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台风豇豆田间栽培方法及其防台风栽培架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06979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台风豇豆田间栽培方法及其防台风栽培架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农业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台风豇豆田间栽培方法及其防台风栽培架。



背景技术:

豇豆是海南冬季瓜菜发展的重点对象和优势对象,一直以来,是菜农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众所周知,冬季豇豆早种,如10月初开始种,其优势很多,温光好,苗长快,病虫少,好管理,少喷药,上市早,价格好。但每年10月属于海南的台风季节,农民闻风丧胆,在台风面前毫无举措,只能推迟种植,近5年,多推迟到11月底种植。采用推迟种植的方式,豆苗往往遇上低温,生长缓慢,后期受到白粉病、蚜虫、蓟马等病虫危害,种种不利条件导致豇豆产量严重下降。豇豆传统的栽培技术经受不起狂风暴雨的蹂躏,台风刮过,无苗幸存,血本无归。

因此,研发出一种既可确保冬季豇豆提早种植,长势好,产量高,又可有效防止受到台风暴雨危害的防台风豇豆田间栽培方法及其防台风栽培架,显得较为迫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台风豇豆田间栽培方法,采用倒柱倒苗与盖布覆网的技术措施,在台风前降低苗位,台风后收网收布,立柱起苗,恢复原状,操作简单,省工省时,操作方法简单高效,有效防止台风暴雨对豇豆苗的破坏,确保冬季豇豆稳产稳收。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豇豆田间栽培的防台风栽培架,通过可旋转倒地栽培架组的结构设计,结构设计合理,稳固性强,可抵抗通常风力的侵害。

本发明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台风豇豆田间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种植:选排水性好的地块进行整地,形成行宽为66-70cm的若干种植行,在每一种植行上挖穴,并以株距为20-25cm,每穴种植4-5粒豇豆种子的方式种植豇豆,并留苗2-3株豇豆苗;

(2)定桩:待豇豆苗长高至13-16cm,在相邻两种植行外侧上分别定锤一排带横柄的箭头钢筋桩,且相邻两种植行外侧相对应的两根箭头钢筋桩的间距为150-200cm,箭头钢筋桩的高为35-45cm,直径为1.5-2.5cm,将箭头钢筋桩高度的3/4钉锤入地块中,预留箭头钢筋桩高度的1/4在地块上;

(3)立柱:在每一箭头钢筋桩的横柄上套上可旋转倒地的塑料柱,该塑料柱的直径为2.8-3.2cm,高为180-220cm;

(4)绑柱:将相邻两种植行外侧相对应的两根塑料柱用绑线绑紧,且该两根塑料柱之间跨越两行种植行;

(5)搭架:用涤纶线将同一种植行外侧上的若干塑料柱上部连接绑牢于一体;

(6)拉线、牵蔓:用一塑料绳一端缠住豇豆苗基部,另一端拉到对应的涤纶线上并绑紧,接着,将豇豆苗牵蔓缠绕在塑料绳上让其攀爬生长;

(7)倒苗:在台风来临前,先将涤纶线降低至塑料柱的下部,使所有的豇豆苗随着降低位置;接着,将绑线解绑,并将塑料柱往同一方向倒在地上,豇豆苗随着倒在地上;

(8)盖布、覆网、固定:在每45-55cm2的地块上盖一块布,盖住倒下的塑料柱及豇豆苗,接着,盖上一拉网;在地块四周按照90-110cm的桩距,进行多点锤打箭头钢筋桩,并在箭头钢筋桩上拉紧绑牢布和拉网,将布和拉网紧紧绑在一起并紧贴地面,最后,用土块压边固定,不留缝隙;

(9)排水、揭网、收布:台风过后,及时排水、揭网、收布,以免豇豆烂苗;

(10)起苗:将倒下的塑料柱立起,将相邻两种植行外侧相对应的两根塑料柱重新用绑线绑紧,将涤纶线上移至塑料柱上部连接绑牢,豇豆苗随着塑料绳拉直而伸展生长;

