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桔梗切花品种的温室矮化盆栽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07067阅读:11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园艺措施和调节生态因子实现洋桔梗的切花品种在温室内矮化盆栽的方法,属于植物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洋桔梗(Eustoma grandiflorum)又名草原龙胆,丽钵花,是一种原产于北美洲中南部的龙胆科洋桔梗属观赏植物,主要用作切花瓶插和制作花篮。洋桔梗花形优美高雅,清新靓丽,保鲜期长,有“无刺玫瑰”的美誉。洋桔梗是世界鲜切花中近二十年来市场份额上升最快的种类。按销售额计,在日本与玫瑰销售额相当,在中国云南省的主栽切花中排名第四位。

近年来国外洋桔梗在盆栽应用上有一定增长,国内近两年内也刚刚兴起,有小量生产,但整体市场份额还很小。洋桔梗盆栽品种以单瓣为主,单瓣品种花色花形较为单一,品种数量少,开花期相对较短,观赏价值不够高,限制了市场扩大发展。现有盆栽重瓣品种数量很少。重瓣品种存在重瓣程度较低,花朵较小,栽培过程中同样需要矮化处理。相反,洋桔梗切花品种多达数百个,花色、花形、花姿非常丰富,将其开展盆栽利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用花色、花形、花姿非常丰富、观赏价值高的洋桔梗切花品种进行盆栽时,存在植株过高、分枝数过少,整体株形不丰满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洋桔梗切花品种在温室内的矮化盆栽方法,以实现洋桔梗切花品种的规模化矮化盆栽生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1.洋桔梗切花品种的温室矮化盆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洋桔梗盆栽种子苗和/或扦插苗的培育

A、洋桔梗盆栽种子苗培育

①萌动种子冷藏,将洋桔梗种子播于穴盘育苗基质的表面,使用喷雾或喷灌使种子和育苗基质充分吸水湿润,再用塑料膜将穴盘密封保湿,置于5~10℃的冷库内冷藏2~5周;种子冷藏结束后,穴盘移入温室进行育苗,所述育苗基质为泥炭与蛭石按泥炭:蛭石的体积比为5:1混合而成;

②育苗第一阶段,为胚根伸长和出芽阶段,即穴盘移入温室的第1-第14天,穴盘覆膜或弥雾保湿,保持气温22~25℃,光照2000~5000lx之间;

③育苗第二阶段,本阶段为幼苗茎段和子叶出现阶段,即穴盘移入温室的第15-第21天,将穴盘苗移到通风良好的环境,接受自然光照,并遮阴50%,保持气温15℃~25℃之间,保持空气湿度70%-80%之间;

④育苗第三阶段,本阶段为真叶生长和发育阶段,即穴盘移入温室的第22-第49天,接受自然光照,并遮阴30-50%,保持气温15-25℃之间,保持空气湿度60%-75%之间;

⑤育苗第四阶段,本阶段为抑制抽苔,促进侧芽分化和形成阶段,即穴盘移入温室的第50-第70天,接受自然光照,并遮阴30-50%,保持气温12-20℃之间,保持空气湿度60%-75%之间,保持良好通风环境和光照,喷施50-150ppm 6—BA溶液1-2次;

B、洋桔梗盆栽扦插苗培育:

①扦插母本的培育,将洋桔梗母本栽培的日照长度保持在9-11小时之间,昼温保持在18-25℃之间,夜温保持在10-15℃之间;

②插条采摘,在母本植株4-6叶一心期微摘心,促进一级侧芽萌蘖,待一级侧芽长至6-8叶一心时,用消毒的刀具截取含4~6叶一心的插条,截取插条后母本侧芽基部保留1~2对叶片;

③扦插繁殖,将含4~6叶一心的插条插入装有泥炭的育苗盘内,扦插繁殖过程中保持日照长度保持在10-12小时之间,昼温保持在20-25℃之间,夜温保持在18-20℃之间;扦插后15-25天内,喷施浓度为50-100ppm的6-BA溶液一次。

