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种苗无土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09188阅读:9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无土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七种苗无土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三七又名田七,是一种名贵的中药,属于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环境十分的挑剔,通常生长在1000~1500m海拔左右的地区,主产地为云南文山州,三七花和根部均可入药,味甘、微苦,属温性药材,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作用,适量的服用三七粉还具有软化血管、促进血液健康、预防心血管病等功效。

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健康,西医虽然能快速的治疗大部分的病痛,但副作用通常都较大,而采用中药进行阶段性的治疗相对的副作用就较小,对人体的伤害较小,且中医通常更注重养生,从预防疾病做起,应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使用中药,三七作为一种名贵的中药自然是供不应求,现在三七的种植通常都采用有土种植,由于三七对生长环境十分挑剔,而进行有土种植时,土壤的含水量,营养物质的含量都不易控制,且三七喜爱温暖阴湿的环境,因此使用土壤进行种植容易出现大量病害,通过农药来抑制病虫害会使三七含有大量的农药残留,食用后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影响,用土壤种植三七还会有不能连种的问题,这进一步的减少了三七的产量,近几年因为不能连种,三七的种植区域逐渐向不适宜种植区域蔓延,三七的质量逐渐降低,而且不断的更换土地就需要不断的新建大棚,这就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七种苗无土栽培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三七不能进行无土栽培,存在连作障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七种苗无土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用泥炭、甘蔗渣腐解物、珍珠岩、蛭石、菇渣和椰糠按体积4:2:1:1:1:1的比例混合成无土栽培基质;b.将无土栽培基质在大棚内堆叠平整为14~17cm厚度均匀的种植地;c.将三七种子种入由无土栽培基质填充成的种植地,每平方米种植400株;d.将大棚内的空气湿度控制在70%~80%之间,无土栽培基质湿度控制在25%~30%之间,然后根据三七不同的生长阶段调控大棚内的温度和透光率,在三七的出苗期、展叶期、生长阶段中期和生长阶段后期,将大棚内的温度分别控制在10~14摄氏度之间、14~17摄氏度之间、18~24摄氏度之间和14~19摄氏度之间,在三七的展叶期、生长阶段中期和生长阶段后期将大棚的透光率分别控制在6%~7%之间、8%~10%之间和11%~12%之间;e.在三七的展叶期、生长阶段中期和生长阶段后期进行施肥;f.第一轮三七种植完成后将无土栽培基质放入水淹池中浸泡,进行脱盐、脱毒处理,浸泡的时间为2~3个月;g.完成浸泡后开始第二轮种植。

