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枣猕猴桃园地规划与建园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2024阅读:7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软枣猕猴桃园地规划与建园技术,具体的说是软枣猕猴桃园在前期规划与建园的一种技术。



背景技术:

软枣猕猴桃又名软枣子,属于猕猴桃科猕猴桃属多年生落叶攀缘藤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国大陆22个省(区)和台湾省,另外,日本部分地区、俄罗斯远东地区也有分布。

软枣猕猴桃果实味道鲜美,风味独特,酸甜适口,富含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含量高达433mg/100g,是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的2-3倍,是苹果、桔子、桃、梨、葡萄、西瓜等常见水果的十几倍甚至上百倍,堪称“水果之王”。同时,果实内含有脂肪、蛋白质、钙、磷、铁、镁等多种微量元素,其中钙含量为576mg/kg,可达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的9-10倍。果实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各种氨基酸总和为1215.89mg/100g。此外,软枣猕猴桃果实内还含有丰富的sod及果胶、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具有多种医疗保健功能。果实中的vp(卢丁)有降低血压的疗效,长期食用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效。种子含油,可提取亚油酸和亚麻酸,具有疏通血管功能。

野生软枣猕猴桃抗逆性强、枝蔓健壮,萌芽力、成枝力强,丰产性能好,病虫害少,无需施用农药。软枣猕猴桃园地选择与合理规划,是建设软枣猕猴桃丰产园的关键因素。目前还没有一种合理与规范化的建园方式,可达到科学化栽培管理、合理规划园区布局、提高产量与果品质量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的软枣猕猴桃园地规划与建园技术,解决了目前还没有一种合理与规范化的建园方式,可达到科学化栽培管理、合理规划园区布局、提高产量与果品质量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软枣猕猴桃园地规划与建园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园地选择、园地规划、建园技术,所述园地选择包括:土壤、水分、地貌,所述园地规划包括:田间作业路、灌溉和排水渠道、防风林,所述建园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定植点的确定。

其中,所述园地选择包括的土壤、水分、地貌具体要求为:

土壤选择腐殖质含量高、富含有机质、土壤疏松、土层深厚、渗水性好、保水能力强、光照条件较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壤土上,土壤酸性或微酸性为好,ph值适宜范围是6.0~6.5,最高不要超过ph值7.5;选择园地前要进行土壤取样,并将测试结果与软枣猕猴桃对土壤各元素的需求量参考值进行比对,土壤有机质含量要求在1.5%以上,地下水位在2m以下;

水分,年降雨量1000mm左右,且时空分布均匀,能够满足软枣猕猴桃各个生长季节的需要,否则,或有可靠的灌溉水源和有效的灌溉设施;

地貌以平坦地为宜,坡度在15°以下的坡地次之;不宜发展软枣猕猴桃的地方是:没有防风措施的空旷地;没有水源条件或水源不充足的地方;平原没有排水条件的地方;土层太薄、土壤过于粘重又缺乏腐殖质的地方;重盐碱地区;易发生霜害地区;光照过强的正阳向山坡地、光照不足的阴坡地和狭窄的沟道;低洼谷地、山头、风口、沟膛风处,此外还要考虑社会经济条件,如在离城市较近、交通便利的地方建园,有利于猕猴桃的运销。

其中,所述园地规划包括:田间作业路、灌溉和排水渠道、防风林具体要求为:

田间作业路根据地形和面积划分成若干小区,小区间以道路隔开,大规模的果园道路分主路和支路,主路宽4m,田间作业路2m,道路设置应便于园内管理作业和运输,一般平原地20~25亩左右划为一个小区,以长方形为宜,地形复杂的山地、丘陵可根据地形适当减小小区面积;

灌溉和排水渠道一般采用微喷灌、滴灌或涌灌方式,以保证猕猴桃生长对水分的要求,土质黏重多雨地区,需建立果园排水系统,平地多采用明沟排水,各级排水渠道须有一定比降5‰,并且使各级排水沟要互相连通,山地果园排水系统的设置有利于减少地表径流造成的土壤和肥力的流失;

防风林应选择抗风能力强、根系发达、生长快、寿命长、没有与软枣猕猴桃相同的病虫害、耐寒并有一定经济利用价值的树种,可选作防风林的树种有,针叶树、桧柏、丁香、卫矛、国槐、银杏,种植方法可以成行、成网、成带、成片,种植时要考虑乔木与灌木相混杂,落叶与常绿树种相混杂,对于林带上的病虫害要进行及时除治,防止对软枣猕猴桃产生不利影响。

其中,所述建园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定植点的确定具体要求为:

