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猕猴桃覆盖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96951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猕猴桃覆盖栽培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果树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猕猴桃覆盖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猕猴桃被誉为“水果之王”,含有极高的维生素C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矿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中国猕猴桃大规模商品化栽培历史较短,尚缺乏对猕猴桃栽培技术的深入和系统研究。由于猕猴桃根系分布较浅,其生长过程中对土壤水分的需求特别敏感,它既不耐旱也不耐涝,要求土壤水分最好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0-70%,因此如何保持土壤水分,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在猕猴桃园显得尤为重要。果农在提高产量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做到科学合理地灌水,这不仅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而且使树体水分供需失衡,树体季节性旺长,果实品质得不到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猕猴桃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猕猴桃覆盖栽培新方法,此方法科学合理,有效提高了猕猴桃种植技术,保持土壤水分,改良土壤结构,增加了经济收益。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猕猴桃覆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园地选择:栽植密度为株距×行距等于300cm×400cm的3年以上标准化猕猴桃成龄园;

2)覆盖材料选择:市售幅宽为100cm的园艺地布,颜色为黑色,保水透气,透水率≥5.0L/(s.m2);

3)起垄前准备:首先,沿着栽植行树盘确定起垄的宽度,宽度为100cm,即栽植行两侧各50cm处划一条平行于栽植行的直线作为起垄的宽度线;其次,一次性施足有机物料;

4)起垄:在宽度线以外取表土堆积在有机物料上面,形成断面为椭圆弧形的垄体,垄高30cm,宽100cm,起垄后垄面平整顺滑,形状一致;

5)覆盖:以树干连线为垄面中线,左右各取100cm宽地布进行覆盖,两块地布交接处有10cm重叠部分,重叠部分每隔150cm用园艺地钉固定,遇到树干或架杆需剪开10cm深的缺口,同样用园艺地钉在树干两侧固定缺口,地布的另一个边用土压实,压埋的宽度为10cm,压边土壤沿着起垄宽度线外10cm处就地开沟取出,形成第一次灌溉施肥沟;

6)植绿:两行覆盖材料中间部分裸露的土地种植三叶草或者毛苕子等绿肥植物,实现猕猴桃园的全覆盖;

7)施肥灌溉:覆盖后第一次施肥灌溉沿着地布边沿的施肥灌溉沟进行,于树干附近点入化肥,顺沟灌水,或者将肥料溶于水中直接顺沟灌溉,待水入渗后将沟埋平。填埋灌溉沟的土壤应沿着第一次灌溉沟的沟边挖取,以便形成第二条沟作为下一次施肥灌溉的沟渠,以此类推,直至两行树中间形成永久施肥灌溉沟;

8)除草:覆盖后,栽植行杂草完全得到控制,两行树之间的裸露地前期进行人工或者机械除草,等到三叶草等绿肥植物长起来后,其余杂草得到完全控制。

所述垄体的结构为内外双层结构,内芯为有机物料部分,外层为土壤覆盖层。

所述垄体的主要成分由有机物料和土壤组成,有机物料部分是将每年修剪下的猕猴桃枝条用专用粉碎机粉碎成锯末状,再加入泥炭和生物菌肥制成混合料,三者的混合比为4:2:1,最后洒水使其含水率约为30%,在起垄宽度线内均匀施洒有机混合物料80cm宽10cm厚。

所述椭圆弧长半轴a为50cm,短半轴b为30cm,根据椭圆弧周长的计算公式:L=2πb+(a-b)计算出二分之一垄断面周长约为190cm,为园艺地布两个幅宽减去10cm。

所述施肥肥料可选磷酸二铵,尿素,复合肥等速效肥料。

本发明的猕猴桃覆盖栽培方法不仅能保持土壤水分,改良土壤结构,改善猕猴桃根际土壤水汽热环境,还能控制杂草生长,减少中耕除草次数。减少了园区的管理环节,又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猕猴桃覆盖栽培方法的截面图。

图2为本发明猕猴桃覆盖栽培方法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分别给出了本发明猕猴桃覆盖栽培方法的截面图和平面图,下面根据附图具体说明。

此方法针对栽植密度为株距×行距等于300cm×400cm的标准化猕猴桃成龄园(3年以上)设计,其它密度的园子也可以参照施行。具体技术措施如下。

1、覆盖材料:选用市售幅宽为100cm的园艺地布,要求颜色为黑色,保水透气,透水率≥5.0L/(s.m2)。

2、覆盖方法:

