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园艺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番茄夏季穴盘育苗方法。
技术背景:
随着我国近几年来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蔬菜产业已成为高效农业的主导产业,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而番茄作为主要蔬菜品种由于耐储运、产量高、效益好种植面积尤其夏秋栽培面积逐渐扩大,因此培育优质种苗是番茄高效栽培的前提。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和设施进行无土化生产种苗,可以克服连作障碍,各种环境影响因素进一步可控,种苗质量提高,定植成活率提高,可节约种子,有利于番茄育苗生产标准化、优质化、产业化,有利于完善了社会化服务体系。传统的番茄夏季育苗存在诸多弊端,如夏季温度高,环境难控制,秧苗易徒长,商品苗形态不一致,壮苗率低;夏季高湿度,秧苗易倒苗生病,成苗率低等。如何提高夏季番茄苗的质量,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探索一种新的夏季番茄穴盘育苗技术便成为生产上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番茄夏季穴盘育苗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番茄夏季穴盘育苗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基质准备:分别准备播种基质和移苗基质;所述的播种基质为蛭石;所述的移苗基质由泥炭、珍珠岩和蛭石混配而成;
(2)番茄种子引发:
种子处理:先用恒温55℃~60℃的温水浸种后再用质量百分含量为10%的磷酸三钠溶液浸种,最后用清水浸泡,将处理好种子放在阴凉处晾干,待播;
播种:先将播种基质浇透水后播种并覆盖蛭石,再用1000倍液甲基托布津喷施表面;
催芽:播种后移入催芽室催芽,催芽室内温度为28℃~30℃,播种基质的水份为饱和状态,催芽室内空气湿度为90%~100%,无光照,催芽至种子在基质中拱芽时移出催芽室;
(3)幼苗苗床管理:催芽完成后移入温室苗床上;温室环境控制:白天温度30℃~33℃,晚上温度25℃~28℃,白天空气湿度60%~70%,晚上空气湿度80%~90%,光照为15000lux~20000lux;当幼苗子叶80%以上平展时,准备移苗;
(4)移苗:移苗前将移苗基质浇透水,移苗结束后幼苗先喷施3000倍液95%绿亨1号农药,再用浓度为10mg/L的多效唑喷施叶面,进行化调壮苗;
(5)移苗床管理:包括环境调控、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6)炼苗及壮苗。
步骤(1)移苗基质中所述泥炭、珍珠岩和蛭石的体积比为4~6:1~3:0.5~2;优选为5:2:1。
步骤(5)中所述的环境调控为:秧苗进入正常管理后,温度控制在28℃~33℃;空气湿度控制在60~90%,基质湿度见干见湿;光照在25000lux以上。
步骤(5)中所述的肥水管理为:浇水以基质发白即浇透水,晴天5d浇一次,浇水在上午7点钟前完成;施肥分别在真叶一叶一心和真叶三叶一心各一次,用N、P、K为20-20-20的均衡肥1000倍液浇灌,中间用质量百分含量为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喷施一次。
步骤(5)中所述的病虫害防治:苗期虫害主要有蚜虫、夜蛾、潜叶蝇,可选用10%吡虫啉1000倍、1%海正灭虫灵2000倍、50%潜克3000倍防治;苗期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炭疽病,可选择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95%绿亨1号2000倍液、10%世高3000倍液交替使用,每5-7天喷雾1次,共2-3次。
步骤(6)中所述壮苗的措施包括物理措施和化学措施,所述的物理措施:主要为强光照,提高白天环境温度,加大昼夜温差;控制水分,让番茄苗处于半萎焉时再浇水肥,利于根系的生长和壮苗;所述的化学措施:当移苗结束后,立即用浓度为10mg/L的多效唑均匀喷施叶面。
