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芦笋套种马铃薯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93281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芦笋套种马铃薯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芦笋为百合科植物石刁柏的嫩茎,是一种高档而名贵的蔬菜,被誉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欧美营养学者和素食人士视它为健康食品。芦笋对温度的适应性很强,既耐寒,又耐热,从亚寒带至亚热带均能栽培。但最适于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的温带栽培。在高寒地带,气温-33℃,冻土层厚度达1米时,仍可安全越冬,产量虽低,但质量较好。芦笋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一次种植可以收获10年以上,在贵州,在春季3月中旬到四月初,地温稳定在10-12℃左右时,开始出笋,采笋期一般在4月中旬到5月上中旬结束。5月中下旬开始留母茎进入营养生长期,直到11下旬地上部分逐渐发黄枯死,地下部分也逐渐停止生长,越冬休眠期长达四个月。这个期间土地相当于被闲置,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可在采笋冬眠期内套种一些可越冬其收获期短的作物,如白菜、土豆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同时能很好保证产质量的芦笋套种马铃薯的栽培方法。

一种芦笋套种马铃薯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施肥;选背风向阳,排灌方便的壤土或沙壤土;在土层上撒施2-3cm厚的牛羊粪便,晾晒1-2天后,翻挖土层,翻挖深度为25-30cm,然后按1.6-1.8m的行距挖定植沟,沟深55cm、沟上宽45cm、下宽55cm;接着在沟底填上12-15cm厚的底肥,然后再回填表土10-12cm;

(2)定植芦笋笋苗;将笋苗放入沟内,大壮苗每穴一株,弱小苗每穴两株.将根系伸向四周,芽眼顺沟朝同一方向,排成直线,便于管理培土和采收,一手扶住苗身,先盖少量土并压实,然后再盖细土4~5厘米,浇透水,水渗下后的再提土成垄, 垄宽55-65cm,高20-25cm,相邻两垄的间距为1.0-1.3m,移栽后3~4天及时查苗补栽,防止缺苗;

(3)芦笋定植后的管理;芦笋定植后15天进行一次中耕除草,疏松土壤,通气保墒,土壤水分保持60%~70%,过旱应适量浇水,雨季应挖排涝沟,防止存水烂根;

(4)二次整地施肥;在芦笋定植后的第二年以及之后的每年10月中旬到11月下旬进行马铃薯的套种,套种马铃薯前,先剪除芦笋的枯萎枝干或过密枝干,然后将两垄间的走道中央的地块深翻15-20cm,翻挖宽度为60-65cm,在晾晒1-2天后再在走道中央提土成垄,垄底宽65cm,垄面宽55cm,垄高20cm,接着在垄上间隔12-15cm,开挖两行深20-25cm下宽,沟底施入8-10cm厚的底肥,在回填表土2-5cm;

(5)马铃薯的种薯选择及催芽;选取质量在40-50g,外表平滑无伤的马铃薯作为种薯,在播种前40天放入阳光充足,温度适宜的塑料大棚内,铺2-3层并经常翻动,保证每个种薯都充分接触到阳光,待芽长到1.6-1.8cm并出现幼根时即可播种;

(6)播种覆膜;选择在10月中旬到11月下旬,将催芽完成的种薯进行播种,每垄2行,行距25-28cm,株距20-25cm,播好种后在覆土与垄面齐平,然后在垄上方覆膜;

(7)田间管理;在马铃薯播种后约15-18天,在地膜上覆土3-5cm,避免地膜表面温度过高而烫苗,同时,覆土后幼苗可以自然顶出,不用人工放苗;在马铃薯发棵期、开花期、膨大期、淀粉积累期各灌水1次,做到灌水不漫垄,结合灌水注意中耕除草;全生育期灌水量控制在180-220立方米;

(8)采收;芦笋定植后的第二年四到五月份可少量采收,之后每年四到五月份则可大量采收;马铃薯种植后在第二年而到三月份几个采收。

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的底肥由粉煤灰、猪粪、沼肥、田间土按(4-7):(2-5):(2-5):(6-9)的比例混合制得。优选方案为底肥由粉煤灰、猪粪、沼肥、田间土按5:3:3:8的比例混合制得。

进一步的,步骤(4)所述的底肥由粉煤灰、猪粪、沼肥、田间土按(3-8):(3-6):(1-3):(5-9)的比例混合制得。优选方案为底肥由粉煤灰、猪粪、沼肥、田间土按5:3:2:5的比例混合制得。

