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火龙果种子萌发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72066阅读:12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植物种子萌发
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火龙果种子萌发的方法。
背景技术
:火龙果(拉丁文名:HylocereusundulatusBritt),又称红龙果、龙珠果、仙蜜果、玉龙果。为仙人掌科、量天尺属植物。火龙果为热带、亚热带水果,原产地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巴拿马、厄瓜多尔、古巴、哥伦比亚等地,后传入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和中国的台湾省,中国大陆的海南、广西、广东、福建、云南等省区。火龙果营养丰富、功能独特,它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以及花青素,丰富的维生素和水溶性膳食纤维,火龙果属于凉性水果,在自然状态下,果实于夏秋成熟,味甜,多汁。火龙果的繁殖方式以扦插及种子播种为主,由于火龙果种子小、种壳坚硬、吸水困难等原因,播种后出现种子发芽缓慢、发芽不整齐、发芽率低的现象,而且火龙果种子易与果肉粘连,容易在发芽中引起霉变现象,影响出芽效果。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促进火龙果种子萌发的方法,通过浸种处理,提高火龙果种子的萌发率,缩短萌发时间,解决其萌发力弱、发芽率低及幼苗细弱的问题。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促进火龙果种子萌发的方法,在火龙果种子萌发培养之前,将火龙果种子用浸种剂浸泡处理6-24h,所述浸种剂中含有浓度为50-250mg/L的赤霉素、浓度为5-30mg/L的激动素以及浓度为5-15mg/L的DA-6。优选的是,所述的促进火龙果种子萌发的方法,所述浸种剂中赤霉素的浓度为150mg/L、激动素的浓度为8mg/L、DA-6的浓度为10mg/L,浸种剂浸泡时间为12h。优选的是,所述的促进火龙果种子萌发的方法,将火龙果种子用浸种剂浸泡处理之前,先对火龙果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具体步骤如下:将前处理后的火龙果种子置于用质量分数为0.5%的漂白粉水溶液中10-30min,再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磷酸三钠水溶液中浸泡10-20min,清洗3-4次,然后在紫外线波长为210-328nm下进行紫外辐射消毒处理30-60min。优选的是,所述的促进火龙果种子萌发的方法,火龙果种子萌发培养的方法具体是指将火龙果种子放入带有滤纸的透明玻璃培养皿内,置于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恒温培养箱温度为20-32℃,培养箱湿度为75-85%,培养时间为10-30天。优选的是,所述的促进火龙果种子萌发的方法,紫外辐射消毒处理的波长为250nm,时间为40min。优选的是,所述的促进火龙果种子萌发的方法,所述浸种剂中还含有浓度为3mg/L的纳米氧化锌和浓度为5mg/L的蒲黄水提物,所述浸种剂的溶剂为磁化水,所述蒲黄水提物为蒲黄与水按照质量比为1:25混合,经武火煮沸后文火熬煮5h,过滤100目纱布得到;火龙果种子经浸种剂浸泡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先将浸种剂浸泡的火龙果种子连同浸种剂一起置于4℃下浸泡处理5h,再置于200-300高斯磁场中磁化处理3h,最后置于30℃下浸泡处理4h,且其中4℃与30℃下的浸泡处理均在波长为250-300nm的紫外线照射下进行。优选的是,所述的促进火龙果种子萌发的方法,所述前处理具体是指采收成熟的火龙果果实,去皮后切成小块,将其置于孔径小于20目的筛网袋中,于流水下搓洗,分离火龙果果肉与种子,将分离后的火龙果种子洗净后置于通风处阴干,备用。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提供的促进火龙果种子萌发的方法,通过含有适宜浓度的浸种剂浸泡处理适当的时间,显著促进火龙果种子的萌发,使火龙果种子的萌发率高达90%以上,能够在减少火龙果种子的霉变现象的同时显著提高火龙果种子的萌发率,解决其萌发力弱、发芽率低及幼苗细弱的问题,且操作简单、成本低、易于人工操作,为今后火龙果种子播种育苗及育种工作提供基础;2)本发明还通过含有适宜含量的纳米氧化锌与蒲黄水提物的浸种剂进行浸泡处理,结合浸泡与磁场磁化处理,进一步提高了火龙果种子的萌发率,同时缩短了其萌发时间,其中纳米氧化锌比表面积大,能促进火龙果种子对其他组分的吸收,且由于纳米氧化锌是一种光催化剂,在紫外光照射下,可以激发出活性氧,同时还能杀灭病菌病毒,而蒲黄水提物可以增强火龙果种子耐低氧的能力,提高种子的呼吸作用,增强萌发势态,缩短萌发时间,促进种子的萌发。