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水貂饲养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繁殖期水貂饲育笼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貂养殖笼,多为镀锌丝或不锈钢丝经焊接成丝网,然后由丝网加工而成的长方体形笼子。在多窝水貂养殖中,通常将多个长方体貂笼横向排列焊接为一体,饲养员在饲喂时需分别挨个绕行到各个笼前进行饲喂。对于要进行繁殖交配的水貂,这种横排的笼组管理方式不方便同时观察多个水貂生长状况,正确选择合适的雌雄水貂进行交配。另外,在配种前期,为加强异性刺激,饲养员还需要将公母貂笼相空差排列或将母貂装入串笼置于公貂笼上逗引,增加了饲养员的工作量,且不方便统一管理。此外,由于在配种前不好掌握母貂的发情期,需要试验性的通过人工方式将母貂放置于公貂笼内进行试情,人工抓取母貂的过程中很容易对母貂造成惊吓,影响配种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水貂繁殖期的饲育笼组,笼组的多个笼体通过侧面贴合围合成环形的组合体,相邻笼体间的水貂雌雄间隔养殖,便于水貂选择交配和统一管理,笼体的两侧面设置有供水貂串笼的活动栅门,避免了人工抓取母貂时造成的惊吓,提高配种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繁殖期水貂饲育笼组,包括底座和安装在底座上的多个笼体。所述底座为一侧带有缺口的环状底座,环状底座横截面的外周和内周为对应的正多边形,正多边形的边框处设有凸起的护板,护板内部分隔为多个盛放笼体的放置单元。所述笼体为前网、后网、顶网、底网和两侧面的边网隔断焊接形成的六面体,且笼体的后网长度大于前网长度形成等腰梯形体结构,笼体的顶网和底网的尺寸与环状底座放置单元的尺寸适配,每个放置单元内对应放置一个笼体,相邻笼体之间通过边网隔断贴合而围合成带有缺口的笼组组合体,笼组的缺口处为人工通道。
笼组设置为环形多面体结构,相邻笼体间进行雌雄间隔养殖,加强繁殖期内雌雄水貂之间的异性刺激,方便繁殖交配。笼组侧面留有人工通道,方便饲养员观察各笼体内水貂的生长状况,对雌雄水貂进行合理配对,笼子直接固定在底座内,可根据各笼内雌雄水貂的匹配情况进行笼体位置的更换。
所述笼体边网隔断的底部设置有供相邻笼体间水貂串笼的活动栅门,活动栅门上设置有栅门拉杆,边网隔断上位于活动栅门上方的位置安装有套筒,栅门拉杆伸入套筒内通过栅门拉杆上方的栅门提手拉动活动栅门上下移动,控制活动栅门打开和闭合,从而使相邻笼体间的雌雄水貂自行串笼。雌雄水貂发情时,将雌雄貂笼之间的活动栅门通道打开,雌雄水貂自行串笼进行交配。
所述环状底座的各放置单元之间相互连通,每个放置单元的底板中部开设有与笼体的底网形状相同的梯形通孔,用于排除笼体内水貂的排泄物,梯形通孔的尺寸小于所述笼体底网的尺寸。优选的,所述梯形通孔的尺寸为笼体底网的尺寸的4/5,既保证笼体在底座上充分固定,又不影响排泄物的排出,且方便加工。
优选的,所述护板与环状底座的底面垂直,护板的高度为笼体高度的1/5,保证笼体在环状底座内放置牢固,且方便取出笼体或进行笼体位置调换。
所述前网、后网、顶网和底网由单层网组成,所述两侧面的边网隔断由两层网组成,两层网之间留有间隔空隙,防止相邻笼体间的水貂互相打架造成伤害,提高水貂成活率。笼体的各面网片光滑,网片表面热镀锌,不易被腐蚀,坚固耐用,提高笼具的使用寿命。
所述笼体前网的上方开设有圆形的采食口,前网外侧与采食口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可盛放颗粒物饲料的食料盒。优选的,所述食料盒距离笼体前网底端的高度为笼体前网高度的2/3-4/5,使水貂站立进食,增强水貂的食量和体质。
进一步的,所述食料盒的顶部设置有放置搅拌鲜料的食料网,可将调制好的浓稠鲜料扣放在食料网上,让水貂采食,避免现有饲喂方式中将鲜料直接扣放在笼网上导致的笼网不好清理的问题。此外,食料网的设置可有效防止水貂逃跑。
