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马铃薯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92136阅读:5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硒马铃薯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马铃薯,又名土豆、山药蛋、地蛋、洋芋、荷兰薯等,属茄科茄属块茎作物,是我国重要的粮菜兼用型农作物,其适应性强,产量高,营养丰富,素有“地下苹果”、“第二面包”、农民致富的“金蛋蛋”之称,且马铃薯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促进胃肠蠕动,疏通肠道、抗衰老的功效;是世界粮食市场上一种主要食品,而且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但用传统的种植技术栽种出来的马铃薯产量都不高,加之用现有种植方法栽种的马铃薯存在病虫害多、质量不佳等问题,致使马铃薯产量难以得到新的突破。

近年来,随着大家对健康生活的认知,富含硒元素的有机食品、尤其是蔬菜瓜果得到了大家的广泛青睐。据研究表明,在已知的化学元素中,硒是人体生长所必须的健康元素,其主要的功能作用为:1.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2.对某些致癌物有较强的拮抗作用;3.可以维持心血管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能够预防心血管病、保护视觉器官;4.能够保护修复营养细胞,具有解毒、排毒、抗污染特点;5.提高红细胞的携氧化能力,抗辐射;6.提高人体免疫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富硒马铃薯的种植方法,该种植方法有效缩短了马铃薯的发芽时间,并根据马铃薯的生长需求,合理施肥,即不会造成肥料流失,也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且富含人体所必需的硒元素。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富硒马铃薯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定植前20-25天,选择无病、无伤口、表皮光滑新鲜、芽眼多、大小均匀的种薯,在室温15-20℃的屋角内用沙催芽,一层沙一层种薯;当萌芽露出0.5-0.7cm时切块,每个切块都要带有1-3个芽,每块种薯重量为25-35g;之后将切好的薯块放入质量分数为0.01-0.02%的硼酸或质量分数50-55%多菌灵500-600倍溶液中,浸泡7-11min,捞出沥水阴干,即可播种;

(2)播种前3-5天,选用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地进行深耕整平,再用辛硫酸1︰10000倍溶液喷洒,防治地下害虫,之后将经过步骤(1)处理过的薯块进行播种,行距18-22cm,株距25-29cm,播种时薯块埋深为10-12cm;播种后应及时覆盖地膜,保温保湿;

(3)播种后3-5天,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800-1000kg,追施1-2次;在花期时,进行第二次追肥,每亩500-600kg;

(4)播种后20天,即有苗露土,在冲苗处将地膜抠破放风,以防蒸苗;待苗长到10-12cm高时,将苗周围的膜用土压严,以保水压草;土豆生长的前期少浇水,待见花后再浇,每隔10天浇水一次,浇2-3 次水即可成熟,收获前10天停止浇水;

(5)在花期时,每8-10天按量灌施一次硒溶液;在结果期时,每5-6天喷施一次硒溶液,在成熟前15天停止喷施;

(6)防治蚜虫:在出苗后用质量分数10-12%吡虫林可湿性粉剂3000-4000 倍液喷雾2-3次;发现晚疫病中心病株时,用质量分数58-60%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防治1-2次;

(7)植株大部分由绿转黄并逐渐枯萎,匍匐茎干缩易与块茎脱离,即可收获。

步骤(2)所述的地膜选用厚度0.007-0.009mm、宽度60-70cm覆盖。

步骤(3)所述第一次追肥,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制成:牛粪100-200份、吲哚乙酸10-20份、荨麻叶茎粉5-9份、尿素8-10份、硅油10-15份、磷酸一氢钾6-8份、氯化钙4-6份、硼酸钠2-3份、大蒜汁20-30份。

步骤(3)所述第二次追肥,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制成:牛粪200-300份、硝酸铈50-70份、尿素60-80份、碳酸铵40-60份、马兰草48-58份、腐败菜叶12-16份、秸秆150-200份、复合酶制剂100-200份、氯化钠15-25份;

