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蟹共生的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4247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稻蟹共生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沿稻田田埂的内壁设置深30~35cm、宽60~70cm的沟渠,再在稻田内均布挖出深65~70cm、宽15~20cm的多条流通沟,多条流通沟构成网格状,流通沟的面积占稻田面积的15~18%,沟渠上开设有输水口,输水口与每条流通沟两端相通,相邻流通沟间设有用于水流流出稻田的导流管,导流管上设有防止螃蟹外逃的隔离网,导流管距沟渠20~30cm,沟渠上设置有用于防止螃蟹外逃的隔离栏;

步骤二:在插秧前10~15天,向稻田的表面铺撒生石灰,生石灰用量为500~600kg/hm²,铺撒生石灰后10~12天向稻田内施加农家肥,农家肥使用量为700~900kg/hm²,农家肥距地面10~20cm;

步骤三:插秧后3~5天向稻田正中央区域内投水葫芦且通过飘浮的拦截条限制水面葫芦漂移,水葫芦密度为50cm×50cm;

步骤四:水葫芦投放后2~3天向稻田内投放蟹苗,蟹苗投放量为20000~21000只/hm²,蟹苗投放前使用4~6%的盐水浸浴消毒4~5min;

步骤五:9月上旬~9月下旬为水稻收割前的螃蟹捕获期,从插秧到螃蟹捕获、水稻收割的管理期间,保持水葫芦密度为30~50cm×~40~50cm,注意保持稻田内水的清洁,注重水稻、螃蟹疾病的防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蟹共生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螃蟹为稻田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稻蟹共生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水葫芦的投放以稻田正中央向外扩展且面积占稻田面积的20~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稻蟹共生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的管理期间,稻田中的水每2~3天更换一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稻蟹共生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的管理期间,稻田通过沟渠不间断从水源地引入活水。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