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菠萝植株的芽体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植株开花一半以上,冠芽生长到7-8厘米高时,选择晴天将长度不足6厘米的小冠芽扭曲折落;
b、待冠芽高15-18厘米,叶片开张,基部叶腋内有褐色小点时,选择果梗基部的裔芽留作种苗,每株植株留1-3个裔芽;不留果实基部和果梗中部的裔芽在生长至3厘米高度时去除;
c、选留植株生长部位低、生长健壮的吸芽,以代替母株,每株留吸芽1-2个,其它吸芽分次疏除;
d、留存种芽,若植株上的各个吸芽的位置都位于植株上部时,则留块茎芽代替;若植株上没有块茎芽时,留存1-2个高位的吸芽,待次年开花结果后植株倒伏时,在倒伏的部位挖坑,将茎埋入并覆土,促使茎部的潜伏芽抽出,以得到低位吸芽,延长植株寿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菠萝植株的芽体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c步骤中吸芽分次疏除,每次疏芽2~3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菠萝植株的芽体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d步骤中倒伏的部位挖坑,坑内施入腐熟农家肥,在农家肥上覆盖一层5-6厘米厚的细沙质土壤,再将茎埋入并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