所述笼体的顶网中部安装有笼提手,方便对笼体取下和更换位置。
本发明的繁殖期水貂饲育笼组,也可用于其它生长期的水貂饲养或水貂的饲喂对比试验,方便水貂的统一饲喂和管理,便于观察对比不同水貂间的区别。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繁殖期水貂饲育笼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取得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以多个笼体为一组,笼体固定放置在底座内,多个笼体组合成为环状多面体笼组,笼组内水貂雌雄间隔养殖,相邻笼体内的雌雄水貂相互接近产生异性刺激,利于交配繁殖,增强配种成功率和配种质量。笼组侧面留有人工通道,饲养员可在人工通道内清楚观察各笼体内水貂的生长状况和水貂匹配情况,对雌雄水貂进行合理选配,并根据雌雄水貂匹配情况进行笼体位置的更换。
2、笼体边网隔断的底部设置有可供相邻笼体间水貂串笼的活动栅门,活动栅门的上方设置有栅门提手,通过栅门提手拉动活动栅门上下移动控制活动栅门打开和闭合。水貂发情时,向上拉动栅门提手将雌雄貂笼之间的活动栅门打开,雌雄水貂便自行串笼进行交配,,避免了人工挑选发情期水貂对其造成惊吓而影响配种成功率及配种质量。
3、环状底座通过边框处凸起的护板对笼体进行固定和隔挡,方便取出笼体或对笼体位置进行调换,便于饲养员管理操作。环状底座的各放置单元之间相互连通,方便相邻笼体间的雌雄水貂串笼交配,环状底座每个放置单元的底板中部开设有与笼体的底网形状相同的梯形通孔,方便排除笼体内水貂的排泄物。
4、水貂的喂食盒设置于笼体前网的上方,同一笼组内各笼体的食盒在笼组内侧排列为环状的一圈,饲养员可在笼组内侧环状通道内完成整个笼组水貂的喂养,和现有的横排貂笼相比,省去了饲养员分别绕行到各个笼前进行饲喂的麻烦,减轻了饲养员的劳动强度。喂食盒的高度使水貂站立进食,增强水貂的食量和体质。笼体两侧面的边网隔断由两层网组成,两层网之间留有间隔空隙,防止相邻笼体间的水貂互相打架造成伤害,提高水貂成活率。
5、笼体前网外侧设有可同时饲喂颗粒物饲料和调制鲜料的食料盒。食料盒的盒内可盛放颗粒物饲料,方便对水貂饲喂颗粒物饲料。食料盒的顶部设置有放置搅拌料的食料网,可将调制好的浓稠鲜料扣放在食料网上,水貂采食后只需对食料网进行清理,避免现有饲喂方式中将鲜料直接扣放在笼网上导致的笼网不好清理的问题,有效减少饲养员的工作量。食料网的设置也可有效防止水貂逃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笼组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笼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笼体的侧视图;
图4为图3中笼体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笼组组装后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笼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环状底座,11-护板,12-放置单元,13-梯形通孔,2-人工通道,3-笼体,31-前网,32-后网,33-顶网,34-底网,35-边网隔断,4-活动栅门,41-栅门拉杆,5-套筒,6-栅门提手,7-笼提手,8-采食口,9-食料盒,10-食料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繁殖期水貂饲育笼组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6所示,本发明一种繁殖期水貂饲育笼组,包括一侧带有缺口的环状底座1和安装在环状底座1上的笼体3。