(11)喷药、施肥:起苗后,每隔5天一次,将稀释1000倍后的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溶液,彻底喷雾于豇豆苗及地块上杀菌,以防豆苗发病,并施足沤熟的农家肥促进豇豆苗茁壮生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步骤(2)中,将相邻两种植行外侧上的每10个箭头钢筋桩设定为一箭头钢筋桩组,并在每一箭头钢筋桩组两端分别增加定锤一带加固横柄的加固箭头钢筋桩,且该加固箭头钢筋桩位于相邻两种植行之间;在所述步骤(3)中,在加固箭头钢筋桩的加固横柄上套上可旋转倒地的加固塑料柱;在所述步骤(4)中,位于箭头钢筋桩组两端的绑线,将相邻两种植行外侧相对应的两根塑料柱与加固塑料柱绑紧于一体,搭建成2+3栽培架子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步骤(3)中,所述塑料柱底部通过一管套套设于横柄上,并在横柄上插上一卡位钉,使管套活动设置于箭头钢筋桩与卡位钉之间;所述加固塑料柱底部通过一加固管套套设于加固横柄上,并在加固横柄上插上一加固卡位钉,使加固管套活动设置于加固箭头钢筋桩与加固卡位钉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步骤(5),在所述塑料柱上部设置一上定位杆,通过上定位杆将涤纶线定位于塑料柱上部;在所述步骤(7),在所述塑料柱下部设置一下定位杆,通过下定位杆将涤纶线定位于塑料柱下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步骤(8)中,所述布为聚乙烯彩条布,所述拉网为聚乙烯拉网。

实施上述方法的防台风栽培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排箭头钢筋桩、设置于每一箭头钢筋桩上端部的横柄、及套设于横柄上的可旋转倒地的塑料柱,其中,所述箭头钢筋桩下端具有一箭头型插入部,将所述两排箭头钢筋桩上相对应的两根塑料柱分别用绑线绑紧,同时,将每排箭头钢筋桩上的塑料柱上部用涤纶线连接于一体,在该涤纶线上设置有供豇豆苗牵蔓缠绕的若干塑料绳。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将两排箭头钢筋桩上的每10个箭头钢筋桩设定为一箭头钢筋桩组,且在每一箭头钢筋桩组两端分别增设有加固箭头钢筋桩,且该加固箭头钢筋桩上端部设置有加固横柄,该加固横柄上套设有可旋转倒地的加固塑料柱;位于箭头钢筋桩组两端的绑线,将两排箭头钢筋桩上相对应的两根塑料柱与加固塑料柱绑紧于一体,搭建成2+3栽培架子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塑料柱底部通过管套套设于横柄上,该横柄上设置有卡位钉,使管套活动设置于箭头钢筋桩与卡位钉之间;所述加固塑料柱底部通过加固管套套设于加固横柄上,该加固横柄上设置有加固卡位钉,使加固管套活动设置于加固箭头钢筋桩与加固卡位钉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塑料柱上部设置有上定位杆,所述上定位杆将涤纶线定位于塑料柱上;所述塑料柱下部设置有下定位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箭头钢筋桩的高为35-45cm,直径为1.5-2.5cm;所述塑料柱高为180-220cm,直径为2.8-3.2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提供的防台风豇豆田间栽培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操作方法简单高效。台风前降低苗位,倒柱倒苗,盖布覆网,台风后收网收布,立柱起苗,恢复原状,操作简单,省工省时;

(2)低廉实用。箭头钢筋桩坚固耐用,一次性投资;塑料柱成本低,可更换其他材质柱子;聚乙烯彩条布成本低,可更换其他布料;聚乙烯拉网成本低,牢固耐用,紧贴地面,能抗强风拉力;

(3)规避风险。采用倒柱倒苗并盖布覆网的技术措施,有效防止或减轻台风暴雨对豇豆苗的破坏,确保冬季豇豆稳产稳收。

2、本发明提供的豇豆田间栽培的防台风栽培架,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可旋转倒地栽培架组的结构设计,台风前,通过倒柱实现倒苗,便于台风前降低豇豆苗生长位置,保护豇豆苗不受台风危害;台风后,便于立柱起苗,恢复原状,躲过台风危害;

(2)通过带加固横柄的加固箭头钢筋桩、加固塑料柱的配合设置,起到增强栽培架组的稳固性的作用,提高抵抗通常风力的侵害。

上述是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防台风栽培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聚乙烯彩条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聚乙烯拉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在海南三亚10月初种植豇豆,因温光条件好,豇豆苗很快进入生长旺期,豆蔓经半个月生长,长度可超过100cm,此时如遇台风,可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豇豆田间防台风栽培方法,防止受到台风暴雨危害。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台风豇豆田间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植:在海南三亚,10月初,选排水性好的地块进行整地,形成行宽为66cm的若干种植行,在每一种植行上挖穴,并以株距为20cm,每穴种植4粒豇豆种子的方式种植豇豆,并留苗2株豇豆苗;

