等鞭金藻为饵料,藻类的密度1—3万个/ml;幼虫全部附着后,每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1/2;

5)稚贝密度超过120个/cm2时进行疏苗,将稚贝连底泥一起从排水口排入到用200目筛绢做成的网箱中,冲洗后再根据稚贝的密度投放到已放底沙的其它池子中;进水时通过180目筛绢网过滤,避免敌害生物进入,稚贝培养时期每一天用竹扫帚轻扫池底,避免杂藻附生。

优选地,步骤4)中,每天定时补充氮、磷、硅营养盐至浓度至40μmol/L、5μmol/L和20μmol/L。

本发明对越南白蛤亲贝进行阴干刺激,促其产卵排精,方法科学合理,在育苗的各阶段对水温、盐度、水位、光照、充气、换水、培育密度、饵料投喂以及防除敌害生物进入的各个环节都有适当调控,实现了工厂化大批量育苗。补充氮、磷、硅营养盐至浓度至40μmol/L、5μmol/L和20μmol/L,越南白蛤幼虫在这样的环境里生长最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越南白蛤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挑选性腺丰满的越南白蛤亲贝进行阴干刺激,在水温28℃-32℃、海水相对密度1.018-1.020,PH值7.6-8.2的条件下进行升温刺激,诱导其产卵排精,排放的精卵经过受精后,形成受精卵;

2)洗卵与孵化:采用沉淀法洗卵2-3次,放入底面积1 m2,高1m的室内水池中经过孵化;

3)幼虫培育:受精卵发育至D型幼虫后,幼苗培育密度为5-8个/ml,投喂等鞭金藻,投喂量为3—10万个/ml,每天早晚换水1/3-1/2,在水中加入ENTA和青霉素以防止水中金属重离子和病原微生物对幼虫生长的影响;

4)D型幼虫进入后期幼虫阶段时,将D型幼虫移到已放底沙、水深100cm、水温25℃-32℃、盐度8‰—26‰的室外水池内,幼虫下沉附着密度1—1.5万个/l;水池每1.5m2设一只气头,池子上方设移动遮阳罩,光照3200lux以下;用等鞭金藻为饵料,藻类的密度1—3万个/ml;幼虫全部附着后,每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1/2;

5)稚贝密度超过120个/cm2时进行疏苗,将稚贝连底泥一起从排水口排入到用200目筛绢做成的网箱中,冲洗后再根据稚贝的密度投放到已放底沙的其它池子中;进水时通过180目筛绢网过滤,避免敌害生物进入,稚贝培养时期每一天用竹扫帚轻扫池底,避免杂藻附生。

步骤4)中,每天定时补充氮、磷、硅营养盐至浓度至40μmol/L、5μmol/L和20μmol/L。

本发明育苗选择生长期为2-3龄,3.0 cm≤壳长≤4.0cm,性腺的肥满度≥30%的越南白蛤,此种方法大大提高培育密度,蛤苗生长快,提高了育苗的效率,降低了越南白蛤幼苗的死亡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