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辣椒半圆垄作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92642阅读:591来源:国知局

农业种植业辣椒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辣椒生产方法停留在传统的栽培方法,栽植密度小,田地立体空间利用率底下,产量明显较低,收获成品果率较低,经济效益较低。本发明方法是辣椒在4米畦田,起半圆形4条垄,半圆垄半径就是垄高为50厘米,半圆垄直径就是垄宽为100厘米,每条半圆垄上栽植4条苗带,半圆垄弧长157厘米,苗带间弧面上距离为40厘米,苗带之间的高度差为25厘米,标准4米畦田实际栽植是16行苗带,4米畦田增加了8行苗带,一穴一株,亩栽植13340株,一垄四行苗带半圆垄作植栽培方法,充分利用田地苗带之间的高度差,栽植后苗木之间就自然形成了25厘米高度差,充分利用光照和田间立体空间,合理提高栽植密度,早封垄,防止发生脐腐病、日灼病,加上配套管理,提高红干椒单产,打破传统栽培方法,增加生产者经济收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方法是辣椒在4米畦田,起半圆形4条垄,半圆垄半径就是垄高为50厘米,半圆垄直径就是垄宽为100厘米,每条半圆垄上栽植4条苗带,半圆垄弧长157厘米,苗带间弧面上距离为40厘米,苗带之间的高度差为25厘米,标准4米畦田实际栽植是16行苗带,4米畦田增加了8行苗带,一穴一株,亩栽植13340株,形成4米畦田栽植4条垄,1垄栽植4条苗带,一垄四行苗带半圆垄作植栽培方法,把这种栽培方法称为444半圆垄作栽培法,即4米畦田,半圆垄4条,1垄栽植4行苗带,亩保苗1.334万株。

具体实施方式:

一、品种选择

选择增产潜力大,主茎结果型,抗倒伏、抗病虫、丰产类型的品种。干椒品种主要选择鲁红7号;干鲜两用品种鲁红9号,鲁红13号。

二、种子处理

播前进行机械或人工精选,剔除破粒、病斑粒、虫食粒、有青秕粒和其他杂质,精选后的种子要达到二级良种以上,纯度99%以上,净度98%,发芽率95%以上,含水量不高于13%。精选后的种子播前全部进行种子包衣,种衣剂应针对当地病虫害和土壤微量元素丰缺选定,种衣剂中微量元素不足时应增加相应微肥拌种。

三、整地施肥

(一)、整地

定植前在4米畦田,起半圆形4条垄,半圆垄半径就是垄高为50厘米,半圆垄直径就是垄宽,100厘米,散施腐熟有机肥6000 kg/亩左右。

(二)、施肥

配方施肥:①施二铵(N-P2O5-K2O=18-46-0)70kg/亩+硫酸钾复合肥(N-P2O5-K2O=15-0-30)70kg/亩+钙肥12kg/亩+硫酸锌1.5 kg/亩;②用红干椒专用肥(N-P2O5-K2O=19-19-19)1160kg/亩+钙肥15kg/亩+硫酸锌1.5 kg/亩做基肥,农肥和化肥必须做到深施或分层施。防治地下害虫,田状元颗粒剂1~2 kg/亩,与化肥基肥混合施入。

田间肥料混拌,把农家肥6000 kg +二胺30kg+硫酸钾复合肥40kg+钙肥12kg+硫酸锌1.5kg+田状元颗粒剂1kg充分混合,均匀撒施畦田内,用旋耕机旋8-10厘米深,在用筑埂器起垄,4米畦田,起半圆形4条垄,半圆垄半径就是垄高为50厘米,半圆垄直径就是垄宽为100厘米,余下肥料通过滴灌施入。

(三)、根外追肥

于辣椒花期每亩0.1~0.2kg磷酸二氢钾+50ml腐殖酸对水30kg叶面喷施;结果期每亩酰胺酯100ml+氨基酸50 ml+酸二氢钾0.1kg对水40kg叶面喷施,过15天再叶面喷施一次。一般喷施3 ~4次效果明显。

