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制种过程中抑制水稻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9895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在制种过程中抑制水稻温敏核不育系育性从不育转换为可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内容:

(1)水稻温敏核不育系杂交制种时,按制种父母本正常配置规格种植并进行正常肥水管理;

(2)当水稻温敏核不育系发育到幼穗分化期第Ⅳ-Ⅵ期遇见3天以上、24℃以下低温时,选用调节物质于低温开始出现后每天下午4-6时对不育系植株进行喷施处理,连续喷施3-7天;药剂每天现配现用;若有降雨则在次日补充喷施;所述的幼穗分化期第Ⅳ-Ⅵ期指雌雄蕊形成期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其中,所述的调节物质选自乙烯合成调节物质、多胺合成调节物中的任意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花粉镜检和套袋自交评价喷施效果:

①喷施后,田间随机对若干即将抽出的不育系幼穗用羊皮纸袋进行套袋;当不育系幼穗抽出1/3时,田间随机抽取此时的幼穗若干,用于花粉镜检;

②不育系幼穗花粉育性观察:每穗选择花药已伸长达颖壳2/3的花朵3-4个,剥开内外颖,从每朵花中取花药3-5个;将花药混合置于载玻片上,用镊子轻轻捣碎,滴上一小滴1%碘-碘化钾溶液染色,去掉药壁后盖好载玻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碘-碘化钾溶液;置于10×10倍显微镜下观察,每片选择有代表性的视野2-3个观察花粉粒的形状和染色反应,按标准计数每个视野内各类型花粉粒的数量,统计可染花粉率;

③不育系套袋自交结实性鉴定:套袋的不育系幼穗让其继续生长自交结实;待成熟后去掉纸袋,分别统计其自交结实情况:结实率%=每穗结实数/每穗总粒数×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不育系属低温可育、高温不育的籼型温敏核不育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物质采用人工喷雾器、无人机喷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乙烯合成调节物质选自:乙烯利、γ-氨基丁酸、植物生长素、氨基环丙烷羧酸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乙烯合成调节物质为乙烯利,使用市售乙烯利40%水剂配制成80-1600mg/L质量浓度,于低温开始出现后每天下午4-6时对不育系植株进行喷施处理,每次喷施量为15-60L/亩。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胺合成调节物选自甲基乙二醛双脒腙、D-精氨酸、α-二氟甲基鸟氨酸、α-二氟甲基精氨酸、双环己基硫酸铵和环己胺中的任意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胺合成调节物为甲基乙二醛双脒腙,使用市售甲基乙二醛双脒腙粉末配制成0.1-5mmol/L浓度,于低温开始出现后每天下午4-6时对不育系植株进行喷施处理,每次喷施量为15-60L/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水稻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临界低温值在21℃-24℃范围内。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