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热加温苗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的辣椒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66800阅读:5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与育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热加温苗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的辣椒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辣椒(Capsicum.annum L.)原产中南美洲,属茄科辣椒属,是一种重要的蔬菜和调味品,也是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蔬菜种类之一,年种植面积达1300000hm2以上,仅次于大白菜,居第二位,是中国产值最大的蔬菜作物,在保证中国蔬菜周年供应中起重要作用。

随着保护地设施的发展,辣椒已实现周年栽培。我国辣椒种植面积占世界辣椒面积的35%,辣椒总产量2800万吨,占世界辣椒总产量的46%。辣椒种植投资少,效益高,尤其是种植反季节辣椒的效益更好。早春辣椒育苗采取保护设施及配套的加温设备等措施,可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来培育适龄的壮苗。长江流域采用塑料大棚进行辣椒早春栽培,可提早30天左右上市,能解决早春至初夏蔬菜淡季市场供应,因其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高的特点,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沿海地区春提早辣椒种苗提供多是冷床育苗,即当年10月下旬冷床穴盘播种,12下旬移栽营养钵同时采用双膜+草帘覆盖越冬至翌年2月下旬移栽,育苗周期长,费时费工、病害相互传播较重农药使用量大,冻害现象频发,不利于壮苗的培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立快速简便稳定的育苗环境,避免发生冻害,使用微生物肥达到最佳防病效果,减少农药使用量的电热加温苗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的辣椒培育方法。为此,现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热加温苗床,包括一苗池,所述苗池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分为装满育苗基质的穴盘层、基质层、电热线层、细土层、稻草层以及塑料薄膜层。

上述方案所述的电热加温苗床的制备方法如下:在选取好的育苗地上,根据设定好的育苗量和穴盘规格制备平整的苗池,在所述苗池底部铺上一层塑料薄膜,在塑料薄膜上均匀地铺一层稻草,然后在稻草上均匀地铺撒一层细土,将稻草压实,在细土上铺设电热线,并将电热线呈S型铺设在细土上,且电热线由木桩固定,相邻的电热线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在铺好电热线上均匀地撒一层基质进行覆盖电热线,再在基质上面铺设穴盘,在穴盘内装好育苗基质。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稻草层的厚度为10-20cm;所述细土层的厚度为10-15cm;所述相邻的电热线之间保持5-10cm的间距;所述基质层的厚度为5-10cm。

一种应用上述方案所述的电热加温苗床的辣椒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育苗地:

在设施大棚内,选择排水良好、浇灌方便、采光好、地势高的地块作为育苗地;

(2)制备电热加温苗床:

依据所述电热加温苗床的制备方法制备电热加温苗床,在穴盘内装好辣椒育苗基质,然后打开电源,通过电热线将控温器温度调至28℃~30℃备用;

(3)催芽:

挑选饱满干净的辣椒种子,将其放入尼龙网袋中封好口,用1‰百菌清溶液浸种10分钟后立即用清水冲净药物,再将种子放在常温水中浸15~20分钟,后转入55℃的温汤热水并浸泡30分钟,温汤热水用水量为种子量的4~5倍,期间要不断搅动种子以使种子受热均匀,后用常温清水反复冲洗种子直至种子降至常温后,将浸种容器放入20℃的恒温箱中,继续浸泡10~12小时,捞出后放入恒温箱,在28~30℃条件下催芽4~5天,待50%~60%的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4)育苗设施准备:

在连栋大棚、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内,采用“小拱棚+地膜”的栽培覆盖设施,在小拱棚上覆盖双层薄膜,其中小拱棚的外膜选用80~100μm厚的聚乙烯无滴膜,小拱棚的内膜选用50~60μm厚的薄膜,同时加盖一层20μm厚的地膜覆盖穴盘;

(5)播种:

将穴盘内基质压实,浇透水,将催芽的种子放在穴中间,每穴1粒,播完后每穴覆盖2mm厚的基质,在穴盘上加盖一层20μm厚的地膜,然后搭建小拱棚,在小拱棚上先覆盖50~60μm厚的内膜,然后再覆盖80~100μm厚的外膜,双层薄膜对辣椒种子进行保温保湿,打开电源,通过电热线将控温器温度调至28℃进行育苗;

(6)苗期管理:

待70%的辣椒子叶出土后及时揭去地膜,调整控温器,让温度控制在白天25~28℃,夜间15~18℃,适当浇灌清水,在保证秧苗正常生长所需温度不限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使幼苗多见光;在正常生长的晴朗天气,上午11时至下午14时可全部揭除小拱棚上的覆盖薄膜,遇上低温寒潮,及时将小拱棚上的薄膜放下,白天要尽可能增加光照;注意降低湿度,在幼苗破心期一定要控制浇水,可使穴盘表面见干见湿;

(7)微生物肥使用:

幼苗出土,子叶刚展平时使用有效成分为芽孢杆菌的宁盾1号A型微生物菌剂,按照1∶100的比例,用水稀释所述微生物菌剂,然后再将稀释的菌剂对辣椒幼苗灌根,每15天灌根一次,整个育苗期灌溉4~5次;

(8)壮苗的标准:

叶片肥厚、夜色浓绿、幼径粗壮,苗龄在70~80天,具有10片左右叶时的辣椒秧苗可以移栽;

(9)炼苗期的管理:

为了提高幼苗对定植后环境的适应能力,缩短定植后的缓苗时间,在定植前7天控制肥水和揭除覆盖物降温、通风,进行秧苗锻炼。

(10)定植:

将经过炼苗期的辣椒幼苗定植在田间,完成后续的培育工作。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针对沿海地区辣椒冬季育苗方法缺陷的现状进行研究,现有辣椒冬季育苗方法通常都是冷床育苗,该方法育苗周期长,费时费工、病害相互传播较重且农药使用量大,冻害现象频发,不利于壮苗的培育。本发明采用电热加温苗床,使辣椒幼苗生长环境稳定,避免了冻害的发生,辣椒的成苗率高,同时在辣椒幼苗生长期间,采用“小拱棚+地膜”的栽培覆盖设施,电热加温苗床和栽培覆盖设施的双重作用,可使辣椒的育苗周期可减少约45天,省工节本,本育苗体系幼苗生长环境稳定,成苗率高,是当前较为系统的针对沿海地区辣椒冬季育苗生产现状进行研究的一套有效的育苗方法。

(2)本发明通过有针对性的选用微生物肥防控辣椒苗期主要病害,如辣椒猝倒病和辣椒立枯病,使用微生物菌剂可有效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可为以后辣椒田间生产中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研究提供基本的实验依据。

(3)本发明所述的辣椒培育方法辣椒成活率高,可增加辣椒产量,为农业生产者带来更高的收入。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所述的电热加温苗床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苗池-1;塑料薄膜层-2;稻草层-3;细土层-4;电热线层-5;基质层-6;穴盘层-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3所述辣椒培育方法适用于江苏沿海地区,辣椒种子于12月下旬播种,为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的辣椒早春栽培培育健康种苗。

如附图1所示的一种电热加温苗床,所述电热加温苗床包括一苗池,所述苗池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分为装满育苗基质的穴盘层、基质层、电热线层、细土层、稻草层以及塑料薄膜层。

实施例1

一种电热加温苗床的制备方法如下:在选取好的育苗地上,根据设定好的育苗量和穴盘规格制备平整的苗池,在所述苗池底部铺上一层塑料薄膜,在塑料薄膜上均匀地铺一层稻草,所述稻草的厚度为10cm,然后在稻草上均匀地铺撒一层细土,将稻草压实,其中细土的厚度为10cm,在细土上面铺设电热线S型,并将电热线呈S型铺设在细土上,且电热线由木桩固定,相邻的电热线之间保持5cm的间距;在铺好电热线上均匀地撒一层基质进行覆盖电热线,其中基质的厚度为5cm,再在基质上面铺设穴盘,在穴盘内装好育苗基质。