(2)盆栽定植与日常管理

①栽培基质准备,每立方泥炭或椰康加入N:P2O5:K2O为2:1:2的复合肥3-6公斤和生石灰粉2-5公斤配制成栽培基质,并使栽培基质的目标EC值保持在1-1.5mS/cm之间,目标pH值保持在6.5-7.5之间,装盆备用;

②定植时期与种植数量:将步骤(1)A培育的种子苗于4-6叶一心期定植,苗龄在9-11周之间,每盆定植3-4株;或将步骤(1)B培育的扦插苗于扦插后20-25天定植,每盆定植4-6株;

③初期管理:定植后1-2周内遮阴50-60%,并保持空气湿度70-80%之间,栽培基质相对含水量保持在15-20%之间;

④定植1-2周后至盛花期采用全日照管理,保持空气湿度50-70%之间,定植两周后至现蕾期前栽培基质相对含水量保持在12-20%之间,现蕾期至盛花期栽培基质相对含水量保持在9-14%之间;

(3)株形控制

①微摘心,定植后进行1-2次微摘心,第一次微摘心于种子苗或扦插苗4-8叶一心期,用消毒的剪刀进行第一次微摘心;第二次微摘心于一级侧枝4-6叶一心期,用消毒的剪刀进行第二次微摘心,所述微摘心的操作是:用消毒的剪刀将苗的幼小茎尖端剪除;每次微摘心后,叶面喷施浓度为50-150ppm的6-BA溶液一次;

②低夜温与短日照组合处理,定植后至步骤(3)①微摘心结束后侧枝长6-8cm前,采用低夜温与短日照组合处理,所述低夜温与短日照组合处理为采用10~11小时以内的短照处理,夜温控制在10~13℃之间,昼温控制在于15-22℃之间;

③高夜温与长日照组合处理,步骤(3)①微摘心结束后侧枝长6-8cm时,将低夜温与短日照组合处理改为高夜温与长日照组合处理,所述高夜温与长日照组合处理是保持每天日照长度14-16小时,夜温保持在18-20℃之间,昼温保持在18-25℃之间;

④矮化剂处理,步骤(3)①微摘心结束后,末端分枝8㎝~12cm长时,用50-200ppm的矮壮素灌根一次,现蕾后用500-2000ppm倍液比久喷施一次。或者步骤(3)②微摘心结束后,末端分枝8㎝~12cm长时,用100-500ppm的PP333灌根一次,现蕾后用500-2000ppm倍液矮壮素喷施一次。

2.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洋桔梗切花品种的温室矮化盆栽方法,步骤(1)B③还包括于扦插后第15~16天,用消毒的剪刀进行一次微摘心,促进侧枝提早萌发。所述微摘心的操作是:用消毒的剪刀将苗的幼小茎尖端剪除。

3.根据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洋桔梗切花品种的温室矮化盆栽方法,步骤(3)②低夜温与短日照组合处理和步骤(3)③高夜温与长日照组合处理,利用北半球低纬度高原地区立体气候的自然条件,采用分阶段异地生产来实现,具体操作如下:

A.在夏半年,步骤(3)②低夜温与短日照组合处理放在北半球低纬度海拔2500~3000米地区,并辅助遮黑短日照处理,以达到步骤(3)②低夜温与短日照组合处理;步骤(3)③高夜温与长日照组合处理放在北半球低纬度海拔1000-1400米海拔的地区,以达到步骤(3)③高夜温与长日照组合处理;