用泥炭、甘蔗渣、珍珠岩、蛭石、菇渣和椰糠以体积比4:2:1:1:1:1混合得到的无土栽培基质模拟三七生长的土壤,得到的基质PH值为6~6.5,通气孔隙度为25%~30%,持水孔隙度为60%~65%,弱酸性的基质适宜三七的生长,而且此基质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透气性,同时泥炭具有无污染、无菌、无毒的特性,因此使用此基质种植三七能有效的减少三七的病虫害,自然情况下,三七的播种时间通常为每年的12月~1月期间,3月~5月为三七的出苗期和展叶期,三七的展叶期为三七生长的旺盛时期,此时种子中储存的营养已经耗尽,而且三七的根系发展较快,因此需要大量的营养,所以在此时期需要进行施肥,而到了5月以后地上的部分逐渐停止生长,开始进入生长阶段的中期,主根开始膨大,休眠芽开始生长,6月~8月生长最为旺盛,9月后膨大速度减缓,此时期由于光合作用显著增强对氮、磷、钾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因此在此时期需要进行追肥,经实验在此时期进行了追肥的三七与不在此时期进行追肥的三七相比,主根直径大1~2cm,病虫害发生的机率降低10%~15%,10月~11月三七便进入了生长阶段的后期,光合作用能力逐渐减弱,但是是块根最后的增重期,因此对氮、磷、钾元素的需求量也很大,所以此时期也需要进行追肥;控制三七大棚的透光率是为了给三七创造更合适的生长环境,透光率低了会影响三七的正常生长,使之发育不良,透光率高了则会对三七造成日灼的伤害,使三七减产;三七种植后都会存在连作障碍,在第一轮种植完成后如果直接进行第二轮的种植,会导致三七的出苗率低、病虫害严重最终造成大幅减产的后果,在第二轮种植前对基质进行脱盐脱毒的处理,就能有效的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上述步骤e中在三七的展叶期采用冲施肥进行施肥,水溶性化肥的施放量为7~8.5kg/亩,将水溶性化肥加入其质量的1000倍的水中进行调配后再进行施放,水溶性化肥中氮、磷、钾元素的质量比为3:1:2,在三七生长阶段的中期采用冲施肥进行施肥,水溶性化肥的施放量为7~8.5kg/亩,将水溶性化肥加入其质量的1000倍的水中进行调配后再进行施放,水溶性化肥中氮、磷、钾元素的质量比为1:1:2,在三七生长阶段的后期采用冲施肥进行施肥,水溶性化肥的施放量为7~8.5kg/亩,将水溶性化肥加入其质量的1000倍的水中进行调配后再进行施放,水溶性化肥中氮、磷、钾元素的质量比为2:1:3。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上述步骤a中泥炭选择腐植酸含量在15%~20%间的低位泥炭。因为三七通常生长在弱酸性的环境中,因此泥炭中腐植酸含量不能太高,用腐植酸含量在15%~20%的泥炭来调节基质的酸碱度是最合适的,同时低位泥炭中含有丰富的钾、钠、镁等无机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上述步骤b中的大棚为钢结构的可拆卸式大棚,大棚内部具有一层保温薄膜。可拆卸式大棚减少了大棚搭建的成本,能重复利用,而保温薄膜能使大棚内的温度更加的稳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上述步骤e中施肥的时间为每隔15~20天进行一次。这是因为,水肥使用时必须从叶片淋下去,浓度太高就会使叶片脱水,造成干叶的情况,所以只能是少量多次施肥,水溶性化肥中的肥效只能维持15~20天,20天后就无法给三七提供足够的营养了,因此需要每过15~20天便进行一次补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上述步骤f中将无土栽培基质放入水淹池中浸泡包括如下步骤:(1).将无土栽培基质置于水淹池中用清水进行第一次浸泡,浸泡的时间为70~80天;(2).第一次浸泡完成后,将无土栽培基质干燥然后进行高温紫外杀菌,温度控制在55~65摄氏度,高温紫外杀菌的时间为4~6小时;(3).高温紫外杀菌完成后向水淹池中注入加有矿物元素的水进行第二次浸泡,浸泡的时间为15~20天;(4).第二次浸泡完成后,将无土栽培基质放在震动的筛网上进行过筛。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上述第一次浸泡时,浸泡过程中每隔7~10天换一次水。浸泡每隔7~10天换一次水是因为浸泡时7~10天,水中的含盐量就达到了饱和,而且长时间不进行换水还会滋生更多的细菌,而达不到相应的脱盐、脱毒的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能达到以下有益效果中的其中一项:

1.实现了三七的无土栽培,使人们能随时随地,在各个地方种植三七,这样就扩大了三七种植的适用范围。

2.克服了三七种植时的连作障碍,有效的缩短了三七种植的周期,这也就提高了三七的产量。

3.提高了三七的出苗率,有效的减少了三七的病虫害,进行第一次种植时,三七的出苗率能达到96%以上,病虫害比例减少30%~40%, 通过浸泡脱毒脱盐的处理,进行第二轮种植时,使得三七的出苗率能达到94%~96%,病虫害的比例减少25%~3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具体实施例1:

一种三七种苗无土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用泥炭、甘蔗渣腐解物、珍珠岩、蛭石、菇渣和椰糠按体积4:2:1:1:1:1的比例混合成无土栽培基质;b.将无土栽培基质在大棚内堆叠平整为14~17cm厚度均匀的种植地;c.将三七种子种入由无土栽培基质填充成的种植地,每平方米种植400株;d.将大棚内的空气湿度控制在70%~80%之间,无土栽培基质湿度控制在25%~30%之间,然后根据三七不同的生长阶段调控大棚内的温度和透光率,在三七的出苗期、展叶期、生长阶段中期和生长阶段后期,将大棚内的温度分别控制在10~14摄氏度之间、14~17摄氏度之间、18~24摄氏度之间和14~19摄氏度之间,在三七的展叶期、生长阶段中期和生长阶段后期将大棚的透光率分别控制在6%~7%之间、8%~10%之间和11%~12%之间,e. 在三七的展叶期、生长阶段中期和生长阶段后期进行施肥;f.第一轮三七种植完成后将无土栽培基质放入水淹池中浸泡,进行脱盐、脱毒处理,浸泡的时间为2~3个月;g.完成浸泡后开始第二轮种植。