所述复合酶制剂包括:甘露聚糖酶、纤维素酶和几丁质酶中的一种或几种。

步骤(5)所述喷施的硒溶液的制备方法是:将亚硒酸钠50-60mg兑水100-200kg,并不断搅拌10-12min,使其充分溶解于水中而成浓度为0.055-0.065%的硒溶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本发明种植方法,马铃薯生长快,结果早;病害少,收获期长且产量高,减少了化学农药的污染,绿色环保,无药物残留,产品洁净卫生、品质好。同时,通过后期施用富硒肥,提高了马铃薯中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硒的含量,提高了马铃薯的营养价值,因此生产出来的马铃薯不但营养价值丰富,而且硒含量高,使普通的马铃薯变成一种极其特色的功能性食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技术方案更具体,更易于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为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是多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富硒马铃薯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定植前20天,选择无病、无伤口、表皮光滑新鲜、芽眼多、大小均匀的种薯,在室温15℃的屋角内用沙催芽,一层沙一层种薯;当萌芽露出0.5cm时切块,每个切块都要带有1个芽,每块种薯重量为25g;之后将切好的薯块放入质量分数为0.01%的硼酸或质量分数50%多菌灵500倍溶液中,浸泡7min,捞出沥水阴干,即可播种;

(2)播种前3天,选用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地进行深耕整平,再用辛硫酸1︰10000倍溶液喷洒,防治地下害虫,之后将经过步骤(1)处理过的薯块进行播种,行距18cm,株距25cm,播种时薯块埋深为10cm;播种后应及时覆盖地膜,保温保湿;

(3)播种后3天,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800kg,追施1次;在花期时,进行第二次追肥,每亩500kg;

(4)播种后20天,即有苗露土,在冲苗处将地膜抠破放风,以防蒸苗;待苗长到10cm高时,将苗周围的膜用土压严,以保水压草;土豆生长的前期少浇水,待见花后再浇,每隔10天浇水一次,浇2次水即可成熟,收获前10天停止浇水;

(5)在花期时,每8天按量灌施一次硒溶液;在结果期时,每5天喷施一次硒溶液,在成熟前15天停止喷施;

(6)防治蚜虫:在出苗后用质量分数10%吡虫林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喷雾2次;发现晚疫病中心病株时,用质量分数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1次;

(7)植株大部分由绿转黄并逐渐枯萎,匍匐茎干缩易与块茎脱离,即可收获。

步骤(2)所述的地膜选用厚度0.007mm、宽度60cm覆盖。

步骤(3)所述第一次追肥,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制成:牛粪100份、吲哚乙酸10份、荨麻叶茎粉5份、尿素8份、硅油10份、磷酸一氢钾6份、氯化钙4份、硼酸钠2份、大蒜汁20份。

步骤(3)所述第二次追肥,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制成:牛粪200份、硝酸铈50份、尿素60份、碳酸铵40份、马兰草48份、腐败菜叶12份、秸秆150份、复合酶制剂100份、氯化钠15份;

所述复合酶制剂包括:甘露聚糖酶、纤维素酶。

步骤(5)所述喷施的硒溶液的制备方法是:将亚硒酸钠50mg兑水100kg,并不断搅拌10min,使其充分溶解于水中而成浓度为0.055%的硒溶液。

实施例2

一种富硒马铃薯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定植前22天,选择无病、无伤口、表皮光滑新鲜、芽眼多、大小均匀的种薯,在室温18℃的屋角内用沙催芽,一层沙一层种薯;当萌芽露出0.6cm时切块,每个切块都要带有2个芽,每块种薯重量为30g;之后将切好的薯块放入质量分数为0.015%的硼酸或质量分数52.5%多菌灵550倍溶液中,浸泡9min,捞出沥水阴干,即可播种;

(2)播种前4天,选用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地进行深耕整平,再用辛硫酸1︰10000倍溶液喷洒,防治地下害虫,之后将经过步骤(1)处理过的薯块进行播种,行距20cm,株距27cm,播种时薯块埋深为11cm;播种后应及时覆盖地膜,保温保湿;

(3)播种后4天,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900kg,追施1次;在花期时,进行第二次追肥,每亩550kg;

(4)播种后20天,即有苗露土,在冲苗处将地膜抠破放风,以防蒸苗;待苗长到11cm高时,将苗周围的膜用土压严,以保水压草;土豆生长的前期少浇水,待见花后再浇,每隔10天浇水一次,浇2次水即可成熟,收获前10天停止浇水;

