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芦笋套种马铃薯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施肥;选背风向阳,排灌方便的壤土或沙壤土;在土层上撒施2-3cm厚的牛羊粪便,晾晒1-2天后,翻挖土层,翻挖深度为25-30cm,然后按1.6-1.8m的行距挖定植沟,沟深55cm、沟上宽45cm、下宽55cm;接着在沟底填上12-15cm厚的底肥,然后再回填表土10-12cm;
(2)定植芦笋笋苗;将笋苗放入沟内,大壮苗每穴一株,弱小苗每穴两株.将根系伸向四周,芽眼顺沟朝同一方向,排成直线,便于管理培土和采收,一手扶住苗身,先盖少量土并压实,然后再盖细土4~5厘米,浇透水,水渗下后的再提土成垄, 垄宽55-65cm,高20-25cm,相邻两垄的间距为1.0-1.3m,移栽后3~4天及时查苗补栽,防止缺苗;
(3)芦笋定植后的管理;芦笋定植后15天进行一次中耕除草,疏松土壤,通气保墒,土壤水分保持60%~70%,过旱应适量浇水,雨季应挖排涝沟,防止存水烂根;
(4)二次整地施肥;在芦笋定植后的第二年以及之后的每年10月中旬到11月下旬进行马铃薯的套种,套种马铃薯前,先剪除芦笋的枯萎枝干或过密枝干,然后将两垄间的走道中央的地块深翻15-20cm,翻挖宽度为60-65cm,在晾晒1-2天后再在走道中央提土成垄,垄底宽65cm,垄面宽55cm,垄高20cm,接着在垄上间隔12-15cm,开挖两行深20-25cm下宽,沟底施入8-10cm厚的底肥,在回填表土2-5cm;
(5)马铃薯的种薯选择及催芽;选取质量在40-50g,外表平滑无伤的马铃薯作为种薯,在播种前40天放入阳光充足,温度适宜的塑料大棚内,铺2-3层并经常翻动,保证每个种薯都充分接触到阳光,待芽长到1.6-1.8cm并出现幼根时即可播种;
(6)播种覆膜;选择在10月中旬到11月下旬,将催芽完成的种薯进行播种,每垄2行,行距25-28cm,株距20-25cm,播好种后在覆土与垄面齐平,然后在垄上方覆膜;
(7)田间管理;在马铃薯播种后约15-18天,在地膜上覆土3-5cm,避免地膜表面温度过高而烫苗,同时,覆土后幼苗可以自然顶出,不用人工放苗;在马铃薯发棵期、开花期、膨大期、淀粉积累期各灌水1次,做到灌水不漫垄,结合灌水注意中耕除草;全生育期灌水量控制在180-220立方米;
(8)采收;芦笋定植后的第二年四到五月份可少量采收,之后每年四到五月份则可大量采收;马铃薯种植后在第二年而到三月份几个采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芦笋套种马铃薯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底肥由粉煤灰、猪粪、沼肥、田间土按(4-7):(2-5):(2-5):(6-9)的比例混合制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芦笋套种马铃薯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底肥由粉煤灰、猪粪、沼肥、田间土按5:3:3:8的比例混合制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芦笋套种马铃薯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底肥由粉煤灰、猪粪、沼肥、田间土按(3-8):(3-6):(1-3):(5-9)的比例混合制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芦笋套种马铃薯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底肥由粉煤灰、猪粪、沼肥、田间土按5:3:2:5的比例混合制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