腐植酸肥料的作用

1、增强肥力(1)减少土壤对可溶性磷的固定,提高磷肥利用率,促使土壤微量元素的活化,通常土壤中磷酸钙很难溶于水,而加入腐植酸反应后所形成的磷酸氢盐和磷酸二氢盐都溶于水,能被农作物吸收。 (2)腐植酸可与一些难溶盐形态存在的微量元素如Fe、AL、Cu、Mg、Zn等形成络合物。溶于水被作物吸收。这些微量元素的商品化学螫合微肥价格很贵,一般农民不愿购买,而腐植酸价格适中,深受农民的欢迎。

2、改良土壤结构(1)促进土壤团粒的形成。腐植酸能够促使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向土壤中施用有机肥也可改良土壤结构,这主要是通过土壤微生物慢慢地转化,如果经常施用腐植酸类肥料就会加速这种转化过程。 (2)有利于土壤中水、肥、气、热状况的调节。当土壤的团粒结果变好时,其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大,具备了良好的通透性。当腐植酸类肥料受到微生物的作用分解时发出的热量,尤其是早春季节作物幼苗刚出土时,能使低温提高而起到抗春寒作用。(3)改造贫瘠土壤及盐碱地。长期坚持施用腐植酸类肥料会从根本上把贫瘠的土壤改造为良田。在南方利用腐植酸类肥料改良“酸、瘠、板、干”的红壤,也取得了突出的效果。由于腐植酸的酸性可与盐碱地的碱性中和,所以腐植酸可调节土壤的酸碱度,达到治理盐碱的效果。(4)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在土壤中施用腐植酸类肥料过后,对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有加剧作用,尤其是土壤自生固氮菌显著增多,能使硝酸盐的含量明显增大,丰富了土壤的氮素营养改良了作物根系的营养条件。

酰胺酯的作用

酰胺酯(DA-6)能提高植株体内叶绿素,蛋白质,核酸的含量和光合速率,提高过氧化物酶及硝酸还原酶的活性,促进植株的碳,氮代谢,增强植株对水肥的吸收和干物质的积累,调节体内水分平衡,增强作物,果树的抗病,抗旱,抗寒能力;延缓植株衰老,促进作物早熟、增产、提高作物的品质;从而达到增产,增质。

四、 播种育苗

(一)、工厂化育苗

辣椒工厂化育苗是一种先进的育苗方式,以先进的温室工程设备的种苗生产车间,以现代的生物技术,环境调控技术,采用现代温室、穴盘和基质育苗。穴盘为128孔,160盘秧苗可种植一亩地。基质为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基质。种植后浇水,再将塑料薄膜盖在穴盘表面,以利于保温保水。此种育苗方式方便管理,出苗周期短,出苗率高且质量好。另外穴盘育苗还可以减少种子的用量。育苗设施是指连栋温室、日光温室、催芽室等设施。基质是以草炭土、蛭石、珍珠岩等轻质材料在育苗过程中固定和支持苗木、吸收营养液、增强根系的透气性的物质。穴盘长为54cm,宽28cm.