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实施例1:一种促进火龙果种子萌发的方法,在火龙果种子萌发培养之前,将火龙果种子用浸种剂浸泡处理6h,所述浸种剂中含有浓度为50mg/L的赤霉素、浓度为5mg/L的激动素以及浓度为5mg/L的DA-6。这里所说的,是指每1L浸种剂中含量的各组分的含量,如:每1L浸种剂中赤霉素的含量为50mg。DA-6为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实施例2:一种促进火龙果种子萌发的方法,在火龙果种子萌发培养之前,将火龙果种子用浸种剂浸泡处理24h,所述浸种剂中含有浓度为250mg/L的赤霉素、浓度为30mg/L的激动素以及浓度为15mg/L的DA-6。实施例3:一种促进火龙果种子萌发的方法,在火龙果种子萌发培养之前,将火龙果种子用浸种剂浸泡处理12h,所述浸种剂中含有浓度为150mg/L的赤霉素、浓度为8mg/L的激动素以及浓度为10mg/L的DA-6。实施例4: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所述的促进火龙果种子萌发的方法,将火龙果种子用浸种剂浸泡处理之前,先对火龙果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具体步骤如下:将前处理后的火龙果种子置于用质量分数为0.5%的漂白粉水溶液中10-30min,再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磷酸三钠水溶液中浸泡10-20min,清洗3-4次,然后在紫外线波长为210-328nm下进行紫外辐射消毒处理30-60min。最佳条件为,将紫外辐射消毒处理的波长设为250nm,紫外辐射消毒处理时间为40min。所述的促进火龙果种子萌发的方法,火龙果种子萌发培养的方法具体是指将火龙果种子放入带有滤纸的透明玻璃培养皿内,置于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恒温培养箱温度为20-32℃,培养箱湿度为75-85%,培养时间为10-30天。所述的促进火龙果种子萌发的方法,所述前处理具体是指采收成熟的火龙果果实,去皮后切成小块,将其置于孔径小于20目的筛网袋中,于流水下搓洗,分离火龙果果肉与种子,将分离后的火龙果种子洗净后置于通风处阴干,备用。实施例5: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所述的促进火龙果种子萌发的方法,所述浸种剂中还含有浓度为3mg/L的纳米氧化锌和浓度为5mg/L的蒲黄水提物,所述浸种剂的溶剂为磁化水,所述蒲黄水提物为蒲黄与水按照质量比为1:25混合,经武火煮沸后文火熬煮5h,过滤100目纱布得到;火龙果种子经浸种剂浸泡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先将浸种剂浸泡的火龙果种子连同浸种剂一起置于4℃下浸泡处理5h,再置于200-300高斯磁场中磁化处理3h,最后置于30℃下浸泡处理4h,且其中4℃与30℃下的浸泡处理均在波长为250-300nm的紫外线照射下进行。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效果,本发明的发明人针对实施例4、实施例5、常规方法(即:将火龙果种子经实施例4条件中漂白粉与磷酸三钠水溶液浸泡处理、洗涤后,直接用实施例4的萌发培养方法来培养,具体见实施例4)以及胡子有等人研究发表的关于外源GA3浸种促进火龙果种子发芽得出适宜浸泡浓度为对照组(用浓度为400mg/LGA3水溶液浸种处理,浸泡时间同实施例3,为12h,对照组同样经实施例4条件中的漂白粉与磷酸三钠水溶液浸泡处理,萌发培养方法同常规方法),对同一来源的火龙果种子进行萌发处理,按照农作物种子检验国家标准,测定了火龙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以及单株幼苗鲜重,结果见下表1所示,其中,发芽势(%)=第8天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数×100%;发芽率(%)=第14天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数×100%;单株幼苗鲜重=随机取10株测定幼苗鲜重/10。表1不同实施例的火龙果种子萌发结果对比处理方法发芽势/%发芽率/%单株幼苗鲜重/mg常规方法17.823.25.9对照组56.848.511.8实施例478.691.819.6实施例584.997.524.7从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4与实施例5的方法相比常规方法以及对照组的方法,火龙果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明显提高,单株幼苗鲜重也显著增加,发芽势是指在规定时间内种子的发芽速度和发芽整齐度,表明种子生活力的强弱程度,而幼苗鲜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种子的活力水平,由此可知,说明本发明的方法提高了火龙果种子的活力,其萌发整齐度高,种苗质量好。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施例。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