(2)定桩:待豇豆苗长高至13cm,在相邻两种植行外侧上分别定锤一排带横柄2的箭头钢筋桩1,且相邻两种植行外侧相对应的两根箭头钢筋桩1的间距为150cm,箭头钢筋桩1的高为35cm,直径为1.5cm,将箭头钢筋桩1高度的3/4钉锤入地块中,预留箭头钢筋桩1高度的1/4在地块上,确保箭头钢筋桩1能坚固的支撑着上部的架柱;

(3)立柱:在每一箭头钢筋桩1的横柄2上套上可旋转倒地的塑料柱3,该塑料柱3的直径为2.8cm,高为180cm;

(4)绑柱:将相邻两种植行外侧相对应的两根塑料柱3用绑线4绑紧,且该两根塑料柱3之间跨越两行种植行;

(5)搭架:用涤纶线5将同一种植行外侧上的若干塑料柱3上部连接绑牢于一体;

(6)拉线、牵蔓:用一塑料绳一端缠住豇豆苗基部,另一端拉到对应的涤纶线5上并绑紧,接着,将豇豆苗牵蔓缠绕在塑料绳上让其攀爬生长;

(7)倒苗:在台风来临前,先将涤纶线5降低至塑料柱3的下部,使所有的豇豆苗随着降低位置;接着,将绑线4解绑,并将塑料柱3往同一方向倒在地上,豇豆苗随着倒在地上;

(8)盖布、覆网、固定:在每45cm2的地块上盖一块布30,盖住倒下的塑料柱3及豇豆苗,接着,盖上一拉网40;在地块四周按照90cm的桩距,进行多点锤打箭头钢筋桩1,并在箭头钢筋桩1上拉紧绑牢布30和拉网40,将布30和拉网40紧紧绑在一起并紧贴地面,最后,用土块压边固定,不留缝隙;

(9)排水、揭网、收布:台风过后,及时排水、揭网、收布,以免豇豆烂苗;

(10)起苗:将倒下的塑料柱3立起,将相邻两种植行外侧相对应的两根塑料柱3重新用绑线4绑紧,将涤纶线5上移至塑料柱3上部连接绑牢,豇豆苗随着塑料绳拉直而伸展生长;

(11)喷药、施肥:起苗后,每隔5天一次,将稀释1000倍后的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溶液,彻底喷雾于豇豆苗及地块上杀菌,以防豆苗发病,并施足沤熟的农家肥促进豇豆苗茁壮生长。

在所述步骤(5),在所述塑料柱3上部设置一上定位杆32,通过上定位杆32将涤纶线5定位于塑料柱3上部;在所述步骤(7),在所述塑料柱3下部设置一下定位杆33,通过下定位杆33将涤纶线5定位于塑料柱3下部。

在所述步骤(8)中,所述布30为聚乙烯彩条布,所述拉网40为聚乙烯拉网。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台风豇豆田间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植:在海南三亚,10月初,选排水性好的地块进行整地,形成行宽为70cm的若干种植行,在每一种植行上挖穴,并以株距为25cm,每穴种植5粒豇豆种子的方式种植豇豆,并留苗3株豇豆苗;

(2)定桩:待豇豆苗长高至16cm,在相邻两种植行外侧上分别定锤一排带横柄2的箭头钢筋桩1,且相邻两种植行外侧相对应的两根箭头钢筋桩1的间距为200cm,箭头钢筋桩1的高为45cm,直径为2.5cm,将箭头钢筋桩1高度的3/4钉锤入地块中,预留箭头钢筋桩1高度的1/4在地块上,确保箭头钢筋桩1能坚固的支撑着上部的架柱;

(3)立柱:在每一箭头钢筋桩1的横柄2上套上可旋转倒地的塑料柱3,该塑料柱3的直径为3.2cm,高为220cm;

(4)绑柱:将相邻两种植行外侧相对应的两根塑料柱3用绑线4绑紧,且该两根塑料柱3之间跨越两行种植行;

(5)搭架:用涤纶线5将同一种植行外侧上的若干塑料柱3上部连接绑牢于一体;

(6)拉线、牵蔓:用一塑料绳一端缠住豇豆苗基部,另一端拉到对应的涤纶线5上并绑紧,接着,将豇豆苗牵蔓缠绕在塑料绳上让其攀爬生长;

(7)倒苗:在台风来临前,先将涤纶线5降低至塑料柱3的下部,使所有的豇豆苗随着降低位置;接着,将绑线4解绑,并将塑料柱3往同一方向倒在地上,豇豆苗随着倒在地上;

