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垃圾收集的鱼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71874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垃圾收集的鱼缸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缸,具体是一种方便垃圾收集的鱼缸。



背景技术:

鱼缸作为一种极具观赏性的用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已被越来越多的家庭关注和使用。缸内的鱼儿除了为人们带来乐趣,还要在里面吃食和排泄,食物残渣和排泄物就会沉积于缸内,由于鱼儿游来游去,沉积的垃圾就会慢慢上浮,导致整个鱼缸内的浑浊不清,严重影响观赏性,为了方便垃圾的取出,现有专利公告号为CN105660506A的专利公布了一种鱼缸,这种鱼缸可以方便垃圾的收集,但是这种装置在取垃圾时需要将装置内部的水抽干,还要将鱼儿取出,操作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垃圾收集的鱼缸,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便垃圾收集的鱼缸,包括底座和鱼缸体,所述底座上方设有鱼缸体,鱼缸体为上端开口的圆柱形筒体,鱼缸体内底部中间位置设有下宽上窄的锥形凸起,鱼缸体下端中间位置和底座上端面之间设有千斤顶柱,千斤顶柱外侧设有摇杆,这样就方便实现鱼缸体高度的调节,与千斤顶柱顶部相接的鱼缸体下端设有锥形凹槽,锥形凹槽中设有托块,与鱼缸体相接处的托块表面设有橡胶垫,锥形凸起外侧的鱼缸体底部阵列分布有四个上连接块,上连接块下端设有柔性塑料管道,柔性塑料管道下端设有下连接块,下连接块下端可拆卸设有垃圾收集筒,底座上端面还设有集水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柔性塑料管道通过止水夹来实现截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垃圾收集筒通过螺纹连接与上连接块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集槽采用透明的硬质塑料制成。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柔性塑料管道为透明的柔性塑料袋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高度可调,这里在取出垃圾时,无需将鱼缸中的水和与全部取出,进而起到节水的作用,在取垃圾时,人们可以通过揉捏透明的柔性塑料管道,进而将鱼儿赶入鱼缸体内部,进而避免取垃圾是对鱼儿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底座1、鱼缸体2、千斤顶柱3、手摇杆4、集水槽5、垃圾收集筒6、隔板7、下连接块8、柔性塑料管道9、止水夹10、上连接块11、托块12、锥形凸起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方便垃圾收集的鱼缸,包括底座1和鱼缸体2,所述底座1上方设有鱼缸体2,鱼缸体2为上端开口的圆柱形筒体,鱼缸体2内底部中间位置设有下宽上窄的锥形凸起13,这种锥形凸起13的作用是方便颗粒物料向四周汇集,鱼缸体2下端中间位置和底座1上端面之间设有千斤顶柱3,千斤顶柱3外侧设有摇杆4,这样就方便实现鱼缸体2高度的调节,与千斤顶柱3顶部相接的鱼缸体2下端设有锥形凹槽,锥形凹槽中设有托块12,与鱼缸体2相接处的托块12表面设有橡胶垫,锥形凸起13外侧的鱼缸体1底部阵列分布有四个上连接块11,上连接块11下端设有柔性塑料管道9,柔性塑料管道9为透明的柔性塑料袋制成,柔性塑料管道9通过止水夹来实现截流,柔性塑料管道9下端设有下连接块8,下连接块8下端可拆卸设有垃圾收集筒6,垃圾收集筒6通过螺纹连接与上连接块8连接,收集槽6采用透明的硬质塑料制成,为了避免在取垃圾时水撒到地上,底座1上端面还设有集水槽5。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本发明通过在鱼缸体底部中间位置设有上窄下宽的锥形凸起, 锥形凸起的作用是便于鱼缸中的垃圾将鱼缸四周沉淀,这样垃圾在锥形凸起和鱼缸体内壁的引导下进入柔性塑料管道中,然后沿着柔性塑料管道进入到垃圾收集筒内,当需要取出垃圾收集筒中的垃圾时,只需通过止水夹将柔性塑料管夹住,进而将鱼缸本体和垃圾收集筒隔离开来,然后将垃圾收集筒从鱼缸本体底部拆卸下来,进而方便垃圾的取出,这里在取出垃圾时,无需将鱼缸中的水和与全部取出,进而起到节水的作用,同时也方便了人们操作,在取垃圾时,人们可以通过揉捏透明的柔性塑料管道,进而将鱼儿赶入鱼缸体内部,进而避免取垃圾是对鱼儿造成伤害。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