B.在冬半年,步骤(3)②低夜温与短日照组合处理放在北半球低纬度海拔1000~1400米的地区;以达到步骤(3)②低夜温与短日照组合处理,步骤(3)③高夜温与长日照组合处理放在北半球低纬度海拔500米以下海拔的地区生产,辅以人工补光长日照处理,以达到步骤(3)③高夜温与长日照组合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首次实现了洋桔梗切花品种的矮化盆栽,用花色、花形、花姿非常丰富、观赏价值高的洋桔梗切花品种弥补了现有洋桔梗盆栽品种以单瓣为主、花色花形较为单一,品种数量少,开花期相对较短,观赏价值不够高的缺憾。

2、本发明解决了洋桔梗切花品种盆栽存在株形难以控制、不适宜盆栽的技术问题。综合运用萌动种子冷藏、低夜温与短日照条件育苗、提前微摘心处理、前期低夜温短日照、后期高夜温长日照分段栽培方法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综合种植技术措施,实现了洋桔梗切花品种的矮化盆栽。

3、在育苗期采用萌动种子冷藏,促进种子完成春化,具有防止苗期莲座化休眠,提早开花,提高开花整齐度的作用。从而缓解切花品种生育期过长的问题。据试验统计,经过萌动种子冷藏后,苗期植株发生莲座化的比例低于1%,移栽后莲座化比例小于2%。开花整齐度提升了43%。

4、通过在育苗期采用种子苗逐步降温处理、扦插苗日照长度减少到10-12小时,定植后分蘖期采用低夜温(10-13℃)和短日照(10-11小时)处理,结合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等措施,具有抑制植株顶端优势、推迟花芽分化和抽苔的过早发生的作用,同时促进了侧芽的分化和萌发,从而提高植株分蘖力,克服切花品种顶端优势过强,分枝数偏少的问题。根据小面积区域试验,一次微摘心侧枝长成数由现有的温室切花栽培平均每株2.2枝提高到3.4株,二次微摘心由现有的露地切花栽培平均每株3.3枝提高到了每株4.4枝,促使洋桔梗切花品种盆栽的获得紧凑、繁密的株型。

5、通过微摘心方法,将微摘心时间提前,并配合低夜温、短日照和促进细胞分裂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避免了萌芽侧枝中途因顶端优势过强而败育的问题,从而增加开花侧枝数量,并提高开花整齐度。据统计,与普通微摘心和无温度日长处理相比侧枝数增加37.2%,产生了的突出的技术效果。

6、通过高夜温与长日照组合处理,提高夜温了和减小昼夜温差,使洋桔梗开花期大幅提前,并配合两种矮化剂的组合使用,使切花品种的株高大幅降低,符合盆栽花卉花多、整齐和株形紧凑的要求。据根三个不同品种检测,株高控制在28-44㎝之间,比对照降低42-61%。

7、本发明方法可用于开展洋桔梗切花品种的盆栽应用生产,获得重瓣、大花和更多花色形状的洋桔梗盆栽产品,在拓宽切花品种应用的同时,也将扩大洋桔梗盆花在整个花卉盆栽市场中的占有率。

8、本发明方法可操作性强,适用于商业化、规模化生产大花、重瓣的洋桔梗盆花,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给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各实施例无特殊说明的为常规方法,各实施例中所用的洋桔梗切花品种均为市售。

实施例1切花品种“露西塔1粉边”(种子苗)的矮化盆栽方法

(1)洋桔梗盆栽种子苗培育

品种选择:商业应用的洋桔梗切花品种多达上百个,应选择早熟、分蘖力强、花朵数多、叶片较小、茎杆硬度较高和开花期植株高度较矮的品种优先作为盆栽利用的品种。

本实施例选择的品种“露西塔1粉边”,具有早熟、分蘖力强、叶片较小、茎杆连续生长性强,对日长和温度反应都比较敏感的特征,符合盆栽利用要求。

(1)播种育苗

①萌动种子冷藏:将洋桔梗种子播于穴盘育苗基质的表面,不做任何基质覆盖。使用喷雾或喷灌使种子和育苗基质充分吸水湿润,种子和育苗基质的含水量均达到饱和,再用塑料膜将穴盘密封保湿,置于8℃的冷库内冷藏3周;种子冷藏结束后,穴盘移入温室进行育苗;所述育苗基质为泥炭与蛭石按泥炭:蛭石的体积比为5:1混合而成;