(5)在花期时,每9天按量灌施一次硒溶液;在结果期时,每5天喷施一次硒溶液,在成熟前15天停止喷施;

(6)防治蚜虫:在出苗后用质量分数11%吡虫林可湿性粉剂3500倍液喷雾2次;发现晚疫病中心病株时,用质量分数59%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喷雾防治1次;

(7)植株大部分由绿转黄并逐渐枯萎,匍匐茎干缩易与块茎脱离,即可收获。

步骤(2)所述的地膜选用厚度0.008mm、宽度65cm覆盖。

步骤(3)所述第一次追肥,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制成:牛粪150份、吲哚乙酸15份、荨麻叶茎粉7份、尿素9份、硅油12份、磷酸一氢钾7份、氯化钙5份、硼酸钠2.5份、大蒜汁25份。

步骤(3)所述第二次追肥,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制成:牛粪250份、硝酸铈60份、尿素70份、碳酸铵50份、马兰草53份、腐败菜叶14份、秸秆175份、复合酶制剂150份、氯化钠20份;

所述复合酶制剂包括:纤维素酶和几丁质酶。

步骤(5)所述喷施的硒溶液的制备方法是:将亚硒酸钠55mg兑水150kg,并不断搅拌11min,使其充分溶解于水中而成浓度为0.06%的硒溶液。

实施例3

一种富硒马铃薯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定植前25天,选择无病、无伤口、表皮光滑新鲜、芽眼多、大小均匀的种薯,在室温20℃的屋角内用沙催芽,一层沙一层种薯;当萌芽露出0.7cm时切块,每个切块都要带有3个芽,每块种薯重量为35g;之后将切好的薯块放入质量分数为0.02%的硼酸或质量分数55%多菌灵600倍溶液中,浸泡11min,捞出沥水阴干,即可播种;

(2)播种前5天,选用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地进行深耕整平,再用辛硫酸1︰10000倍溶液喷洒,防治地下害虫,之后将经过步骤(1)处理过的薯块进行播种,行距22cm,株距29cm,播种时薯块埋深为12cm;播种后应及时覆盖地膜,保温保湿;

(3)播种后5天,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1000kg,追施2次;在花期时,进行第二次追肥,每亩600kg;

(4)播种后20天,即有苗露土,在冲苗处将地膜抠破放风,以防蒸苗;待苗长到12cm高时,将苗周围的膜用土压严,以保水压草;土豆生长的前期少浇水,待见花后再浇,每隔10天浇水一次,浇3次水即可成熟,收获前10天停止浇水;

(5)在花期时,每10天按量灌施一次硒溶液;在结果期时,每6天喷施一次硒溶液,在成熟前15天停止喷施;

(6)防治蚜虫:在出苗后用质量分数12%吡虫林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喷雾3次;发现晚疫病中心病株时,用质量分数60%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2次;

(7)植株大部分由绿转黄并逐渐枯萎,匍匐茎干缩易与块茎脱离,即可收获。

步骤(2)所述的地膜选用厚度0.009mm、宽度70cm覆盖。

步骤(3)所述第一次追肥,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制成:牛粪200份、吲哚乙酸20份、荨麻叶茎粉9份、尿素10份、硅油15份、磷酸一氢钾8份、氯化钙6份、硼酸钠3份、大蒜汁30份。

步骤(3)所述第二次追肥,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制成:牛粪300份、硝酸铈70份、尿素80份、碳酸铵60份、马兰草58份、腐败菜叶16份、秸秆200份、复合酶制剂200份、氯化钠25份;

所述复合酶制剂包括:甘露聚糖酶和几丁质酶。

步骤(5)所述喷施的硒溶液的制备方法是:将亚硒酸钠60mg兑水200kg,并不断搅拌12min,使其充分溶解于水中而成浓度为0.065%的硒溶液。

实验例:

选4亩田地种植马铃薯,分为四组,每组一亩,分为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和对照组,实验1组应用实施例1所述的种植方法种植,实验2组应用实施例2所述的种植方法种植,实验3组应用实施例3所述的种植方法种植,对照组应用传统种植方法种植,采收马铃薯果实后,对马铃薯的生长状况情况记录如下表:

从表中四组结果对照,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种植方法与传统种植方法相比,病虫害比率低,亩产量和含硒量都显著提高。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