步骤(6)中所述炼苗的措施为:出苗前5-7d控制环境接近番茄夏秋大田栽培环境条件,控制肥水,进行高温强光炼苗,白天温度控制33~35℃,并给于强光照射,光照在30000lux以上,让番茄苗能够适应外界环境。所述控制肥水的条件为:在出苗前5-7d对水分进行控制,穴盘基质的湿度控制在50%以下,待番茄苗快要萎焉时,在上午7点前再进行浇水以促进幼苗的根系生长,让根系尽快的布满穴盘,便于移栽时拔出。
本发明所述番茄夏季穴盘育苗方法最优选技术方案的详细步骤为:
1.基质准备:
播种基质:选用颗粒直径大于4mm的新蛭石,容重0.39-0.42g/cm3,pH值在6.8-7.2,EC值在0.20-0.23,播种使用长宽55cm×28cm,高4.5cm硬质塑料平底盘。
移苗基质:基质包含泥炭、珍珠岩和蛭石,其中按体积计,泥炭:珍珠岩:蛭石=5:2:1混合而成,pH值在6.5-7.0,EC值在0.3-0.5,将所述的基质装入72孔硬质塑料穴盘。
2.番茄种子引发:
2.1种子处理:先用恒温55℃-60℃的温水浸种0.5小时,浸种时需不断搅拌,再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10分钟,最后清水浸泡4小时,将处理好种子放在阴凉处晾干,待播。
2.2播种:先将平底盘铺入3cm厚蛭石,浇透水,按每盘0.3克均匀播入种子,上面覆盖3mm厚蛭石,用1000倍液甲基托布津喷施表面,喷湿即可。
2.3催芽:将播种后的平底盘移入催芽室催芽,催芽室内温度为28℃~30℃,基质的水份为饱和状态,催芽室内空气湿度为90%~100%,无光照,2天后催芽至种子在基质中拱芽时移出催芽室。
3.幼苗苗床管理
将催芽完成的种子盘移入温室苗床上。温室环境控制:白天温度30℃~33℃,晚上温度25℃~28℃,白天空气湿度60%~70%,晚上空气湿度80%~90%,光照为15000lux~20000lux。基质不浇水,早晚叶面喷雾。2天后当幼苗子叶80%以上平展时,准备移苗。
4.移苗
移苗需在下午3点钟后进行,将灌满基质的穴盘浇透水,开始移苗。移苗结束后即刻幼苗喷施3000倍液95%绿亨1号农药,0.5小时后用浓度为10mg/L的多效唑喷施叶面,实行化调壮苗。
5.移苗床管理
5.1环境调控:秧苗进入正常管理后,温度控制在28℃~33℃;空气湿度控制在60-90%,基质湿度见干见湿;光照在25000lux以上。
5.2肥水管理:浇水以基质发白即浇透水,晴天5d浇一次,浇水在上午7点钟前完成。施肥分别在真叶一叶一心和真叶三叶一心各一次,用N、P、K为20-20-20均衡肥1000倍液浇灌,中途可用0.2%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一次。
5.3病虫害防治:苗期虫害主要有蚜虫、夜蛾、潜叶蝇等,可选用10%吡虫啉1000倍、1%海正灭虫灵2000倍、50%潜克3000倍等防治。苗期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炭疽病等,可选择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95%绿亨1号2000倍液、10%世高3000倍液交替使用,每5-7天喷雾1次,共2-3次。
6.炼苗及壮苗
番茄苗的矮化壮苗,可通过两方面的措施:
物理措施:主要是通过强光照,(增加光照时间,增强光照强度,具体操作是尽量缩短遮阳网开启时间,让番茄苗充分见光);提高白天环境温度,加大昼夜温差;控制水分,让番茄苗处于半萎焉时再浇水肥,利于根系的生长和壮苗。
化学措施:当移苗结束后,立即用浓度为10mg/L的多效唑均匀喷施叶面。
番茄苗炼苗技术
在出苗前5-7d控制环境接近番茄夏秋大田栽培环境条件,对水分进行控制,穴盘基质的湿度控制在50%以下,待番茄苗快要萎焉时,在上午7点前再进行浇水。这样可以促进幼苗的根系生长,让根系尽快的布满穴盘,便于移栽时拔出。进行高温强光炼苗,白天温度控制在33~35℃;给于强光照射,光照在30000lux以上,让番茄成苗能够适应外界环境。
番茄苗适宜苗龄为25-28d,株高12-15cm,节间紧凑;根系发达,根系布满穴盘,盘根,根系的颜色为白色;叶色为翠绿色,叶片数在3-4片真叶;无病虫害。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提供了以下四种发明要点:(1)番茄种子的引发技术;(2)番茄幼苗移苗后的环境调控和肥水精量控制技术;(3)番茄苗的化调壮苗技术。(4)番茄苗的炼苗技术。
在本发明中用的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发明:
穴盘育苗:指运用一定的设备条件,使用有机基质及配套穴盘,调控育苗各阶段环境条件,在较短时间内培育出大批量、高质量的适龄壮苗的一种育苗方法。
