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种植茨菰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12855阅读:10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种植茨菰的方法。



背景技术:

茨菰又称燕尾草,属泽泻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茨菰雌雄同株异花,其须根粗长松嫩,其茎可为短缩形、匍匐形或者球形。茨菰球茎中富含淀粉,并且含有蛋白质、钾磷锌微量元素、多种维生素和少量的脂肪;茨菰性微寒,味苦,具有抑菌消炎,调节人体机能的作用。因此,茨菰不但营养价值丰富,而且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

农村中种植茨菰常与水稻一起,但水稻种植过程中喷洒的农药太多,茨菰根茎长期处于农药浓度较高的水中,不但会使农药残留于茨菰球茎中,而且也限制了茨菰的茬数,减弱了茨菰根系的营养吸收能力。而且茨菰生长需要大量的营养成分,与水稻同长,由于水稻不宜施肥过多,则茨菰吸收的养分不够,球茎不够大,产量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种植茨菰的方法,它能保证茨菇在合适的生长环境中生长,减少茨菰的生长周期,提高茨菰的产量和品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的种植步骤包含育苗过程和栽种过程;

所述的育苗过程为:

1.选取茨菰球茎的粗壮顶芽,将选取好的顶芽使用多菌灵溶液浸泡8-12小时;

2.将浸泡完成后的顶芽放置在平底盆中,加入水和液体营养液后,置于阳光充足、通风的地方;

3.待顶芽发出新芽后,将平底盆搬至阴凉处,每天光照2-4小时;

4.待新芽长到10cm时,追施第一次稀粪水;

5.待新芽长到20cm时,追施第二次稀粪水;

6.待新芽长到25-35cm后,即可实行移栽。

所述的栽种过程为:

1移栽前选取单独的茨菰种植田地,松土后以每亩氨化磷肥25-35kg的比例施肥,施肥后放水浸泡2-3天;

2浸泡完成后,将25-35cm高的茨菰苗插栽在田地上,根部入土深度为5-6cm,茨菰苗间距为35-45cm;

3移栽的茨菰苗成活后,,将田里的水放干,晾晒3-4天;

4在田地里放水,水量为铺设一层薄水,厚度为3-4cm,且一直保持至茨菰花期结束,追施氨化磷肥,每亩35-45kg;

4茨菰苗生长一个月后,喷洒多菌灵水溶液防治黑粉病、乐果水溶液防治蚜虫、杀虫单水防治螟虫;每半个月喷洒一次,喷洒三次。

5在茨菰生长60-70后,及时剔除根茎周边的黄叶,再次追施氨化磷肥,每亩35-45kg;

6待茨菰花期结束后,茨菰再生长15-20天后即可收获。

育苗过程2中所述的平底盆中可预铺一层河底淤泥,厚度为5-10cm。

栽种过程1中所述的茨菰种植田地需选取锁水性好的土质田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它能保证茨菇在合适的生长环境中生长,减少茨菰的生长周期,提高茨菰的产量和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的种植步骤包含育苗过程和栽种过程;

所述的育苗过程为:

1.选取茨菰球茎的粗壮顶芽,将选取好的顶芽使用多菌灵溶液浸泡8-12小时;

2.将浸泡完成后的顶芽放置在平底盆中,加入水和液体营养液后,置于阳光充足、通风的地方;

3.待顶芽发出新芽后,将平底盆搬至阴凉处,每天光照2-4小时;

4.待新芽长到10cm时,追施第一次稀粪水;

5.待新芽长到20cm时,追施第二次稀粪水;

6.待新芽长到25-35cm后,即可实行移栽。

所述的栽种过程为:

1移栽前选取单独的茨菰种植田地,松土后以每亩氨化磷肥25-35kg的比例施肥,施肥后放水浸泡2-3天;

2浸泡完成后,将25-35cm高的茨菰苗插栽在田地上,根部入土深度为5-6cm,茨菰苗间距为35-45cm;

3移栽的茨菰苗成活后,,将田里的水放干,晾晒3-4天;

4在田地里放水,水量为铺设一层薄水,厚度为3-4cm,且一直保持至茨菰花期结束,追施氨化磷肥,每亩35-45kg;

5茨菰苗生长一个月后,喷洒多菌灵水溶液防治黑粉病、乐果水溶液防治蚜虫、杀虫单水防治螟虫;每半个月喷洒一次,喷洒三次;

6在茨菰生长60-70后,及时剔除根茎周边的黄叶,再次追施氨化磷肥,每亩35-45kg;

7待茨菰花期结束后,茨菰再生长15-20天后即可收获。

育苗过程2中所述的平底盆中可预铺一层河底淤泥,厚度为5-10cm。

栽种过程1中所述的茨菰种植田地需选取锁水性好的土质田地。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为:它能保证茨菇在合适的生长环境中生长,减少茨菰的生长周期,提高茨菰的产量和品质。

以上所述,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