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蚯蚓养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2229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蚯蚓养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业养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蚯蚓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蚯蚓可以入药,中医认为蚯蚓具有清热,平肝,止喘,通络的功用;蚯蚓是一种新型的优质蛋白源;蚯蚓作为鱼饵广泛被垂钓爱好者使用。近年来,蚯蚓养殖产业发展很快。目前蚯蚓养殖大多是自然养殖,养殖效益较低,难以实现规模化、工厂化养殖。

现有的一种蚯蚓养殖装置,包括箱体、养殖盒,所述养殖盒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养殖盒上设有蚯蚓漏槽,所述养殖盒上设有电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外设有夹层,所述夹层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与所述夹层相通的介质出口和介质入口,所述箱体底部开有透气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夹层的设置可以在夹层内通入介质,以便控制箱体内的温度,使蚯蚓更好的生长,箱体底部的透气孔便于箱体内空气流通,而在每层蚯蚓养殖盒内均可人工饲养蚯蚓,场地利用率高,在蚯蚓养殖盒的底部开设蚯蚓漏槽,当蚯蚓养殖盒内的蚯蚓长大后,打开养殖箱的上方的电灯,就会迫使蚯蚓快速逃向蚯蚓漏槽,便于蚯蚓的收集。该实用新型不能解决养殖期间蚯蚓外逃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养殖蚯蚓容易外逃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蚯蚓养殖装置,在箱体下部设置水槽并在箱体侧壁上设置蚯蚓回爬槽,向下逃跑的蚯蚓被水槽阻隔后通过回爬槽爬入养殖箱内。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蚯蚓养殖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从上到下分为养殖层、蛭石层和秸秆层、渗透隔板和水槽;所述养殖层高27-45厘米,养殖基质PH值为6.2-6.8;所述蛭石层高6-10厘米;所述秸秆层高3-5厘米;所述渗透隔板上均匀分布直径0.6-1.5厘米的小孔;所述水槽设置在箱体下部,深15-20厘米,底部一侧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为U形,出口高于进口并设置在所述水槽最高水平面处,外接排往下水道;所述箱体的渗透隔板以下至水槽底部的四壁设有蚯蚓回爬槽,所述蚯蚓回爬槽为倾斜角度为30-60度的凹槽,箱体内还具有蚯蚓养殖环境的检测终端。

作为优选,所述养殖层充填的养殖基质为米糠、麸皮、豆粕、鱼粉、农作物秸秆粉碎物、果蔬下脚料或者厨余垃圾粉碎物中的一种或几种和田园土的法混合物经发酵制作而成的蚯蚓饲料,PH值控制在6.3-6.5。

作为优选,所述秸秆粉碎料使用的秸秆为小麦、稻草或者玉米秸秆。

作为优选,所述养殖层高30厘米;所述蛭石层高8厘米;所述秸秆层高4厘米。

作为优选,所述渗透隔板上均匀分布直径1厘米的小孔。

作为优选,所述蚯蚓回爬槽的倾斜角度为35度。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上面设置一个晴雨盖。

作为优选,所述蚯蚓养殖环境的检测终端包括微处理器模块、电源模块、显示装置、氨气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掉电数据存储器以及无线通讯模块,所述的微处理器模块分别与显示装置、氨气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掉电数据存储器以及无线通讯模块相连接,该无线通讯模块通过网关实现与监控服务器的数据上传功能。

作为优选,所述的微处理器模块通过GPIO接口连接锁存器并与显示装置相连接,微处理器模块采用单总线方式与温湿度传感器相连接,微处理器模块通过I2C连接光照传感器和掉电数据存储器,微处理器模块通过ADC接口与氨气传感器相连接,微处理器模块通过SPI接口与无线通讯模块相连接,所述的显示装置包括4个高亮LED灯和4位8段码LED显示,所述的电源模块输出12V/5V/3.3V为各个模块供电。