1、育苗温室:A、连栋温室: 单栋跨度8~10m、脊高4~6m、二连栋以上,

具有温湿度调节功能。B、日光温室:栋跨度7~10m、长高80~100m,具有温湿度调节功能

2、床架:为钢结构,高度0.8m~1m,宽度以摆放三到五排穴盘为宜。

3、喷淋设备:安装自动喷淋设备,也可采用安装细孔喷头的软管,配备蓄水池。

4、温控设备:水暖锅炉、热风炉等加热;采用遮阳网、水帘、风机等降温。

5、播前准备:A、育苗场所消毒:用40%的甲醛5g/㎡+高锰酸钾5g/㎡混合后产生的气体密闭进行熏蒸温室,或用45%百菌清烟雾剂,或用69%烯酰吗啉烟雾剂,或用60%百•腐烟雾剂,45%嘧霉胺烟雾剂,30%异丙威•哒螨灵烟雾剂,或85%敌百虫烟雾剂,杀虫杀菌烟雾剂同时进行熏蒸消毒。闷闭1~2天。还可以用喷雾法消毒,选用光谱杀虫剂和杀菌剂混合全面喷施育苗场地,现配现用,不留死角、墙角。B、穴盘消毒:使用穴盘前,用40%的甲醛100倍液浸泡穴盘15~20分钟,然后在上面覆盖塑料薄膜,闷闭7天揭开,再用清水冲洗干净。C、基质配制:基质主要有草炭土、蛭石、珍珠岩、腐熟的有机肥等组成,基质颗粒大小2.0cm*0.5cm,所有基质都必须 无污染、无病菌、无虫害、无成活杂草。pH值6.5~7.2,pH值偏高时,用腐殖酸或磷酸二氢钾溶液调节,pH值偏低时,用生石灰或碳酸钙粉调节。体积配比为草炭土:蛭石:珍珠岩=6:3:1,可用腐熟的有机肥代替草炭土。加50%多菌灵80g/立方米,搅拌均匀。基质含水量为55%~60%,即用手紧握基质,有水印而不形成水滴。D、装盘:选用128孔的穴盘,单株栽植80盘/亩,双株栽植160盘/亩,基质恰好填满育苗盘的孔穴为宜,穴面用刮板从穴盘的一方刮向另一方,使每个穴孔都装满基质,不压实,不空穴,装完后各个孔穴清晰可见。

6、播种:3月1日~3日三天之内播种完成,穴盘冲穴1~2cm,每穴播种两粒,然后覆盖基质刮平,淋一次透水,覆盖地膜保湿。

7、苗期管理:出苗前白天25℃~30℃,夜间不低于18℃;出苗后白天25℃~30℃,夜间不低于15℃。白天温度超过30℃时,采用放风或遮阳适当降温。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为宜,不超过80%;基质相对湿度保持在60%~80%为宜,不可过干过湿。连阴天或连阴雨天用补光灯补充光照。苗出齐后喷施酰胺酯100ml+氨基酸50 ml+恶霉灵5g混合喷施600平方米苗床面积,四叶一心再喷施一次。定植前,加大放风量、降低温度、减少水分等措施炼苗7~10天。

8、苗床病虫害防治:A、苗期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茎基腐病、疫病、细菌性叶斑病等,用58%甲霜灵•锰锌600倍液+72%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防治混合喷施,当时配比当时喷施。B、苗期主要虫害有蚜虫、白粉虱、潜叶蝇、红蜘蛛等,用1.8%阿维菌素1500~2000倍液喷施防治。

9、成苗质量:苗高18cm~20cm,茎粗0.3cm~0.4cm,真叶6片~8片,茎秆粗壮,叶子完整,叶色浓绿,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根系完整。

10、起苗运输:起苗前喷足水使基质水分饱和,喷施一次杀菌剂。用裸苗装箱运输,立体分层装箱,运贮过程防热、防冻、防压、保湿,温度控制在13℃~15℃。

(二)、大田栽植方法

4米畦田半圆垄4条,每条半圆垄上栽植4条苗带,半圆垄弧长157厘米,苗带间弧面上距离为40厘米,苗带之间的高度差为25厘米,标准4米畦田实际栽植是16行苗带,4米畦田增加了8行苗带,一穴一株,亩栽植13340株,形成4米畦田栽植4条垄,1垄栽植4条苗带,把这种栽培方法称为444半圆垄作栽培法,即4米畦田,半圆垄4条,1垄栽植4行苗带,亩保苗1.334万株,称为444半圆垄作法。

(三)、密度

栽植株数比常规垄作增加2倍,亩保苗1.334万株。

(四)、栽植深度:5~6cm。

五、化学除草

覆膜前土壤处理配方:①33%二甲戊灵(京锄)120~150毫升+100毫升田状元431。②48% 氟乐灵200毫升+100毫升状元431。加水50 kg/亩均匀喷洒地表。

六、覆膜

一般在定植前7天覆盖地膜,利用覆膜机覆膜,每畦覆4幅,实现全膜覆盖,并把畦田埂也覆上地膜,紧贴地面,松紧适中,膜边埋入沟内,用土压实。

七、喷施化控剂

在辣椒初花期至盛花期,如果生长过旺可采用多效唑喷施。

八、病害防治

(一)生理性病害防治

1、脐腐病:增大栽植密度,田间早郁闭,保持土壤均衡供应,间湿间干,控制氮肥用量,结果初期叶面喷施0.1~0.2 kg/亩氯化钙或硝酸钙加水30 kg/亩水溶液,7天喷施1次,喷施2~3次。