②育苗第一阶段:为胚根伸长和出芽阶段,即穴盘移入温室的第1-第14天,穴盘覆膜或弥雾保湿,保持气温22~25℃,光照2000~5000lx之间。

③育苗第二阶段:本阶段为幼苗茎段和子叶出现阶段,即穴盘移入温室的第15-第21天,将穴盘苗移到通风良好的环境,接受自然光照,并遮阴60%,保持气温15℃~25℃之间,保持空气湿度70%-80%之间。

④育苗第三阶段:本阶段为真叶生长和发育阶段,即穴盘移入温室的第22-第49天,接受自然光照,并遮阴30-50%,保持气温15-25℃之间,保持空气湿度60%-75%之间,。

⑤育苗第四阶段:本阶段为抑制抽苔,促进侧芽分化和形成阶段,即穴盘移入温室的第50-第70天,接受自然光照,并遮阴30-50%,保持气温12-20℃之间,保持空气湿度60%-75%之间,保持良好通风环境和光照,喷施100ppm 6—BA(6-苄氨基腺嘌呤)溶液2次。

(2)盆栽定植与日常管理

①栽培基质准备,每立方椰康加入N:P2O5:K2O的质量比为2:1:2的复合肥3公斤和生石灰粉3-4公斤配制成栽培基质,并使栽培基质的目标EC值保持在1-1.5mS/cm之间,目标pH值保持在6.5-7.5之间,装盆备用。

②定植时期与种植数量:将步骤(1)A培育的种子苗于4叶一心期定植,苗龄在9-10周之间,每盆定植3株。

③初期管理:定植后2周内遮阴50-60%,并保持空气湿度70-80%之间,栽培基质相对含水量保持在15-20%之间。

④定植两周后至盛花期采用全日照管理,保持空气湿度50-70%之间,定植两周后至现蕾期前栽培基质相对含水量保持在12-20%之间,现蕾期至盛花期栽培基质相对含水量保持在9-14%之间。

(3)株形控制

①微摘心:定植后进行1次微摘心,微摘心于种子苗或扦插苗4-8叶一心期,用消毒的剪刀进行微摘心;所述微摘心的操作是:用消毒的剪刀将苗的幼小茎尖端剪除;微摘心后,叶面喷施浓度为100ppm的6-BA溶液一次。

②低夜温与短日照组合处理,定植后至步骤(3)①微摘心结束侧枝长6-8cm前,采用低夜温与短日照组合处理,所述低夜温与短日照组合处理为采用10~11小时以内的短照处理,夜温控制在11~13℃之间,昼温控制在于15-20℃之间。

③高夜温与长日照组合处理,步骤(3)①微摘心结束后侧枝长6-8cm时,将低夜温与短日照组合处理改为高夜温与长日照组合处理,所述高夜温与长日照组合处理是保持每天日照长度14-16小时,夜温保持在18-20℃之间,昼温保持在18-25℃之间。

④矮化剂处理,步骤(3)①微摘心结束后,末端分枝8cm~12cm长时,用150ppm的矮壮素灌根一次,现蕾后用800ppm倍液比久喷施一次。品种顶芽具较强的连续生长能力,现蕾期应将顶芽摘除,促进顶部侧芽生长,以获得更加整齐的开花效果。

实施例2早熟切花品种“玛丽绿色”(扦插苗)的矮化盆栽方法

实施例2除以下步骤不同外,其余步骤于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

(1)品种“玛丽绿色”扦插种苗的培育:

