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水稻耐盐碱性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配制盐碱溶液:a、配制质量浓度梯度为0.3%、0.4%、0.5%、0.6%、0.7%、0.8%、0.9%、1.0%的NaCl盐溶液;b、配制质量浓度梯度为0.05%、0.10%、0.15%、0.20%、0.25%、0.30%、0.35%、0.40%的Na2CO3碱溶液;
步骤(2):种子发芽处理:挑选若干饱满水稻种子,在25℃的清水中充分浸泡72~75h直至露白,再在30℃恒温条件下催芽至破胸,然后将种子均匀分置于铺有双层滤纸的发芽盒中,将步骤(1)中配制的盐碱浓度梯度溶液分别加入发芽盒中浸泡处理作为处理组,以用清水浸泡滤纸作为对照组,每天观察发芽盒中湿度情况,用对应的溶液均匀等量补充处理液以保证湿度;
步骤(3):观察并记录发芽结果:观察种子萌发情况,以种子的芽长等于种子长度的一半,根长等于种子长度为发芽标准,每隔24h调查记载种子的发芽数,并测量苗高,发芽第4天计算发芽势,第10天计算发芽率;
步骤(4):结果计算公式:
发芽势(%)=(第4天累计发芽粒数/供试粒数)×100;
发芽率(%)=(第10天累计发芽粒数/供试粒数)×100;
发芽指数(GI)=∑(Gt/Dt),其中:Gt:t日发芽数,Dt:发芽天数;
相对盐/碱害率(%)=[(对照组发芽率-处理组发芽率)/处理组发芽率]×100;
通过将计算结果与相对盐/碱害率分级标准表比对以鉴定水稻的耐盐碱性强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耐盐碱性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配制盐碱交叉试验溶液作进一步鉴定,设置中性盐浓度为:0.7%、0.8%、0.9%、1.0%,碱性盐浓度0.05%、0.15%、0.25%、0.35%进行交叉组合作为盐碱交叉试验溶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耐盐碱性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稻为海稻86或黄华占。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稻耐盐碱性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海稻86和黄华占为正负耐盐碱性参照水稻品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稻耐盐碱性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稻86耐盐性阈值范围为0.9%~1.0%,海稻86耐碱性阈值范围为0.30%~0.35%;所述黄华占的耐盐性阈值范围为0.6%~0.7%,黄华占的耐碱性阈值范围为0.15%~0.2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耐盐碱性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先将挑选的种子用3%高锰酸钾消毒、清水冲洗2~3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