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铁矿废弃地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坡面缓急程度,开设横向设置的截水沟(1)和纵向设置的排水沟(2),截水沟(1)和排水沟(2)的交界处设置有沉砂池(3);
步骤2.在10-12月第一次撒播先锋草种;
步骤3.在第二年3-5月第二次撒播草种、灌木种、乔木种,并在撒播的地面上覆盖无纺布;
步骤4.种植大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矿废弃地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在坡面的坡度大于或等于40°时,按垂直高度,每10-12米开挖一条截水沟(1);坡面的坡度在30°-40°之间时,按垂直高度,每7-10米开挖一条截水沟(1);在坡面的坡度小于30°时,按垂直高度,每5-7米开挖一条截水沟(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矿废弃地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根据当地历史上瞬间最大降水量,在汇水面积大于或等于5公顷时,截水沟(1)的深度在80-120㎝之间、宽度在80-120cm之间,在汇水面积小于5公顷时,截水沟(1)的深度在30-60㎝之间、宽度在40-70c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矿废弃地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每隔40-50m开挖一条直径在60-100㎝之间的水泥预制管作为排水沟(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矿废弃地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坡的凹部设置台阶式的排水沟(2),其宽度在90-110cm之间、深度在80-100㎝之间。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矿废弃地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第一次撒播先锋草种种类及撒播量分别为黑麦草7kg/667 m2,百喜草2kg/667 m2,狗牙根2 kg/667 m2,高羊茅2 kg/667 m2。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矿废弃地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第二次撒播草种、灌木种、乔木种种类和撒播量分别为宽叶雀稗7 kg/667 m2、马尾松2 kg/667 m2、多花木兰4 kg/667 m2、猪屎豆2 kg/667 m2、刺槐2 kg/667 m2、山毛豆2 kg/667 m2,在7月中旬掀开未完全降解的无纺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矿废弃地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在3-4月种植抗寒的桉树营养袋苗或在11月至翌年3月种植胸径在3cm以上、树高在1.5m以上的大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铁矿废弃地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大苗为无患子、枫香、山杜英、香叶树、山樱花、女贞、红叶石楠、夹竹桃以及香樟,种植后进行1-2次的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