选择洋桔梗切花品种“玛丽绿色”用作矮化盆栽。玛丽绿色具有早熟、生长速度快、分枝多、花朵数多、花大和植株偏矮的特点,符合盆栽利用要求。

①扦插母本的培育,将“玛丽绿色”母本栽培的日照长度控制在9-11小时之

间,夜温保持在10-13℃之间,昼温保持在18-23℃之间。

②插条采摘,在母本植株4-6叶一心期微摘心,促进一级侧芽萌蘖,待一级侧芽长至8叶一心时,用消毒的刀具截取含4~6叶一心的插条,截取插条后母本侧芽基部保留1~2对叶片。

③扦插繁殖:将含4-6叶一心的插条插入装有泥炭的育苗盘内,扦插繁殖过程中保持日照长度保持在10-12小时之间,昼温保持在20-25℃之间,夜温保持在18-20℃之间;扦插后第15-16天,用消毒的剪刀进行一次微摘心,促进侧枝提早萌发。扦插后15-25天内,喷施100ppm的6-BA溶液一次。

(2)盆栽定植与日常管理

①栽培基质准备,将泥炭与珍珠岩按泥炭:珍珠岩体积比4:1混合而成混合基质,按每立方米混合基质加入N:P2O5:K2O为2:1:2的复合肥4公斤和生石灰粉4-5公斤配制成栽培基质,并使栽培基质的目标EC值保持在1-1.5mS/cm之间,目标pH值保持在6.5-7.5之间,装盆备用。

②定植时期与种植数量:将实施例2步骤(1)③培育的扦插苗于扦插后20-25天定植,每盆定植4株;

(3)株形控制

①微摘心:定植后进行2次微摘心,第一次微摘心于扦插苗6-8叶一心期,用消毒的剪刀进行第一次微摘心;第二次微摘心于一级侧枝4-6叶一心期,用消毒的剪刀进行第二次微摘心,所述微摘心的操作是:用消毒的剪刀将苗的幼小茎尖端剪除;每次微摘心后,叶面喷施浓度为150ppm的6-BA溶液一次;

②低夜温与短日照组合处理,定植后至步骤(3)①微摘心结束后侧枝长6-8cm前,采用低夜温与短日照组合处理,所述低夜温与短日照组合处理为:控制日照长度在10-11小时之间,白天气温控制在15-22℃之间,夜温控制在10-13℃之间。该品种对低温不太敏感性,偏低夜温处理有利于促进侧枝萌发。

④矮化剂处理,步骤(3)①微摘心结束后,末端分枝8cm~12cm长时,用350ppm的PP333灌根一次,现蕾后用1000ppm倍液矮壮素喷施一次。

实施例3利用低纬高原立体气候实现洋桔梗切花品种温室矮化盆栽

洋桔梗切花品种的矮化盆栽可以在光温湿控制力强的温室中实现周年定植生产。但利用北半球低纬度高原地区立体气候的自然条件,即其夏季为长日照,冬季为短日照,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的特点,采用分阶段异地温室生产,从而大幅度减少温室环境控制能源费用,大幅度降低温室盆花生产成本。

实施例3除以下步骤不同外,其余步骤于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

品种选择:本实例选择洋桔梗切花品种“超级魔术紫边”为例,该品种生长速度快,开花早,花朵繁密,可用作切花盆栽品种。本实例以夏季定植种子苗为例:即在夏半年,步骤(3)②低夜温与短日照组合处理放在北半球低纬度海拔2500~3000米的地区,并辅助遮黑短日照处理,以达到步骤(3)②低夜温与短日照组合处理,即达到步骤(3)②低夜温与短日照组合处理所述的定植后至步骤(3)①微摘心结束后侧枝长6-8cm前,采用低夜温与短日照组合处理,所述低夜温与短日照组合处理为采用10~11小时以内的短照处理,夜温控制在10~13℃之间,昼温控制在于15-22℃之间;步骤(3)③高夜温与长日照组合处理放在北半球低纬度海拔1000-1400米海拔的地区,以达到步骤(3)③高夜温与长日照组合处理,即以达到步骤(3)③高夜温与长日照组合处理所述的步骤(3)①微摘心结束后侧枝长6-8cm时,将低夜温与短日照组合处理改为高夜温与长日照组合处理,所述高夜温与长日照组合处理是保持每天日照长度14-16小时,夜温保持在18-20℃之间,昼温保持在18-25℃之间。

