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秦艽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9765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秦艽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种、储藏及处理

①选种:选择从3年生且生长旺盛,整齐一致的秦艽植株上采收的种子,摊放在干净白棉布上,置于阴凉通风处,后熟10~12天,脱粒,其中,后熟温度控制为10~18℃,空气相对湿度为8~12%;

②种子储藏:后熟的种子含水量为10.5~12%时,将其装在竹编筐中,转入到干燥地窖中进行变温储藏,储藏时向窖内充入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降低窖内氧气含量低于10%,储藏时间为5个月,地窖温度控制为5~15℃,空气相对湿度为8~12%;

③种子处理:储藏结束后,将秦艽种子取出并放入到赤霉素水溶液中,在15~20℃条件下,恒温浸泡15~18小时,其中,赤霉素水溶液的浓度为10ug/ml;

2)覆膜播种

①整地施肥:种植前年土壤封冻前,亩施腐熟有机肥700~1000kg,深翻28~35cm后,将65%代森锰锌兑水至3000倍液浇灌于土壤中;次年开春土壤解冻后,亩施磷酸二铵15~20kg、过磷酸钙80~100kg,同时灌溉人畜粪水500~1000kg;

②起垄及覆膜:待粪水渗透地表干燥后,按宽100~120cm、高8~10cm作垄,垄面要求平整、耙细,垄与垄间距30~50cm;然后向垄面铺一层由药渣、动物骨粉、血渣、煤渣和细沙混合制成的复合物;然后用超薄黑膜覆盖垄面,要求黑膜紧贴垄面,防止膜与垄面间形成空气层;

③膜上打孔:用特制的磨具在膜上打出直径为2~3cm,深为4~5cm的穴,行与行之间相距18~22cm,穴与穴之间相距12~15cm;

④播种:3中旬至4月初播种,具体采用穴播的方式进行播种,将处理后的秦艽种子与毒沙土按1:8~10的比例混合后下播,播后覆盖一层由粉煤灰、田土、干马粪及细沙混合而成的保温透水材料,然后覆土至填满种植穴,其中,保温透水材料覆盖厚度1.2cm;

⑤查苗间苗:播种45~60天后,及时的查苗、补苗,每穴留苗2~3株;

3)田间管理

①除草:秦艽播后苗床保持湿润,播后27天时开始出苗;苗出齐后开始第一次除草,用剪刀从杂草茎基部剪除薄膜孔中长出的杂草;

②越冬管理:秦艽种植第一年的入冬前,把地膜破碎处压土封好,防止牲畜啃食或践踏;

③追肥:秦艽育苗第二年,追施过磷酸钙10kg/亩、尿素12kg/亩,并喷施质量浓度为0.2%的施磷酸二氢钾8kg/亩;

4)收获

①收挖时期:秦艽苗生长2年,鲜根直径0.3cm以上时可以收挖;也可在4月中下旬收挖;

②秦艽苗收挖:先捡拾地膜,用三齿铁杈将秦艽一侧土壤挖空,再将秦艽苗挖倒,挖出的秦艽苗加土扎把,收挖切勿伤根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秦艽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子储藏时,储藏时间从种植前年11月初至次年3月底,储藏温度具体控制为:11月份:15~10℃;12月份:10~5℃;1月份:5℃~8℃;2月份:8~12℃;3月份:12~1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秦艽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种子储藏时,所述的地窖经密封处理,且设置有三个换气口,分别通入氮气、二氧化碳及氧气,同时设置气体检测仪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秦艽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起垄及覆膜时,垄面上铺有的复合物的组分组成为:药渣、动物骨粉、血渣、煤渣和细沙按重量比为:1:0.3:0.5:2:3的比例混合制成,且该复合物细度为120~200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秦艽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播种时所用的保温透水材料的组成为:粉煤灰、田土、干马粪和细沙按重量比为1:8:3:1的比例混合而成。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