用泥炭、甘蔗渣、珍珠岩、蛭石、菇渣和椰糠以体积比4:2:1:1:1:1混合得到的无土栽培基质模拟三七生长的土壤,泥炭偏酸性,具有无污染、无菌、无毒的特性,按比例加入直径在0.02~0.2mm之间的蛭石和珍珠岩,能调节基质的PH值,同时提高基质的透气性和持水性,蛭石还具有良好的阳离子交换性和吸附性,能为三七提供各种所需矿物元素,而珍珠岩则能对基质起稳定作用,加入的甘蔗渣腐解物和菇渣,可以相互配合发挥出各自功效,甘蔗渣腐解物可以作为三七的氮肥,促进三七的生长,而菇渣则能在不影响基质的PH值和碳氮比的情况下,促进基质中钾和硝态氮含量的增加,降低基质的导电率,同时还能促进甘蔗渣腐解物中纤维素的降解,椰糠则能进一步的改善基质,椰糠具有缓慢的自然分解率,加入椰糠后能有效的延长基质的使用时间,最后泥炭、甘蔗渣、珍珠岩、蛭石、菇渣和椰糠按上述体积比4:2:1:1:1:1混合得到的基质PH值为6~6.5,通气孔隙度为25%~30%,持水孔隙度为60%~65%,每100g的基质中,氮、磷、钾、钙、镁、硫的含量分别为195mg、78mg、0.24mg、0.16mg、23mg、7.1mg,同时基质中还含有铜、铁、锌、硼等微量矿物元素,每100g的基质中铜、铁、锌、硼的含量分别为0.05mg、0.38mg、0.06mg、0.51mg,弱酸性的基质适宜三七的生长,而且此基质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透气性,因此使用此基质种植三七能有效的减少三七的病虫害,自然情况下,三七的播种时间通常为每年的12月~1月期间,3月~5月为三七的出苗期和展叶期,三七的展叶期为三七生长的旺盛时期,此时种子中储存的营养已经耗尽,而且三七的根系发展较快,因此需要大量的营养,所以在此时期需要进行施肥,而到了5月以后地上的部分逐渐停止生长,开始进入生长阶段的中期,主根开始膨大,休眠芽开始生长,6月~8月生长最为旺盛,9月后膨大速度减缓,此时期由于光合作用显著增强对氮、磷、钾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因此在此时期需要进行追肥,经实验在此时期进行了追肥的三七与不在此时期进行追肥的三七相比,主根直径大1~2cm,病虫害发生的机率降低10%~15%,10月~11月三七便进入了生长阶段的后期,光合作用能力逐渐减弱,但是是块根最后的增重期,因此对氮、磷、钾元素的需求量也很大,所以此时期也需要用冲施肥进行追肥,控制大棚中温度的变化是为了模拟出最适合三七生长的温度;控制三七大棚的透光率是为了给三七创造更合适的生长环境,透光率低了会影响三七的正常生长,使之发育不良,透光率高了则会对三七造成日灼的伤害,使三七减产;三七种植后都会存在连作障碍,在第一轮种植完成后如果直接进行第二轮的种植,会导致三七的出苗率低、病虫害严重最终造成大幅减产的后果,在第二轮种植前对基质进行脱盐脱毒的处理,脱毒处理完后用紫外线进行杀菌,杀菌的时间为4~6小时,这样就能有效的防止连作障碍的发生,经实验通过脱盐、脱毒处理后,进行第二轮种植时,三七的出苗率能达到94%~96%,病虫害的比例比不经过脱盐、脱毒处理便直接进行第二轮种植的要减少25%~30%。

具体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步骤e中的施肥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上述步骤e中在三七的展叶期采用冲施肥进行施肥,水溶性化肥的施放量为7~8.5kg/亩,将水溶性化肥加入其质量的1000倍的水中进行调配后再进行施放,水溶性化肥中氮、磷、钾元素的质量比为3:1:2,在三七生长阶段的中期采用冲施肥进行施肥,水溶性化肥的施放量为7~8.5kg/亩,将水溶性化肥加入其质量的1000倍的水中进行调配后再进行施放,水溶性化肥中氮、磷、钾元素的质量比为1:1:2,在三七生长阶段的后期采用冲施肥进行施肥,水溶性化肥的施放量为7~8.5kg/亩,将水溶性化肥加入其质量的1000倍的水中进行调配后再进行施放,水溶性化肥中氮、磷、钾元素的质量比为2:1:3。