2、日灼病:增大栽植密度,田间早郁闭,高温干旱天气下,灌水降温、增湿,及时补充钙、镁、硼、锌、钼等微量元素,叶面喷施,增大叶面积,提高植株综合抗性。

(二)侵染性病害防治

1、疫病、霜霉病:发病初期用,A、27%高脂膜80~140倍液预防;B、70%代森锰锌500倍液预防;发病后用,A、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B、72.2%的双霉威800~1000倍液;C、烯酰吗啉•锰锌600~800倍液;D、68.75%氟吡菌胺•双霉威700倍液防治。

2、根腐病、茎基腐病:A、50%福美双600倍液;B、70%甲基硫菌灵500倍液;C、木霉素可湿性粉剂100g与1.25kg米糠拌均匀沾根栽苗;D、初发病时,用木霉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灌根防治。

3、灰霉病:A、发病初期用70%代森锰锌500倍液预防;B、27%高脂膜80倍液预防;C、发病后用40%嘧霉胺1200倍液防治;D、用50%腐霉利1000倍液防治;E、65%万霉灵800倍液防治。

4、褐斑病、炭疽病、白星病:A、发病初期用70%代森锰锌500倍液预防;B、发病后用80%炭疽福美600倍液防治;C、25%咪酰胺1500倍液防治;D、25%嘧菌酯1500倍液防治;E、64%恶霉灵•锰锌600倍液防治;F、25%溴菌腈1000倍液防治。

5、煤污病、白粉病:A、发病初期武夷霉素150倍液预防;B、用2%宁南霉素200倍液预防;C、发病后用10%苯醚甲环唑2000~3000倍液防治;D、25%三唑酮1500~2000倍液防治;E、43%戊唑醇4000~6000倍液防治;F、40%氟硅唑6000~8000倍液防治。

6、疮痂病、软腐病、青枯病、细菌性叶斑病:A、发病前期用27%高脂膜80~140倍液预防;B、发病后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防治;C、50%氯溴异氰脲酸1000倍液防治;D、47%春雷•王铜500~600倍液防治;E、77%氢氧化铜500倍液防治。

7、花叶病毒病、厥叶病毒病、顶枯病毒病:A、发病初期用27%高脂膜80~140倍液预防;B、发病后20%盐酸吗啉胍•铜600~1000倍液防治;C、2%宁南霉素200倍液;

D、5%氟吗啉500倍液防治;D、5%氨基寡糖素100~500倍液;E、3.85%三氮唑核苷•铜•锌水乳剂600倍液防治。

8、根结线虫病:A、用10%苯线磷2~4kg/亩作垄时候施入土壤中;B、5%阿维•克线丹颗粒剂8~10kg/亩作垄时候施入土壤中;C、用1.8%阿维菌素1500~2000倍液灌根或冲施。

九、害虫防治

1、地下害虫防治

主要有蝼蛄、蛴螬、地老虎,田状元颗粒剂1~2 kg/亩,与化肥基肥混合施入;也可用5%阿维•辛硫磷颗粒剂或15%毒死蜱颗粒剂,每亩2~2.5公斤,施入沟内或撒施畦面或栽苗时撒施植株周围防治。

2、地上害虫防治

A、蚜虫:用0.2%苦参碱1000倍液,或用3%啶虫脒1500~2000倍液,或10%吡虫啉3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1500~2000倍液防治。

B、烟青虫:用0.2%苦参碱800倍液,或用100亿/ml白僵菌液加入0.1%洗衣粉制成悬浮液浸泡过滤即可喷雾,60kg/亩必须喷足,或用1.8%阿维菌素1500~2000倍液,25%灭幼脲3号悬乳剂1000倍液,2.5% 溴氰菊酯3000倍液防治,防治最佳时期在三龄幼虫以前。

C、红蜘蛛:用0.2%苦参碱800倍液,或用10%浏阳菌素1500~2000倍液,或用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用50%虫螨净乳油2000~3000倍液防治。棚内育苗期可用30%异丙威•哒螨灵熏蒸防治。

十、收获

1、时期:人工或机器收获时,下霜前收获。

2、质量: 花皮椒不超过1%,泡椒不超过3%。

3、晾晒:田地里晾晒14天,收回上垛1米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