环状底座1横截面的外周和内周为对应的正多边形,正多边形的边框处设有凸起的护板11,护板内部分隔为多个盛放笼体的放置单元12,环状底座内放置单元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笼体3为由前网31、后网32、顶网33、底网34和两侧面的边网隔断35焊接形成的六面体,且笼体3的后网32长度大于前网31的长度形成等腰梯形体结构。笼体3的顶网33和底网34的尺寸与环状底座1的放置单元12的尺寸适配,每个放置单元12内对应放置一个笼体3,相邻笼体之间通过边网隔断35贴合而围合成带有缺口的笼组组合体,笼组的缺口处形成人工通道2。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环状底座1为带有一边缺口的正八边环状体,护板11内部分隔为七个盛放笼体3的放置单元12。如图2至4所示,梯形笼体的前网长度为385mm,后网长度为820mm,前、后网之间的距离为535mm,笼体高度为500mm,环状底座放置单元12的尺寸与笼体的尺寸33适配,使笼体底网34恰好放置于放置单元12内,环状底座1内多个笼体3围合成带有缺口的笼组组合体,笼组组装后的俯视图和结构示意图分别如图5和图6所示。笼组两端处的笼体内放置公貂,两相邻笼体间水貂雌雄间隔分配,可加强雌雄水貂之间的异性刺激,方便配种。笼组侧面留有饲养员出入笼组内的人工通道2。笼体3直接固定在环状底座1内,饲养员可根据各笼内雌雄水貂的匹配情况进行笼体位置的调换,对雌雄水貂进行合理配对。笼体顶网的中部安装有方便饲养员对笼体取下和更换位置的笼提手7。
如图2、图3所示,笼体边网隔断35的底部设置有可上下拉动的活动栅门4,供相邻笼体间水貂相互串笼。活动栅门4上设置有栅门拉杆41,边网隔断上位于活动栅门4上方的位置安装有套筒5,栅门拉杆41伸入套筒5内通过栅门拉杆41上方的栅门提手6拉动活动栅门4上下移动,控制活动栅门打开和闭合,从而使相邻笼体间的雌雄水貂自行串笼。水貂发情时,向上拉动栅门提手6将雌雄貂笼之间的活动栅门4打开,雌雄水貂便自行串笼进行交配,,避免了人工挑选发情期水貂对其造成惊吓而影响配种成功率及配种质量。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环状底座1通过边框处凸起的护板11对笼体进行固定和隔挡,方便取出笼体或对笼体位置进行调换,便于饲养员管理操作。环状底座1的各放置单元之间相互连通,每个放置单元的底板中部开设有与笼体的底网34形状相同的梯形通孔,用于排除笼体内水貂的排泄物,梯形通孔的尺寸小于所述笼体底网的尺寸。本实施例中,梯形通孔的尺寸为笼体底网的尺寸的4/5,既保证笼体在底座上充分固定,又不影响排泄物的排出,且方便加工。护板与环状底座的底面垂直,护板的高度为100mm,为笼体高度的1/5,保证笼体在环状底座内放置牢固,且方便取出笼体或进行笼体位置调换。
作为优化,笼体3的前网31、后网32、顶网33和底网34由单层网组成,两侧面的边网隔断35由两层网组成,两层网之间留有间隔空隙,防止相邻笼体间的水貂互相打架造成伤害,提高水貂成活率。笼体的各面网片光滑,网片表面热镀锌,不易被腐蚀,坚固耐用,提高笼具的使用寿命。
如图2、图3所示,笼体前网的上方开设有圆形的采食口8,前网外侧与采食口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可盛放颗粒物饲料的食料盒9。食料盒9的顶部设置有放置搅拌鲜料的食料网10,可将调制好的浓稠鲜料扣放在食料网上让水貂采食,水貂采食后只需对食料网10进行清理,避免现有饲喂方式中将鲜料直接扣放在笼网上导致的笼网不好清理的问题,且食料网10的设置可有效防止水貂逃跑。
食料盒9距离笼体前网底端的高度为350mm,同一笼组内各笼体的食盒在笼组内侧排列为环状的一圈,饲养员可在笼组内侧环状通道内完成整个笼组水貂的喂养和对食料网的清理,和现有的横排貂笼相比,省去了饲养员分别绕行到各个笼前进行饲喂和对各个笼体上黏连的食料进行清理的麻烦,减轻了饲养员的劳动强度。喂食盒的高度使水貂站立进食,增强水貂的食量和体质。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