(8)盖布、覆网、固定:在每55cm2的地块上盖一块布30,盖住倒下的塑料柱3及豇豆苗,接着,盖上一拉网40;在地块四周按照110cm的桩距,进行多点锤打箭头钢筋桩1,并在箭头钢筋桩1上拉紧绑牢布30和拉网40,将布30和拉网40紧紧绑在一起并紧贴地面,最后,用土块压边固定,不留缝隙;

(9)排水、揭网、收布:台风过后,及时排水、揭网、收布,以免豇豆烂苗;

(10)起苗:将倒下的塑料柱3立起,将相邻两种植行外侧相对应的两根塑料柱3重新用绑线4绑紧,将涤纶线5上移至塑料柱3上部连接绑牢,豇豆苗随着塑料绳拉直而伸展生长;

(11)喷药、施肥:起苗后,每隔5天一次,将稀释1000倍后的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溶液,彻底喷雾于豇豆苗及地块上杀菌,以防豆苗发病,并施足沤熟的农家肥促进豇豆苗茁壮生长。

在所述步骤(5),在所述塑料柱3上部设置一上定位杆32,通过上定位杆32将涤纶线5定位于塑料柱3上部;在所述步骤(7),在所述塑料柱3下部设置一下定位杆33,通过下定位杆33将涤纶线5定位于塑料柱3下部。

在所述步骤(8)中,所述布30为聚乙烯彩条布,所述拉网40为聚乙烯拉网。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台风豇豆田间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植:在海南三亚,10月初,选排水性好的地块进行整地,形成行宽为68cm的若干种植行,在每一种植行上挖穴,并以株距为22.5cm,每穴种植4粒豇豆种子的方式种植豇豆,并留苗2株豇豆苗;

(2)定桩:待豇豆苗长高至14.5cm,在相邻两种植行外侧上分别定锤一排带横柄2的箭头钢筋桩1,且相邻两种植行外侧相对应的两根箭头钢筋桩1的间距为175cm,箭头钢筋桩1的高为40cm,直径为2cm,将箭头钢筋桩1高度的3/4钉锤入地块中,预留箭头钢筋桩1高度的1/4在地块上,确保箭头钢筋桩1能坚固的支撑着上部的架柱;

(3)立柱:在每一箭头钢筋桩1的横柄2上套上可旋转倒地的塑料柱3,该塑料柱3的直径为3cm,高为200cm;

(4)绑柱:将相邻两种植行外侧相对应的两根塑料柱3用绑线4绑紧,且该两根塑料柱3之间跨越两行种植行;

(5)搭架:用涤纶线5将同一种植行外侧上的若干塑料柱3上部连接绑牢于一体;

(6)拉线、牵蔓:用一塑料绳一端缠住豇豆苗基部,另一端拉到对应的涤纶线5上并绑紧,接着,将豇豆苗牵蔓缠绕在塑料绳上让其攀爬生长;

(7)倒苗:在台风来临前,先将涤纶线5降低至塑料柱3的下部,使所有的豇豆苗随着降低位置;接着,将绑线4解绑,并将塑料柱3往同一方向倒在地上,豇豆苗随着倒在地上;

(8)盖布、覆网、固定:在每50cm2的地块上盖一块布30,盖住倒下的塑料柱3及豇豆苗,接着,盖上一拉网40;在地块四周按照100cm的桩距,进行多点锤打箭头钢筋桩1,并在箭头钢筋桩1上拉紧绑牢布30和拉网40,将布30和拉网40紧紧绑在一起并紧贴地面,最后,用土块压边固定,不留缝隙;

(9)排水、揭网、收布:台风过后,及时排水、揭网、收布,以免豇豆烂苗;

(10)起苗:将倒下的塑料柱3立起,将相邻两种植行外侧相对应的两根塑料柱3重新用绑线4绑紧,将涤纶线5上移至塑料柱3上部连接绑牢,豇豆苗随着塑料绳拉直而伸展生长;

(11)喷药、施肥:起苗后,每隔5天一次,将稀释1000倍后的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溶液,彻底喷雾于豇豆苗及地块上杀菌,以防豆苗发病,并施足沤熟的农家肥促进豇豆苗茁壮生长。

在所述步骤(5),在所述塑料柱3上部设置一上定位杆32,通过上定位杆32将涤纶线5定位于塑料柱3上部;在所述步骤(7),在所述塑料柱3下部设置一下定位杆33,通过下定位杆33将涤纶线5定位于塑料柱3下部。