为达到上述步骤(3)②和步骤(3)③的处理条件,可采取下述措施:

a.北半球低纬度海拔2500米-3000米的高海拔地区适合在4-8月期间定植,此段时间北半球低纬度为长日照。温室安装遮黑系统,早晚各遮黑1-2小时,以获得短日照条件。遮黑系统兼具保温作用,以应对初期和末期因天气突变而发生霜冻或低温危害的风险。

b.北半球低纬度海拔2500米-3000米的高海拔地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茎的伸长。白天应注意及时增大温室顶部通风降温,减少温室效应加大昼夜温差的负面影响。

c.夏季北半球低纬度海拔1000-1400米海拔地区阴雨天多,晴天少,但晴天昼温可达30℃以上,因此温室应安装有湿帘风机降温系统或室外遮阳系统,防止长时间高温对品质产生的不良影响。

在冬季定植种子苗或扦插苗时:于冬半年将步骤(3)②低夜温与短日照组合处理放在北半球低纬度海拔1000~1400米的地区;以达到步骤(3)②低夜温与短日照组合处理,即以达到步骤(3)②所述的低夜温与短日照组合处理所述的定植后至步骤(3)①微摘心结束后侧枝长6-8cm前,采用低夜温与短日照组合处理,所述低夜温与短日照组合处理为采用10~11小时以内的短照处理,夜温控制在10~13℃之间,昼温控制在于15-22℃之间;步骤(3)③高夜温与长日照组合处理放在北半球低纬度海拔500米以下海拔的地区,辅以人工补光长日照处理,以达到步骤(3)③高夜温与长日照组合处理,即以达到步骤(3)③高夜温与长日照组合处理所述的步骤(3)①微摘心结束后侧枝长6-8cm时,将低夜温与短日照组合处理改为高夜温与长日照组合处理,所述高夜温与长日照组合处理是保持每天日照长度14-16小时,夜温保持在18-20℃之间,昼温保持在18-25℃之间,以利用北半球低纬度高原地区立体气候的自然条件,减少温室环境控制能源费用,降低温室盆花生产成本。

对照1:为实施实例1的对照,采用实施例1相同的洋桔梗品种,按常规洋桔梗切花栽培方法进行。与实施实例1主要区别是:种子苗培育过程中和地栽定植后,均无植物生长调节剂、短日照与低夜温、高夜温与长日照处理,微摘心方法为常规微摘心,微摘心时间比微摘心晚2-3周。

对照2:为实施例2的对照,采用实施例2相同的洋桔梗品种,按常规洋桔梗切花栽培方法进行。与实施实例2主要区别是:扦插苗培育过程中和地栽定植后,均无植物生长调节剂、短日照与低夜温、高夜温与长日照处理,微摘心方法为常规微摘心,微摘心时间比微摘心晚1-2周。

对照3:为实施例3的对照,采用实施例3相同的洋桔梗品种,按对照1的方法栽培。

从表1实施例1-实施例3与对照的调查表可以看出,通过1-2次微摘心、前期短日照与低夜温处理、后期长照与高夜温处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处理、施肥与通风等综合管理措施,取得了突出的矮化栽培效果。同一品种的切花矮化盆栽与常规切花地栽相比,植株高度矮化达到了50%-59%,植株分枝数增加了80%-116%,植株花朵总数增加了18%-36%。矮化盆栽的植株高度29-34cm,花朵总数20-29朵,产生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可用于生产大花、重瓣、花形和花色丰富的洋桔梗盆花。

表1 实施例1-实施例3与对照的调查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