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栗育苗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55461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栗育苗的方法。



背景技术:

板栗育苗是用板栗种子播种做砧木,板栗的砧木繁殖方法有多种,其播种方法最主要的是采用种子播种繁殖,具体做法是:将做种子的板栗(要求每公斤180-200粒左右),沙埋储藏,需要播种时直接取出。这种方法由于没有催芽过程,出苗率较低,而且在储藏的过程中,种子损失率较高。中国专利cn101218882公开了一种“板栗育苗的方法”,这种育苗方法虽然促提高了板栗种子的发芽率,但是其育苗方法需要将板栗种子先在大棚加温,然后再种到钵内育苗,然后再移栽。方法步骤比较复杂,不适宜大面积种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栗育苗的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保证作物品质、保障移植的成活率,克服传统育苗肥存在的育苗存活率低下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板栗育苗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种子处理方法:

将板栗种果用沙子掩埋,温度低于5℃~0℃,时间为三个月;将沙藏栗果放置在温度20~25℃,沙子湿度为15份~25%的沙子中,堆放10~20天并用湿麻袋盖严,等待栗果出芽;将出芽后的栗果放到袋子里揉搓,去除幼嫩根芽,再去分别播种;

播种:

育苗地的地温达到10~12℃,时间在3月底至4月上旬开沟播种;用犁开沟,把种子按犁沟分别平放入沟内,覆土厚度是种子直径的2-3倍,株行距一般为20×30厘米左右;

苗期管理:

当新苗出土长到25-30厘米时,进行施肥和浇水,施肥所用肥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氨基酸20份-40份,黄腐酸10份-20份、黄芪5份-8份、硫酸钾15份-18份、多菌灵3份-6份、多效唑3份-5份,a-萘乙酸0.2份-1份,其余为稳定剂。

进一步,所述肥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氨基酸为30份;黄腐酸为16份;黄芪为6份;硫酸钾为16份;多菌灵为4份;多效唑为4份;a-萘乙酸为0.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添加合适重量份数的原料,能够促进作物生根发芽,保证作物品质、保障移植的成活率,克服传统育苗肥存在的育苗存活率低下的问题,降低经济损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板栗育苗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种子处理方法:

将板栗种果用沙子掩埋,温度低于0℃,时间为三个月;将沙藏栗果放置在温度25℃,沙子湿度为25%的沙子中,堆放20天并用湿麻袋盖严,等待栗果出芽;将出芽后的栗果放到袋子里揉搓,去除幼嫩根芽,再去分别播种;

播种:

育苗地的地温达到12℃,时间在4月上旬开沟播种;用犁开沟,把种子按犁沟分别平放入沟内,覆土厚度是种子直径的3倍,株行距一般为20×30厘米左右;

苗期管理:

当新苗出土长到30厘米时,进行施肥和浇水,施肥所用肥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氨基酸40份,黄腐酸20份、黄芪8份、硫酸钾18份、多菌灵6份、多效唑5份,a-萘乙酸1份,其余为稳定剂。

实施例2:

一种板栗育苗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种子处理方法:

将板栗种果用沙子掩埋,温度低于5℃,时间为三个月;将沙藏栗果放置在温度20℃,沙子湿度为15%的沙子中,堆放10天并用湿麻袋盖严,等待栗果出芽;将出芽后的栗果放到袋子里揉搓,去除幼嫩根芽,再去分别播种;

播种:

育苗地的地温达到10℃,时间在3月底开沟播种;用犁开沟,把种子按犁沟分别平放入沟内,覆土厚度是种子直径的2倍,株行距一般为20×30厘米左右;

苗期管理:

当新苗出土长到25厘米时,进行施肥和浇水,施肥所用肥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氨基酸20份,黄腐酸10份、黄芪5份、硫酸钾15份、多菌灵3份、多效唑3份,a-萘乙酸0.2份,其余为稳定剂。

实施例3:

一种板栗育苗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种子处理方法:

将板栗种果用沙子掩埋,温度低于3℃,时间为三个月;将沙藏栗果放置在温度22℃,沙子湿度为20份的沙子中,堆放15天并用湿麻袋盖严,等待栗果出芽;将出芽后的栗果放到袋子里揉搓,去除幼嫩根芽,再去分别播种;

播种:

育苗地的地温达到11℃,时间在3月底开沟播种;用犁开沟,把种子按犁沟分别平放入沟内,覆土厚度是种子直径的2倍,株行距一般为20×30厘米左右;

苗期管理:

当新苗出土长到28厘米时,进行施肥和浇水,施肥所用肥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氨基酸为30份;黄腐酸为16份;黄芪为6份;硫酸钾为16份;多菌灵为4份;多效唑为4份;a-萘乙酸为0.6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栗育苗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种子处理方法;播种;苗期管理;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能保证作物品质、保障移植的成活率,克服传统育苗肥存在的育苗存活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韦顺娟;李水梅;李冰梅;韦晓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慕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11.01
技术公布日:2017.12.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