在所述步骤(8)中,所述布30为聚乙烯彩条布,所述拉网40为聚乙烯拉网。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的主要区别在于:

在所述步骤(2)中,将相邻两种植行外侧上的每10个箭头钢筋桩1设定为一箭头钢筋桩组,并在每一箭头钢筋桩组两端分别增加定锤一带加固横柄8的加固箭头钢筋桩7,且该加固箭头钢筋桩7位于相邻两种植行之间。

在所述步骤(3)中,在加固箭头钢筋桩7的加固横柄8上套上可旋转倒地的加固塑料柱9。

在所述步骤(4)中,位于箭头钢筋桩组两端的绑线4,将相邻两种植行外侧相对应的两根塑料柱3与加固塑料柱9绑紧于一体,搭建成2+3栽培架子组,此搭架模式以便后期轻松倒苗。

在所述步骤(3)中,所述塑料柱3底部通过一管套31套设于横柄2上,并在横柄2上插上一卡位钉10,使管套31活动设置于箭头钢筋桩1与卡位钉10之间,对管套31起到限位的作用;所述加固塑料柱9底部通过一加固管套91套设于加固横柄8上,并在加固横柄8上插上一加固卡位钉20,使加固管套91活动设置于加固箭头钢筋桩7与加固卡位钉20之间,对加固管套91起到限位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带加固横柄8的加固箭头钢筋桩7、加固塑料柱9的配合设置,起到加固整个架子组的作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台风豇豆田间栽培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操作方法简单高效。台风前降低苗位,倒柱倒苗,盖布覆网,台风后收网收布,立柱起苗,恢复原状,操作简单,省工省时;

(2)低廉实用。箭头钢筋桩坚固耐用,一次性投资;塑料柱成本低,可更换其他材质柱子;聚乙烯彩条布成本低,可更换其他布料;聚乙烯拉网成本低,牢固耐用,紧贴地面,能抗强风拉力;

(3)规避风险。采用倒柱倒苗并盖布覆网的技术措施,有效防止或减轻台风暴雨对豇豆苗的破坏,确保冬季豇豆稳产稳收。

请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实施上述方法的防台风栽培架,包括两排箭头钢筋桩1、设置于每一箭头钢筋桩1上端部的横柄2、及套设于横柄2上的可旋转倒地的塑料柱3,其中,所述箭头钢筋桩1下端具有一箭头型插入部11,将所述两排箭头钢筋桩1上相对应的两根塑料柱3分别用绑线4绑紧,同时,将每排箭头钢筋桩1上的塑料柱3上部用涤纶线5连接于一体,在该涤纶线5上设置有供豇豆苗牵蔓缠绕的若干塑料绳(图中未示出)。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将两排箭头钢筋桩1上的每10个箭头钢筋桩1设定为一箭头钢筋桩组,且在每一箭头钢筋桩组两端分别增设有加固箭头钢筋桩7,且该加固箭头钢筋桩7上端部设置有加固横柄8,该加固横柄8上套设有可旋转倒地的加固塑料柱9;位于箭头钢筋桩组两端的绑线4,将两排箭头钢筋桩1上相对应的两根塑料柱3与加固塑料柱9绑紧于一体,搭建成2+3栽培架子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塑料柱3底部通过管套31套设于横柄2上,该横柄2上设置有卡位钉10,使管套31活动设置于箭头钢筋桩1与卡位钉10之间,对管套31起到限位的作用;所述加固塑料柱9底部通过加固管套91套设于加固横柄8上,该加固横柄8上设置有加固卡位钉20,使加固管套91活动设置于加固箭头钢筋桩7与加固卡位钉20之间,对加固管套91起到限位的作用。

同时,所述塑料柱3上部设置有上定位杆32,所述上定位杆32将涤纶线5定位于塑料柱3上;所述塑料柱3下部设置有下定位杆33。

对于所述箭头钢筋桩1与塑料柱3的尺寸,可根据具体需要而设定,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箭头钢筋桩1的高为35-45cm,直径为1.5-2.5cm;所述塑料柱3高为180-220cm,直径为2.8-3.2cm。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豇豆田间栽培的防台风栽培架,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可旋转倒地栽培架组的结构设计,台风前,通过倒柱实现倒苗,便于台风前降低豇豆苗生长位置,保护豇豆苗不受台风危害;台风后,便于立柱起苗,恢复原状,躲过台风危害;

(2)通过带加固横柄的加固箭头钢筋桩、加固塑料柱的配合设置,起到增强栽培架组的稳固性的作用,提高抵抗通常风力的侵害。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采用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特征,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