一种应用所述电热加温苗床的辣椒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育苗地:

在设施大棚内,选择排水良好、浇灌方便、采光好、地势高的地块作为育苗地;

(2)电热加温苗床的制备:

依据所述电热加温苗床的制备方法制备电热加温苗床,在穴盘内装满辣椒育苗基质,然后打开电源,通过电热线将控温器温度调至28℃备用;

(3)催芽:

挑选饱满干净的辣椒种子,将其放入尼龙网袋中封好口,用1‰百菌清溶液浸种10分钟后立即用清水冲净药物,再将种子放在常温水中浸15分钟,后转入55℃的温汤热水并浸泡30分钟,温汤热水用水量为种子量的4倍,期间要不断搅动种子以使种子受热均匀,后用常温清水反复冲洗种子直至种子降至常温后,将浸种容器放入20℃的恒温箱中,继续浸泡10小时,捞出后放入恒温箱,在28℃条件下催芽4天,待50%的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4)育苗设施准备:

在连栋大棚、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内,采用“小拱棚+地膜”的栽培覆盖设施,小拱棚上覆盖双层薄膜,其中小拱棚的外膜选用80μm厚的聚乙烯无滴膜,小拱棚的内膜选用50μm厚的薄膜,同时加盖一层20μm厚的地膜覆盖穴盘;

(5)播种:

将穴盘内基质压实,浇透水,将催芽的种子放在穴中间,每穴1粒,播完后每穴覆盖2mm厚的基质,在穴盘上加盖一层20μm厚的地膜,然后搭建小拱棚,先在小拱棚上覆盖50μm厚的内膜,然后再覆盖80μm厚的外膜,双层薄膜对辣椒种子进行保温保湿,打开电源,通过电热线将控温器温度调至28℃进行育苗;

(6)苗期管理:

待70%的辣椒子叶出土后及时揭去地膜,调整控温器,让温度控制在白天25℃,夜间15℃,适当浇灌清水,在保证秧苗正常生长所需温度不限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使幼苗多见光;在正常生长的晴朗天气,上午11时至下午14时可全部揭除覆盖薄膜和地膜,遇上低温寒潮,及时将小拱棚上的外膜和内膜放下,白天要尽可能增加光照;注意降低湿度,在幼苗破心期一定要控制浇水,可使穴盘表面见干见湿;

(7)微生物肥使用:

幼苗出土,子叶刚展平时使用有效成分为芽孢杆菌的宁盾1号A型微生物菌剂,按照1∶100的比例,用水稀释所述微生物菌剂,然后再将稀释的菌剂对辣椒幼苗灌根,每15天灌根一次,整个育苗期灌溉4次;

(8)壮苗的标准:

叶片肥厚、夜色浓绿、幼径粗壮,苗龄在70~80天,具有10片左右叶时的辣椒秧苗可以移栽;

(9)炼苗期的管理:

为了提高幼苗对定植后环境的适应能力,缩短定植后的缓苗时间,在定植前7天控制肥水和揭除覆盖物降温、通风,进行秧苗锻炼。

(10)定植:

将经过炼苗期的辣椒幼苗定植在田间,完成后续的培育工作。

实施例2

一种电热加温苗床的制备方法如下:在选取好的育苗地上,根据设定好的育苗量和穴盘规格制备平整的苗池,在所述苗池底部铺上一层塑料薄膜,在塑料薄膜上均匀地铺一层稻草,所述稻草的厚度为15cm,然后在稻草上均匀地铺撒一层细土,将稻草压实,其中细土的厚度为12cm,在细土上面铺设电热线S型,并将电热线呈S型铺设在细土上,且电热线由木桩固定,相邻的电热线之间保持8cm的间距;在铺好电热线上均匀地撒一层基质进行覆盖电热线,其中基质的厚度为8cm,再在基质上面铺设穴盘,在穴盘内装好辣椒育苗基质。

一种应用所述电热加温苗床的辣椒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育苗地:

在设施大棚内,选择排水良好、浇灌方便、采光好、地势高的地块作为育苗地;

(2)电热加温苗床的制备:

依据所述电热加温苗床的制备方法制备电热加温苗床,在穴盘内装满辣椒育苗基质,然后打开电源,通过电热线将控温器温度调至29℃备用;

(3)催芽:

挑选饱满干净的辣椒种子,将其放入尼龙网袋中封好口,用1‰百菌清溶液浸种10分钟后立即用清水冲净药物,再将种子放在常温水中浸18分钟,后转入55℃的温汤热水并浸泡30分钟,温汤热水用水量为种子量的4.5倍,期间要不断搅动以使种子受热均匀,后用常温清水反复冲洗种子直至种子降至常温后,将浸种容器放入20℃的恒温箱中,继续浸泡11小时,捞出后放入恒温箱,在29℃条件下催芽4天,待55%的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4)育苗设施准备:

在连栋大棚、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内,采用“小拱棚+地膜”的栽培覆盖设施,在小拱棚上覆盖双层薄膜,其中小拱棚的外膜选用90μm厚的聚乙烯无滴膜,小拱棚的内膜选用55μm厚的薄膜,同时加盖一层20μm厚的地膜覆盖穴盘;

(5)播种:

将穴盘内基质压实,浇透水,将催芽的种子放在穴中间,每穴1粒,播完后每穴覆盖2mm厚的基质,在穴盘上加盖一层20μm厚的地膜,然后搭建小拱棚,先在小拱棚上覆盖55μm厚的内膜,然后再覆盖90μm厚的外膜,双层薄膜对辣椒种子进行保温保湿,打开电源,通过电热线将控温器温度调至28℃进行育苗;

(6)苗期管理:

待70%的辣椒子叶出土后及时揭去地膜,调整控温器,让温度控制在白天27℃,夜间16℃,适当浇灌清水,在保证秧苗正常生长所需温度不限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使幼苗多见光;在正常生长的晴朗天气,上午11时至下午14时可全部揭除覆盖的双层薄膜,遇上低温寒潮,只需将双层薄膜放下,白天要尽可能增加光照;注意降低湿度,在幼苗破心期一定要控制浇水,可使穴盘表面见干见湿;

(7)微生物肥使用:

幼苗出土,子叶刚展平时使用有效成分为芽孢杆菌的宁盾1号A型微生物菌剂,按照1∶100的比例,用水稀释所述微生物菌剂,然后再将稀释的菌剂对辣椒幼苗灌根,每15天灌根一次,整个育苗期灌溉5次;

(8)壮苗的标准:

叶片肥厚、夜色浓绿、幼径粗壮,苗龄在70~80天,具有10片左右叶时的辣椒秧苗可以移栽;

(9)炼苗期的管理:

为了提高幼苗对定植后环境的适应能力,缩短定植后的缓苗时间,在定植前7天控制肥水和揭除覆盖物降温、通风,进行秧苗锻炼。

(10)定植:

将经过炼苗期的辣椒幼苗定植在田间,完成后续的培育工作。

实施例3

一种电热加温苗床的制备方法如下:在选取好的育苗地上,根据设定好的育苗量和穴盘规格制备平整的苗池,在所述苗池底部铺上一层塑料薄膜,在塑料薄膜上均匀地铺一层稻草,所述稻草的厚度为20cm,然后在稻草上均匀地铺撒一层细土,将稻草压实,其中细土的厚度为15cm,在细土上面铺设电热线S型,并将电热线呈S型铺设在细土上,且电热线由木桩固定,相邻的电热线之间保持10cm的间距;在铺好电热线上均匀地撒一层基质进行覆盖电热线,其中基质的厚度为10cm,再在基质上面铺设穴盘,在穴盘内装好育苗基质。

一种应用所述电热加温苗床的辣椒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育苗地:

在设施大棚内,选择排水良好、浇灌方便、采光好、地势高的地块作为育苗地;

(2)电热加温苗床的制备:

依据所述电热加温苗床的制备方法制备电热加温苗床,在穴盘内装满辣椒育苗基质,然后打开电源,通过电热线将控温器温度调至30℃备用;

(3)催芽:

挑选饱满干净的辣椒种子,将其放入尼龙网袋中封好口,用1‰百菌清溶液浸种10分钟后立即用清水冲净药物,再将种子放在常温水中浸20分钟,后转入55℃的温汤热水并浸泡30分钟,温汤热水用水量为种子量的5倍,期间要不断搅动以使种子受热均匀,后用常温清水反复冲洗种子直至种子降至常温后,将浸种容器放入20℃的恒温箱中,继续浸泡12小时,捞出后放入恒温箱,在30℃条件下催芽5天,待60%的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4)育苗设施准备:

在连栋大棚、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内,采用“小拱棚+地膜”的栽培覆盖设施,在小拱棚上覆盖双层薄膜,其中小拱棚的外膜选用100μm厚的聚乙烯无滴膜,小拱棚的内膜选用60μm厚的薄膜,同时加盖一层20μm厚的地膜覆盖穴盘;

(5)播种:

将穴盘内基质压实,浇透水,将催芽的种子放在穴中间,每穴1粒,播完后每穴覆盖2mm厚的基质,在穴盘上加盖一层20μm厚的地膜,然后搭建小拱棚,先在小拱棚上覆盖60μm厚的内膜,然后再覆盖100μm厚的外膜,双层薄膜对辣椒种子进行保温保湿,打开电源,通过电热线将控温器温度调至28℃进行育苗;

(6)苗期管理:

待70%的辣椒子叶出土后及时揭去地膜,调整控温器,让温度控制在白天28℃,夜间18℃,适当浇灌清水,在保证秧苗正常生长所需温度不限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使幼苗多见光;在正常生长的晴朗天气,上午11时至下午14时可全部揭除覆盖的双层薄膜,遇上低温寒潮,只需及时将双层薄膜放下,白天要尽可能增加光照;注意降低湿度,在幼苗破心期一定要控制浇水,可使穴盘表面见干见湿;

(7)微生物肥使用:

幼苗出土,子叶刚展平时使用有效成分为芽孢杆菌的宁盾1号A型微生物菌剂,按照1∶100的比例,用水稀释所述微生物菌剂,然后再将稀释的菌剂对辣椒幼苗灌根,每15天灌根一次,整个育苗期灌溉4~5次;

(8)壮苗的标准:

叶片肥厚、夜色浓绿、幼径粗壮,苗龄在70~80天,具有10片左右叶时的辣椒秧苗可以移栽;

(9)炼苗期的管理:

为了提高幼苗对定植后环境的适应能力,缩短定植后的缓苗时间,在定植前7天控制肥水和揭除覆盖物降温、通风,进行秧苗锻炼。

(11)定植:

将经过炼苗期的辣椒幼苗定植在田间,完成后续的培育工作。

现有辣椒冬季育苗方法通常都是冷床育苗,即当年10月下旬冷床穴盘播种,12下旬移栽营养钵同时采用双膜+草帘覆盖越冬至翌年2月下旬移栽,育苗周期长,费时费工、病害相互传播较重农药使用量大,冻害现象频发,不利于壮苗的培育。本发明采用电热加温苗床和“小拱棚+地膜”的栽培覆盖设施结合的方式,可使幼苗生长环境稳定,成苗率高,可避免冻害的发生,育苗周期可减少约45天,省工节本,本育苗体系幼苗生长环境稳定,成苗率高,是当前较为系统的针对沿海地区辣椒冬季育苗生产现状进行研究的一套有效的育苗方法。

本发明通过有针对性的选用微生物肥防控辣椒苗期主要病害,如辣椒猝倒病和辣椒立枯病,使用微生物菌剂可有效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可为以后辣椒田间生产中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研究提供基本的实验依据。且本发明所述的辣椒培育方法辣椒成苗率高,定植后成活率也会高一点,可增加辣椒产量,为农业生产者带来更高的收入。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