EC值:Electrical Conductivity的简称,指土壤可溶性盐浓度的检测指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创立了番茄夏季穴盘育苗的标准化管理的4项核心技术。制定了番茄夏季穴盘育苗产品的质量标准。提高育苗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有利于统一管理,推广新技术等优点,从而让广大生产商直接受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基质准备:
播种基质:选用颗粒直径大于4mm的新蛭石,容重0.39-0.42g/cm3,pH值在6.8-7.2,EC值在0.20-0.23,播种使用长宽55cm×28cm,高4.5cm硬质塑料平底盘。
移苗基质:基质包含泥炭、珍珠岩和蛭石,其中按体积计,泥炭:珍珠岩:蛭石=5:2:1混合而成,pH值在6.5-7.0,EC值在0.3-0.5。基质预湿消毒:每立方基质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g拌匀,兑水喷洒,调节基质含水量至55%~60%,堆置2h~3h备用。将所述的基质装入72孔硬质塑料穴盘。
二、番茄种子引发:
1、种子处理:先用恒温55℃-60℃的温水浸种0.5小时,浸种时需不断搅拌,再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10分钟,最后清水浸泡4小时,将处理好种子放在阴凉处晾干,待播。
2、播种:先将平底盘铺入3cm厚蛭石,浇透水,按每盘0.3克均匀播入种子,上面覆盖3mm蛭石,用1000倍液甲基托布津喷施表面即可。
3、催芽:将播种后的平底盘移入催芽室催芽,催芽室内温度为28℃~30℃,基质的水份为饱和状态,催芽室内空气湿度为90%~100%,无光照,2天后催芽至种子在基质中拱芽时移出催芽室。
三、幼苗苗床管理
将催芽完成的种子盘移入温室苗床上。温室环境控制:白天温度30℃~33℃,晚上温度25℃~28℃,白天空气湿度60%~70%,晚上空气湿度80%~90%,光照为15000lux~20000lux。基质不浇水,早晚叶面喷雾。2天后当幼苗子叶80%以上平展时,准备移苗。
四、移苗
移苗需在下午3点钟后进行,将灌满基质的穴盘浇透水,开始移苗。移苗结束后即刻幼苗喷施3000倍液95%绿亨1号农药,0.5小时后用浓度为10mg/L的多效唑喷施叶面,实行化调壮苗。
五、移苗床管理
5.1环境调控:秧苗进入正常管理后,温度控制在28℃~33℃;空气湿度控制在60-90%,基质湿度见干见湿;光照在25000lux以上。
5.2肥水管理:浇水以基质发白即浇透水,晴天5d浇一次,浇水在上午7点钟前完成。施肥分别在真叶一叶一心和真叶三叶一心各一次,用N、P、K为20-20-20均衡肥1000倍液浇灌,中途可用0.2%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一次。
5.3病虫害防治:苗期虫害主要有蚜虫、夜蛾、潜叶蝇等,可选用10%吡虫啉1000倍、1%海正灭虫灵2000倍、50%潜克3000倍等防治。苗期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炭疽病等,可选择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95%绿亨1号2000倍液、10%世高3000倍液交替使用,每5-7天喷雾1次,共2-3次。
六、番茄苗练苗及壮苗技术:
番茄苗的矮化壮苗,可通过两方面的措施:
物理措施:主要是通过强光照,(增加光照时间,增强光照强度,具体操作是尽量缩短遮阳网开启时间,让番茄苗充分见光);提高白天环境温度,加大昼夜温差;控制水分,让番茄苗处于半萎焉时再浇水肥,利于根系的生长和壮苗。
化学措施:当幼苗幼苗结束后,立即用浓度为10mg/L的多效唑均匀喷施叶面。
番茄苗炼苗:在出苗前5-7d对水分进行控制,穴盘基质的湿度控制在50%以下,待番茄苗快要萎焉时,在上午7点前再进行浇水。这样可以促进幼苗的根系生长,让根系尽快的布满穴盘,便于移栽时拔出。
白天进行高温强光炼苗,白天温度控制在33~35℃;给于强光照射,光照在30000lux以上,让番茄成苗能够适应外界环境。
本发明所述的技术培育的番茄苗适宜苗龄为25-28d,株高12-15cm,节间紧凑;根系发达,根系布满穴盘,盘根,根系的颜色为白色;叶色为翠绿色,叶片数在3-4片真叶;无病虫害。秧苗不徒长,形态一致,壮苗率高,秧苗不生病,成苗率高,显著提高夏季番茄苗的质量,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