本发明根据芦笋在贵州地区冬季会进行休眠的特性,采用芦笋与马铃薯的套种,不仅节约了土地资源,提高了土地使用率;而且由于马铃薯由种植到采收,芦笋都处于休眠期,而芦笋得采收期处于马铃薯采收后的1-2月,因此在芦笋地里套种马铃薯对芦笋产量的影响很小;另外马铃薯的种植时采用整薯播种也有效地保证马铃薯产质量;采用整薯播种可避免病毒和细菌性病害通过切刀传病,避免造成切块腐烂确苗;整薯播种后出苗整齐,植株间结薯时期比较一致,生长的薯块整齐,商品率高,同时,整薯播种比切块播种抗逆性强、耐干旱、病害少,增产潜力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同时能很好保证产质量的芦笋套种马铃薯的栽培方法

一种芦笋套种马铃薯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施肥;选背风向阳,排灌方便的壤土或沙壤土;在土层上撒施2-3cm厚的牛羊粪便,晾晒1-2天后,翻挖土层,翻挖深度为25-30cm,然后按1.6-1.8m的行距挖定植沟,沟深55cm、沟上宽45cm、下宽55cm;接着在沟底填上12-15cm厚的底肥,然后再回填表土10-12cm;

(2)定植芦笋笋苗;将笋苗放入沟内,大壮苗每穴一株,弱小苗每穴两株.将根系伸向四周,芽眼顺沟朝同一方向,排成直线,便于管理培土和采收,一手扶住苗身,先盖少量土并压实,然后再盖细土4~5厘米,浇透水,水渗下后的再提土成垄, 垄宽55-65cm,高20-25cm,相邻两垄的间距为1.0-1.3m,移栽后3~4天及时查苗补栽,防止缺苗;

(3)芦笋定植后的管理;芦笋定植后15天进行一次中耕除草,疏松土壤,通气保墒,土壤水分保持60%~70%,过旱应适量浇水,雨季应挖排涝沟,防止存水烂根;

(4)二次整地施肥;在芦笋定植后的第二年以及之后的每年10月中旬到11月下旬进行马铃薯的套种,套种马铃薯前,先剪除芦笋的枯萎枝干或过密枝干,然后将两垄间的走道中央的地块深翻15-20cm,翻挖宽度为60-65cm,在晾晒1-2天后再在走道中央提土成垄,垄底宽65cm,垄面宽55cm,垄高20cm,接着在垄上间隔12-15cm,开挖两行深20-25cm下宽,沟底施入8-10cm厚的底肥,在回填表土2-5cm;

(5)马铃薯的种薯选择及催芽;选取质量在40-50g,外表平滑无伤的马铃薯作为种薯,在播种前40天放入阳光充足,温度适宜的塑料大棚内,铺2-3层并经常翻动,保证每个种薯都充分接触到阳光,待芽长到1.6-1.8cm并出现幼根时即可播种;

(6)播种覆膜;选择在10月中旬到11月下旬,将催芽完成的种薯进行播种,每垄2行,行距25-28cm,株距20-25cm,播好种后在覆土与垄面齐平,然后在垄上方覆膜;

(7)田间管理;在马铃薯播种后约15-18天,在地膜上覆土3-5cm,避免地膜表面温度过高而烫苗,同时,覆土后幼苗可以自然顶出,不用人工放苗;在马铃薯发棵期、开花期、膨大期、淀粉积累期各灌水1次,做到灌水不漫垄,结合灌水注意中耕除草;全生育期灌水量控制在180-220立方米;

(8)采收;芦笋定植后的第二年四到五月份可少量采收,之后每年四到五月份则可大量采收;马铃薯种植后在第二年而到三月份几个采收。

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的底肥由粉煤灰、猪粪、沼肥、田间土按(4-7):(2-5):(2-5):(6-9)的比例混合制得。优选方案为底肥由粉煤灰、猪粪、沼肥、田间土按5:3:3:8的比例混合制得。

进一步的,步骤(4)所述的底肥由粉煤灰、猪粪、沼肥、田间土按(3-8):(3-6):(1-3):(5-9)的比例混合制得。优选方案为底肥由粉煤灰、猪粪、沼肥、田间土按5:3:2:5的比例混合制得。

本发明根据芦笋在贵州地区冬季会进行休眠的特性,采用芦笋与马铃薯的套种,不仅节约了土地资源,提高了土地使用率;而且由于马铃薯由种植到采收,芦笋都处于休眠期,而芦笋得采收期处于马铃薯采收后的1-2月,因此在芦笋地里套种马铃薯对芦笋产量的影响很小;另外马铃薯的种植时采用整薯播种也有效地保证马铃薯产质量;采用整薯播种可避免病毒和细菌性病害通过切刀传病,避免造成切块腐烂确苗;整薯播种后出苗整齐,植株间结薯时期比较一致,生长的薯块整齐,商品率高,同时,整薯播种比切块播种抗逆性强、耐干旱、病害少,增产潜力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