(1)起垄前的准备:起垄前的工作首先是确定垄的宽度。沿着栽植行树盘确定起垄的宽度,设计宽度100cm,即栽植行两侧各50cm处划一条平行于栽植行的直线作为起垄的宽度线;其次是施足底肥,由于覆盖栽培方法3-5年才维修垄面和更换覆盖材料一次,因此,起垄前就要一次性施足有机物料作为长效肥缓慢释放营养成分共猕猴桃生长。

垄体的结构和成分:垄体的结构和成分作为该方法的核心技术内容之一。垄体的结构为内外双层结构,内芯为有机物料部分,外层为土壤覆盖层。其主要成分由有机物料和土壤组成,有机物料部分是将每年修剪下的猕猴桃枝条用专用粉碎机粉碎成锯末状,再加入泥炭和生物菌肥制成混合料,三者的混合比为4:2:1,最后洒水使其含水率约为30%。最后在起垄宽度线内均匀施洒有机混合物料80cm宽10cm厚。

(2)起垄:如图1所示,在宽度线以外取表土堆积在有机物料上面,直至形成断面为椭圆弧形的垄体,要求垄高30cm,宽100cm,即椭圆弧长半轴a=50cm,短半轴b=30cm,根据椭圆弧周长的计算公式:L=2πb+(a-b)计算出二分之一垄断面周长约为190cm,刚好是园艺地布两个幅宽减去10cm。起垄后要求垄面平整顺滑,形状一致。

(3)覆盖:垄面做好后开始覆盖园艺地布。以树干连线为垄面中线,左右各取100cm宽地布进行覆盖,两块地布交接处有10cm重叠部分,重叠部分每隔150cm用园艺地钉固定,遇到树干或架杆需剪开10cm深的缺口,同样用园艺地钉在树干两侧固定缺口以免被风吹开。地布的另一个边用土压实,压埋的宽度为10cm,做到不漏边不虚埋。压边土壤沿着起垄宽度线外10cm处就地开沟取出,以便形成第一次灌溉施肥沟。

(4)植绿:如图2所示,在两行覆盖材料中间部分裸露的土地种植三叶草或者毛苕子等绿肥植物,实现猕猴桃园的全覆盖。

3、施肥灌溉:覆盖后第一次施肥灌溉沿着地布边沿的施肥灌溉沟进行,于树干附近点入化肥(磷酸二铵,尿素,复合肥等速效肥料),然后顺沟灌水,或者将肥料溶于水中直接顺沟灌溉,待水入渗后将沟埋平。填埋灌溉沟的土壤应沿着第一次灌溉沟的沟边挖取,以便形成第二条沟作为下一次施肥灌溉的沟渠,以此类推,直至两行树中间形成永久施肥灌溉沟。如图1所示。

4、效果:经过连续3年的试验观测结果表明,起垄覆盖方法不仅能保持土壤水分,改良土壤结构,改善猕猴桃根际土壤水汽热环境,还能控制杂草生长,减少中耕除草次数。需水关键期3月份和4月份覆盖地100cm土层平均含水率为16.55%,较不覆盖地平均含水率14.01%高2.54个百分点;200cm土层覆盖地土壤平均含水率为20.78%,较对照18.03%高2.75个百分点。每年可减少灌溉次数2次,每亩地每年可节约灌溉水26.7方。0-30cm土层土壤容重不覆盖为1.53g/cm3,覆盖后容重为1.40g/cm3。春季晴朗的白天0-30cm土层土壤温度,6:00~18:00平均园艺地布覆盖为25.82度,对照不覆盖为27.02度。夏季高温季节7月份覆盖平均为29.19度,对照为24.46度。由于覆盖后杂草得到完全控制,除草的环节不需要考虑,既减少了园区的管理环节,又节约了成本。树盘起垄可以防止土壤积水,增加土壤空气含量。

5、效益:园艺地布的寿命为3-5年,至少可用3年,三叶草也是3年更新一次;园艺地布每平米1.50元,覆盖地面1/4,三叶草每亩地需要种子2kg,种植面积3/4,总计每亩地总投资为280元,年均投资93.3元;如果不采取覆盖措施,生长季节(4-8月)至少每个月需要割草一次,每亩地的割草费用为100元,这样,每年每亩地可节约除草费用500元,节约灌溉费用65元,总计每年可节约投资650元。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