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畜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鹿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除了满足基本的衣食住行之外,对身体健康、体质增强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追求,除了健康的生活方式之外,也常常希望通过一些高端补品来增强体质,保持健康。于是人们对鹿茸这类高端补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为了满足许多疾病对鹿茸作为药材的需求和对补品的要求,如何养殖鹿成为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关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鹿的养殖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鹿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鹿场的建设:选择地势平坦,坐北向南的倾斜角度为20~35°的坡地,四季牧草繁茂、环境保护好、噪音符合国家二级标准,避风向阳、有利于排水、土质坚实、透水性好的沙质壤土,鹿场周围设置3-5m高的护栏;
s2,鹿舍建设:分别建设公鹿舍、母鹿舍、育成鹿舍、鹿产房、残缺鹿舍和病鹿隔离舍,每间公鹿舍和残缺鹿舍采用水泥和木桩结合的方式建设而成,面积控制在30m2,以每间公鹿舍容纳5~8头公鹿,每间母鹿舍和育成鹿舍采用水泥纤维混合材料制成,鹿舍内部铺设有保暖材料,面积以每间母鹿舍容纳4~6头母鹿,每间育成鹿舍面积以容纳4~8头幼鹿,鹿产房内设置有保暖设备,病鹿隔离舍安装有通风换气设备,每间以容纳4~6头病鹿;
s3,选育:8月-9月间选取高个、强壮的雄鹿和健康强壮的雌鹿,以雌雄比1:3比例圈养,每日提供食料量为3~5kg/只,精料与粗料比为2:5,40~80天后完成交配,将雄鹿与雌鹿分开单独圈养,约7~8个月后,雌鹿生产;
s4,鹿群设置:应按不同的品种、性别、年龄及健康状况分别进行合理的组群饲养;
s5,饲养:采用放牧和舍饲相结合喂养,喂食时间早饲5时,午饲12时、晚饲22时,饲喂时应先喂精饲料,待鹿吃净了再给粗饲料,重复上述喂食方式两次;每天下午4时或晚上6~7h进行放牧喂养;
s6,疾病的防治:每天早晚各对鹿舍进行巡查一次,发现鞭虫病,应按每t克体重150~200mg的剂量将敌百虫混入饲料中喂食,发现有机磷中毒,应在饲料中加入阿托品10~25mg,解磷定3.5g喂服;
s7,鹿群排泄物处理:将固液分离后,固体粪便用于堆肥和燃烧,液体用于农用肥料和沼气发电,处理后的排放的水的水质控制范围为bod5<20mg/l,tn<30mg,tp小于5mg/l。
优选的,步骤s5中所述精料的配方为豆糠40~60重量份、玉米面10~15重量份、食盐1~2重量份、麦麸2~5重量份和葡萄干20~30重量份,粗料的主要配方为青菜杆5~12重量份、玉米杆5~10重量份和豆杆3~15重量份。
优选的,步骤s3-s7中,均需2~4h补水一次,水中添加0.05%的食盐和0.45%的海盐,每周对饮水槽清洗一次。
本发明的科学养殖方法,可使鹿群营养充足均衡,能吸收多种原生态营养成分,能提高鹿茸的质量,增强鹿的抗病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种鹿的养殖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s1,鹿场的建设:选择地势平坦,坐北向南的倾斜角度为20~35°的坡地,四季牧草繁茂、环境保护好、噪音符合国家二级标准,避风向阳、有利于排水、土质坚实、透水性好的沙质壤土,鹿场周围设置3-5m高的护栏;
s2,鹿舍建设:分别建设公鹿舍、母鹿舍、育成鹿舍、鹿产房、残缺鹿舍和病鹿隔离舍,每间公鹿舍和残缺鹿舍采用水泥和木桩结合的方式建设而成,面积控制在30m2,以每间公鹿舍容纳5~8头公鹿,每间母鹿舍和育成鹿舍采用水泥纤维混合材料制成,鹿舍内部铺设有保暖材料,面积以每间母鹿舍容纳4~6头母鹿,每间育成鹿舍面积以容纳4~8头幼鹿,鹿产房内设置有保暖设备,病鹿隔离舍安装有通风换气设备,每间以容纳4~6头病鹿;
s3,选育:8月-9月间选取高个、强壮的雄鹿和健康强壮的雌鹿,以雌雄比1:3比例圈养,每日提供食料量为3~5kg/只,精料与粗料比为2:5,40~80天后完成交配,将雄鹿与雌鹿分开单独圈养,约7~8个月后,雌鹿生产;
s4,鹿群设置:应按不同的品种、性别、年龄及健康状况分别进行合理的组群饲养;
s5,饲养:采用放牧和舍饲相结合喂养,喂食时间早饲5时,午饲12时、晚饲22时,饲喂时应先喂精饲料,待鹿吃净了再给粗饲料,重复上述喂食方式两次;每天下午4时或晚上6~7h进行放牧喂养;精料的配方为豆糠50重量份、玉米面12重量份、食盐2重量份、麦麸5重量份和葡萄干25重量份,粗料的配方为青菜杆10重量份、玉米杆5重量份和豆杆8重量份。
s6,疾病的防治:每天早晚各对鹿舍进行巡查一次,发现鞭虫病,应按每t克体重150~200mg的剂量将敌百虫混入饲料中喂食,发现有机磷中毒,应在饲料中加入阿托品10~25mg,解磷定3.5g喂服;
s7,鹿群排泄物处理:将固液分离后,固体粪便用于堆肥和燃烧,液体用于农用肥料和沼气发电,处理后的排放的水的水质控制范围为bod5<20mg/l,tn<30mg,tp小于5mg/l。
步骤s3-s7中,均需2~4h补水一次,水中添加0.05%的食盐和0.45%的海盐,每周对饮水槽清洗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