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触媒灭蚊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99700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触媒灭蚊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灭蚊用品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光触媒灭蚊灯。



背景技术:

据目前社会快速发展,科技先进,灭蚊方式很多,其中化学灭蚊虽然对人体有害,但是还是好多人使用,如使用蚊香和灭蚊剂;市场上还有使用电击式灭蚊拍,电击蚊虫后同样会产生噪音及异味;本发明采用物理灭蚊健康环保,同时可自动开启和关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光触媒灭蚊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触媒灭蚊灯,包括灯头、外壳和底盒及设置于外壳内部的栅格漏斗、风扇,所述的灯头内部设置有控制模块,灯头顶部还设置有LED灯、光感探头和电源按钮,,在灯头下方设置有进风口,在进风口处设置冷阴管,采用冷阴管技术,发出365纳米波长。所述的栅格漏斗设置于冷阴管正下方,栅格漏斗的结构为栅格旋涡型有利于防止蚊虫逃脱;所述的风扇设置于底盒内部位于栅格漏斗正下方,底盒底部设置底盖,底盒侧边任意一点上还设置有电源接口。

所述的LED灯300°环形排列设置在灯头侧边。

所述的光敏探头为光敏传感器,光敏传感器根据周围环境光线亮度,自动开启和关闭。

所述的光感探头表面设置探头软扣。

所述的冷阴管360°环形设在进风口。

所述的进风口中心处设置圆形固定架,圆形固定架与冷阴管铰接一起。

所述的灯头安装在圆形固定架上。

所述的底盒为网格形状结构,360°透风设置,网格密度高,有效防止蚊虫逃脱。

所述的外壳、底盒、底盖和灯头采用ABS阻燃材料。

所述的外壳与底盒之间设置有扣圈,外壳与底盒通过扣圈相互扣接在一起,所述的漏斗扣接在扣圈内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纯物理灭蚊,不产生任何挥发性气体,是利用蚊虫对特定波长的趋光特性吸引蚊虫,吸入底盒内再经过风扇风干,避免细菌滋生;栅格漏斗的结构为栅格旋涡型有利于防止蚊虫逃脱;底盒为网格形状结构,360°透风设置,网格密度高,有效防止蚊虫逃脱;灯头顶部设置光敏传感器,可根据周围环境光线亮度,自动开启和关闭,避免操作麻烦,且省电节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之立体结构视图;

附图2为本发明之分解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之底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审查委员能对本发明之目的、特征及功能有更进一步了解,兹举较佳实施例和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

请参阅视图,系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光触媒灭蚊灯,包括灯头10、外壳1和底盒2及设置于外壳1内部的栅格漏斗5、风扇6,所述的灯头10内部设置有控制模块,灯头10顶部还设置有LED灯7、光感探头8和电源按钮13,在灯头10下方设置有进风口,在进风口处设置冷阴管11,所述的栅格漏斗5设置于冷阴管11正下方,所述的风扇6设置于底盒2内部位于栅格漏斗5正下方,底盒2底部设置底盖3,底盒2侧边任意一点上还设置有电源接口。

所述的LED灯7其200°~300°环形排列设置在灯头10侧边。

所述的光敏探头8为光敏传感器。

所述的光感探头8表面设置探头软扣9。

所述的冷阴管11其360°环形设在进风口。

所述的进风口中心处设置圆形固定架12,圆形固定架12与冷阴管11铰接一起。

所述的灯头10安装在圆形固定架12上。

所述的底盒2为网格形状结构。

所述的外壳1、底盒2、底盖3和灯头10采用ABS阻燃材料。

所述的外壳1与底盒2之间设置有扣圈4,外壳1与底盒2通过扣圈4相互扣接在一起,所述的栅格漏斗5扣接在扣圈4内部。

使用时注意的是:先开启电源按钮13,启动灭蚊灯,最后把探头软扣9完全打开,智能光控即开启成功;LED灯7灯光投射到冷阴管11上发射出紫外光触媒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气,紫外光把蚊虫吸引过来,在灭蚊灯灯头10上方,在风扇6作用下产生涡流旋风吸取蚊虫,蚊虫被吸进后经过风干,最后储存在底盒2内,清理时只需打开底盖3便可;灭蚊灯会根据周围环境光线亮度,自动开启和关闭,如途中断电,或者手动重新开启灭蚊灯,侧需要重复开启步骤,如不需要智能开关,只需要将探头软口9一直保持闭合状态;光敏探头对光线有一定的要求,白天阳光光线状态下一般会比较灵敏;夜晚灯光状态下不是很灵敏,如果灯光不够或者灯光没有直射,灭蚊灯一般识别为夜晚状态,灭蚊灯正确使用方法为入睡前3~4个小时就先把灭蚊灯在房间里开启,同时关门关灯,这样灭蚊灯的光波才能更大限度吸引蚊虫,如果入睡时才开启,人体本身散发气味会比灭蚊灯的吸引力更大,无法达到灭蚊效果。

当然,以上图示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发明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