品种选择首先要选择商品性能好,口感好,适合先食鲜食的品种进行栽培;其次要选择产量高,好便于管理,适合加工的品种进行栽培,可提高产品附加值;第三要选择不同成熟期的品种进行栽培,这样可以拉长延长商品的货架期,在同一园内品种也不宜太多,使每一品种都有一定规模的产量,以形成规模优势,便于规范化栽培技术的实施。

定植点的确定选地后,在苗木定植前要平整土地,进行全园翻耕,深度40~60厘米以上,采取高畦栽培的方式,棚架畦宽2.5m,高40cm,畦间距为2.5m,栽培株行距3m×5m,亩栽45株;“t”形架畦宽2.0m,高40cm,畦间距为2m,栽培株行距3m×4m,亩栽56株;a字形篱架畦宽1.5m,高40cm,畦间距为2m,栽培株行距2.5m×3.5m,亩栽76株,苗木定植前,按照确定的株行距,先测行线再测株线,株、行线的交叉点即为定植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软枣猕猴桃园地规划与建园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软枣猕猴桃的产量,合理用地,效益最大化。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软枣猕猴桃园地规划与建园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园地选择、园地规划、建园技术,所述园地选择包括:土壤、水分、地貌,所述园地规划包括:田间作业路、灌溉和排水渠道、防风林,所述建园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定植点的确定。

进一步,所述园地选择包括的土壤、水分、地貌具体要求为:

土壤选择腐殖质含量高、富含有机质、土壤疏松、土层深厚、渗水性好、保水能力强、光照条件较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壤土上,土壤酸性或微酸性为好,ph值适宜范围是6.0~6.5,最高不要超过ph值7.5;选择园地前要进行土壤取样,并将测试结果与软枣猕猴桃对土壤各元素的需求量参考值进行比对,土壤有机质含量要求在1.5%以上,地下水位在2m以下;

水分,年降雨量1000mm左右,且时空分布均匀,能够满足软枣猕猴桃各个生长季节的需要,否则,或有可靠的灌溉水源和有效的灌溉设施;

地貌以平坦地为宜,坡度在15°以下的坡地次之;不宜发展软枣猕猴桃的地方是:没有防风措施的空旷地;没有水源条件或水源不充足的地方;平原没有排水条件的地方;土层太薄、土壤过于粘重又缺乏腐殖质的地方;重盐碱地区;易发生霜害地区;光照过强的正阳向山坡地、光照不足的阴坡地和狭窄的沟道;低洼谷地、山头、风口、沟膛风处,此外还要考虑社会经济条件,如在离城市较近、交通便利的地方建园,有利于猕猴桃的运销。

进一步,所述园地规划包括:田间作业路、灌溉和排水渠道、防风林具体要求为:

田间作业路根据地形和面积划分成若干小区,小区间以道路隔开,大规模的果园道路分主路和支路,主路宽4m,田间作业路2m,道路设置应便于园内管理作业和运输,一般平原地20~25亩左右划为一个小区,以长方形为宜,地形复杂的山地、丘陵可根据地形适当减小小区面积;

灌溉和排水渠道一般采用微喷灌、滴灌或涌灌方式,以保证猕猴桃生长对水分的要求,土质黏重多雨地区,需建立果园排水系统,平地多采用明沟排水,各级排水渠道须有一定比降5‰,并且使各级排水沟要互相连通,山地果园排水系统的设置有利于减少地表径流造成的土壤和肥力的流失;

防风林应选择抗风能力强、根系发达、生长快、寿命长、没有与软枣猕猴桃相同的病虫害、耐寒并有一定经济利用价值的树种,可选作防风林的树种有,针叶树、桧柏、丁香、卫矛、国槐、银杏,种植方法可以成行、成网、成带、成片,种植时要考虑乔木与灌木相混杂,落叶与常绿树种相混杂,对于林带上的病虫害要进行及时除治,防止对软枣猕猴桃产生不利影响。

进一步,所述建园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定植点的确定具体要求为:

品种选择首先要选择商品性能好,口感好,适合先食鲜食的品种进行栽培;其次要选择产量高,好便于管理,适合加工的品种进行栽培,可提高产品附加值;第三要选择不同成熟期的品种进行栽培,这样可以拉长延长商品的货架期,在同一园内品种也不宜太多,使每一品种都有一定规模的产量,以形成规模优势,便于规范化栽培技术的实施。

定植点的确定选地后,在苗木定植前要平整土地,进行全园翻耕,深度40~60厘米以上,采取高畦栽培的方式,棚架畦宽2.5m,高40cm,畦间距为2.5m,栽培株行距3m×5m,亩栽45株;“t”形架畦宽2.0m,高40cm,畦间距为2m,栽培株行距3m×4m,亩栽56株;a字形篱架畦宽1.5m,高40cm,畦间距为2m,栽培株行距2.5m×3.5m,亩栽76株,苗木定植前,按照确定的株行距,先测行线再测株线,株、行线的交叉点即为定植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