3月~5月为三七的出苗期和展叶期,经实验在展叶期进行了冲施肥的三七与不在此时期进行冲施肥的三七相比,叶片长1~2cm,宽0.5~1cm,植株高3~5cm,病虫害发生的机率降低15%~20%,因为氮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对茎叶的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而钾则能提高幼苗的抗病虫害能力,因此在此时期进行冲施肥,水溶性化肥中氮、磷、钾元素的质量比为3:1:2,而在三七生长阶段中期由于光合作用显著增强,对氮、磷、钾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因此在此时期需要用冲施肥进行追肥,此三七各个部位都在快速的生长,所以需要均衡的营养,因此在三七生长阶段中期施放的水溶性化肥中,氮、磷、钾元素的质量比为1:1:2,在三七生长阶段后期施放的水溶性化肥中,氮、磷、钾元素的质量比为2:1:3,这是因为在这个时期的三七容易遭受病虫害的侵害,因此施放钾元素含量高的水溶性化肥,能使三七的抗病虫害能力更加的强。

具体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上述步骤a中的泥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上述步骤a中泥炭选择腐植酸含量在15%~20%间的低位泥炭。因为三七通常生长在弱酸性的环境中,因此泥炭中腐植酸含量不能太高,用腐植酸含量在15%~20%的泥炭来调节基质的酸碱度是最合适的,同时低位泥炭中含有丰富的钾、钠、镁等无机盐,与不用腐植酸含量在15%~20%之间的泥炭配制的无土栽培基质相比,经实验采用腐植酸含量在15%~20%的低位泥炭来进行配制无土栽培基质,在其他外界调节相同的情况下,三七的存苗率高15%~35%。

具体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上述步骤b中的大棚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上述步骤b中的大棚为钢结构的可拆卸式大棚,大棚内部具有一层保温薄膜。可拆卸式大棚减少了大棚搭建的成本,能重复利用,而保温薄膜能使大棚内的温度更加的稳定。

具体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上述步骤e中的施肥时间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上述步骤e中施肥的时间为每隔15~20天进行一次。这是因为,水肥使用时必须从叶片淋下去,浓度太高就会使叶片脱水,造成干叶的情况,所以只能是少量多次施肥,水溶性化肥中的肥效只能维持15~20天,20天后就无法给三七提供足够的营养了,因此需要每过15~20天便进行一次补充。

具体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上述步骤f中的浸泡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上述步骤f中将无土栽培基质放入水淹池中浸泡包括如下步骤:(1).将无土栽培基质置于水淹池中用清水进行第一次浸泡,浸泡的时间为70~80天;(2).第一次浸泡完成后,将无土栽培基质干燥然后进行高温紫外杀菌,温度控制在55~65摄氏度,高温紫外杀菌的时间为4~6小时;(3).高温紫外杀菌完成后向水淹池中注入加有矿物元素的水进行第二次浸泡,浸泡的时间为15~20天;(4).第二次浸泡完成后,将无土栽培基质放在震动的筛网上进行过筛。

将无土栽培基质置于水淹池中用清水进行第一次浸泡,是为了进行脱盐脱毒处理,因为通过清水浸泡能有效的减少无土栽培基质中的含盐量,而且便宜无污染,将无土栽培基质进行干燥后进行高温紫外杀菌是为了更彻底杀灭无土栽培基质中的病菌,而第二次浸泡用加有矿物元素的水可以补充无土栽培基质中的矿物元素,而最后将无土栽培基质放在震动的筛网上过筛是因为经过浸泡后无土栽培基质可能会粘结,而经震动筛网过筛后就能使无土栽培基质变成松散状,使处理后的无土栽培基质拥有良好的通气孔隙度和持水孔隙度。

具体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6的基础上对上述第一次浸泡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上述第一次浸泡时,浸泡过程中每隔7~10天换一次水。浸泡每隔7~10天换一次水是因为浸泡时7~10天,水中的含盐量就达到了饱和,而且长时间不进行换水还会滋生更多的细菌,而达不到相应的脱盐、脱毒的效果。

尽管这里参照本发明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