本发明的蚯蚓养殖装置,在箱体下部设置水槽并在箱体侧壁上设置蚯蚓回爬槽,向下逃跑的蚯蚓被水槽阻隔后通过回爬槽爬入养殖箱内,而蚯蚓养殖环境的检测终端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和氨气传感器实时监测养殖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氨气浓度等环境数据并通过网关自动上传至监控服务器,为监控服务器对养殖大棚的环境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将其与监控服务器、网关以及环境控制器连接在一起构成农业养殖环境监测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养殖大棚环境的全自动控制功能,真正达到科学化养殖目标,大幅提升养殖业的管理水平,同时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增加产出,节约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蚯蚓养殖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蚯蚓回爬槽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蚯蚓养殖环境的检测终端的电路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来对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参考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如图1-3所示,一种蚯蚓养殖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从上到下分为养殖层11、蛭石层12和秸秆层13、渗透隔板16和水槽14;所述养殖层11高27-45厘米,养殖基质PH值为6.2-6.8,具体的养殖层充填的养殖基质为米糠、麸皮、豆粕、鱼粉、农作物秸秆粉碎物、果蔬下脚料或者厨余垃圾粉碎物中的一种或几种和田园土的法混合物经发酵制作而成的蚯蚓饲料,PH值控制在6.3-6.5,所述秸秆粉碎料使用的秸秆为小麦、稻草或者玉米秸秆;所述蛭石层12高6-10厘米;所述秸秆层13高3-5厘米;所述渗透隔板16上均匀分布直径0.6-1.5厘米的小孔;所述水槽14设置在箱体下部,深15-20厘米,底部一侧设有排水管15;所述排水管15为U形,出口高于进口并设置在所述水槽最高水平面处,外接排往下水道;所述箱体的渗透隔板以下至水槽底部的四壁设有蚯蚓回爬槽21,所述蚯蚓回爬槽21为倾斜角度为30-60度的凹槽,作为优选,所述养殖层高30厘米;所述蛭石层高8厘米;所述秸秆层高4厘米,作为优选,所述渗透隔板上均匀分布直径1厘米的小孔,作为优选,所述蚯蚓回爬槽的倾斜角度为35度,作为优选,所述箱体上面设置一个晴雨盖,箱体内还具有蚯蚓养殖环境的检测终端。

如图3所示,蚯蚓养殖环境的检测终端包括微处理器模块、电源模块、显示装置(4位8段码数码管显示和LED显示)、氨气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掉电数据存储器以及RF通讯模块,微处理器模块通过GPIO接口连接锁存器并与显示装置相连接,微处理器模块采用单总线方式与温湿度传感器相连接,微处理器模块通过I2C连接光照传感器和掉电数据存储器,微处理器模块通过ADC接口与氨气传感器相连接,微处理器模块通过SPI接口与RF通讯模块相连接,电源模块输出12V/5V/3.3V为各个模块供电。在本实施例中,微处理器模块采用MICROCH IP公司的工业级芯片PIC18F45J10,可以保证终端长期稳定运行。无线通讯模块使用的是SI4432,使用免费的ISM频段进行采集数据的传输,通讯距离远,不用单独布置通讯线路,节约人力、物力及线路维护费用。温湿度采集传感器使用性价比高的DHT11,光照传感器采用BH1750FVI专业芯片和配套的保护透镜,灵敏度高,氨气传感器使用MQ137模块。为了提升易用性,本监测终端还提供丰富的人机交互功能,便于用户直观查看采集数据,终端配备了4个高亮LED灯及4位8段码LED显示。

本发明的蚯蚓养殖环境的检测终端与嵌入式中继器(网关)、监控服务器、环境控制器连接在一起构成农业养殖环境监测控制系统,本发明和环境控制器通过RF通讯方式与嵌入式中继器相连接,该嵌入式中继器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监控服务器相连接,监控服务器接收本发明采集的现场环境(温度、湿度、光照、氨气浓度等),并通过嵌入式中继器(网关)向环境控制器发送控制命令,由环境控制器对现场环境进行控制,例如控制风机、灯光、加热、加湿等实现对养殖大棚环境的全自动控制功能。系统中的监控服务器主要功能是数据的接收、存储、分析,通过核心的算法模型对环境控制器进行操作来进行养殖管理,可进行数据的追溯、查询等功能。嵌入式中继器的功能包括:对环境采集终端数据的接收和参数设置,对环境控制器的控制指令的发送和参数设置,与服务器的交互,根据网络情况进行数据的封装、存储、命令转发等。环境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接收控制指令对电机、灯光、加热器等功率器件进行开关控制。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