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农耕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耕机机具。
背景技术:
随着机械工业的发展以及国家在农业方面投入的加大,农用机械得以迅速发展,特别是在地势平缓的平原地区,在自动化农业生产上取得非常显著的成效。然而,就在各类农用机械进入农田中给农业生产带来方便的同时,且也在不断碾压农田的下部土壤,使其日渐结实甚至板结,影响水分和肥料的渗透,导致农作物的根系发育不良,最终减产,因而播种前进行有效的耕地作业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的机械化耕地设备主要有两类:深耕机械和旋耕机械。深耕机械的作业方式类似耕犁,其耕层较深,作业后农田的活土层较厚,但活土层的土壤块大、不平,不便于播种。旋耕机械则与耕犁相反,其耕层浅、土壤细,不利于作物生长;并且,现有旋耕机械旋耕轴的动力输入点大多设置在轴的中部位置,导致耕作区的中部位置出现盲区,需要重复耕作才能消除,形成重复性劳动,导致了生产成本的升高。因此,需要有一种能一次完成耕地作业的农耕机具,使耕作后的农田耕层深、土壤细、表面平,利于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且节约耕作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农耕机机具,能一次耕作达到农田耕层深、土壤细、表面平的效果,省时省力,节约耕作成本。
本发明提供一种农耕机机具,包括:可拆卸安装在拖拉机尾部的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旋耕机构,所述旋耕机构包括:周面上均匀设置有旋耕刀的旋耕轴、与旋耕轴驱动连接的行走箱以及与行走箱驱动连接的动力输入轴;所述旋耕机构前部的机架上成排设置有犁铧组,所述旋耕机构后部的机架上设置有带钉齿的抹耙。
先通过犁铧组耕出深厚的活土层,再用旋耕机构将活土层的土块打碎,最后通过抹耙将翻出的土壤表层抹平;实现一次耕作就能达到农田耕层深、土壤细、表面平的效果,省时省力,节约耕作成本。
进一步地,上述行走箱包括:纵向设置在机架一侧的垂直箱、以及横向设置在垂直箱上部的水平箱,所述旋耕轴为一根整体的通轴,其一端连接到所述垂直箱的下部,并与所述水平箱平行,动力输入轴垂直于所述水平箱设置在水平箱的中部位置,并向拖拉机的方向水平延伸;通过改变行走箱的结构设计,将旋耕轴的动力输入点转移到旋耕轴的端部,形成旋耕机构通轴无盲区耕作的工作模式,保证一个工作行程内机具耕作的完整有效。
进一步地,上述犁铧组平行于所述旋耕轴前后间隔设置成三组,且各组犁铧组间的犁铧错位排列;多个犁铧交错作业,消除单个犁铧深耕时间隔出现的盲区,保证活土层厚度的平稳。
进一步地,三组上述犁铧组的垂直深度,从前往后依次递增;犁铧的耕深递进式增加,减小每组犁铧的有效耕作深度,进而减小犁铧的工作阻力,减小拖拉机能耗。
进一步地,上述旋耕刀的垂直深度大于所述犁铧组的垂直深度;在递进式的犁铧组后再次增加旋耕机构的作业深度,在不增加过多能耗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机具的有效耕作深度。
进一步地,上述抹耙的垂直深度与所述旋耕刀的垂直深度相同,在抹平土壤表面的同时,再对活土层的土壤进行一次梳理式的耕作,提升耕作的效果。
进一步地,上述抹耙钉齿的中段上设置有水平的抹杆,增强抹耙对土壤表面的抚平效果。
进一步地,上述垂直箱为四级齿轮传动箱,通过减小单个传动齿轮的尺寸实现垂直箱体积的减小,同时增加了行走箱的输出扭矩。
进一步地,上述垂直箱通过精密密封件密封,保证垂直箱内齿轮机构高效安全运行的同时,更加适应水田之类的有水作业环境。
进一步地,上述动力输入轴的末端设置有万向节,实现与拖拉机之间动力的有效连接和传递。
因此,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农耕机机具,能一次耕作达到农田耕层深、土壤细、表面平的效果,省时省力,节约耕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旋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旋抹耙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2-旋耕机构;21-旋耕刀;22-旋耕轴;23-行走箱;231-垂直箱;232水平箱;24-动力输入轴;3-犁铧组;31-犁铧;4-抹耙;41-钉齿;42-抹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在本发明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部件或结构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见图1至图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农耕机机具,包括:机架1,机架1的前部可拆卸的安装在拖拉机的尾部,机架1上从前往后依次安装有犁铧组3、旋耕机构2和抹耙4。参见图3,旋耕机构2主要由旋耕轴22、行走箱23和动力输入轴24组成;行走箱23包括:纵向设置在机架1一侧的垂直箱231以及横向设置在垂直箱231上部的水平箱232,垂直箱231为四级齿轮传动箱,多级齿轮传动的设计,在有效减小垂直箱231体积的的同时,增加了行走箱23的输出扭矩,提高耕作质量;旋耕轴22为一根整体的通轴,其一端驱动连接到该垂直箱231的下部,并与水平箱232平行,将旋耕轴22的动力输入点转移到其端部,形成旋耕机构2通轴无盲区耕作的工作模式,保证一个工作行程内机具耕作的完整有效;动力输入轴24垂直于该水平箱232设置在其中部位置,并向拖拉机的方向水平延伸,动力输入轴24的末端设置有万向节,实现与拖拉机之间动力的有效连接,并将旋转动力经由行走箱23传递给旋耕轴22,旋耕轴22的周面上均匀设置有旋耕刀21,旋耕刀21在旋耕轴22的选转驱动下,完成旋耕作业。同时,旋耕机构2上的垂直箱231通过精密密封件密封,以适应水田之类的有水作业环境。
犁铧组3平行于上述旋耕轴22前后间隔设置成三组,且每组犁铧组3间的多个犁铧31错位排列,消除单个犁铧31深耕时间隔出现的耕作盲区。同时,三组犁铧组3的垂直深度,从前往后依次递增,犁铧组3的最大深度小于旋耕刀21的垂直深度,通过递进式的增加耕具的垂直深度,在尽量提高机具耕作深度的同时,减小单组犁铧31和旋耕刀21的有效耕作深度,进而减小工作阻力,降低拖拉机能耗,也变相节约了作业成本。
参见图4,抹耙4的下部为成排的钉齿41,其垂直深度与旋耕刀21相同,钉齿41的中段上设置有水平的抹杆42;在抹平土壤表面的同时,通过抹耙4对活土层的土壤再进行一次梳理式的耕作,提升耕作的效果,同时有效抹平耕作后土壤表面的不平,便于后期直接进行作物的栽种。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农耕机机具,先通过耕深递进的犁铧组3耕出深厚的活土层,节能且有效的耕作出较厚的活土层,再用旋耕机构2将活土层中的土块打碎,得到适于作物生长的细壤,最后通过抹耙4将翻出的土壤表层抹平,以便后期直接进行作物的栽种,实现一次耕作就能达到农田耕层深、土壤细、表面平的效果,省时省力,节约耕作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