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餐余垃圾的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02219阅读:23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活餐余垃圾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餐厨垃圾,俗称泔脚,又称泔水、潲水,是居民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形成的生活废物。餐厨垃圾主要成分包括米和面粉类食物残余、蔬菜、动植物油、肉骨等,从化学组成上,有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类和无机物。

餐厨垃圾极易腐烂变质,散发恶臭,传播细菌和病毒,而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规模的日渐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餐厨垃圾量也随之逐年增加,但是现有的餐余垃圾的重新利用和变废为宝的方法经济效益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经济效益高的生活餐余垃圾的处理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活餐余垃圾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生活餐余垃圾进行分检、控水和粉碎处理,其中,控水处理将生活餐余垃圾的含水量控制至40~60%,所述的含水量百分数为质量百分数,制得糊状物;

2)将生物菌剂倒入到步骤1)制得的糊状物中充分搅拌,然后进行发酵处理,其中,生物菌剂的有效活菌数为6.8~7.5亿/g,生物菌剂与糊状物的重量比为0.035~0.055∶1,发酵时间为30~60小时,发酵处理的发酵温度为26~30℃,制得发酵物;

3)将步骤2)制得的发酵物倒入到蒸汽炉中进行蒸制处理,其中,蒸制处理的蒸制温度为65~80℃,蒸制时间为20~30分钟,制得蒸制物;

4)添加L-酪氨酸、L-苯丙氨酸、L-精氨酸、胞磷胆碱和牛磺酸到步骤3)制得的蒸制物中充分搅拌,将pH值调整到6~7.5,然后放入蚯蚓进行培育,其中,L-酪氨酸、L-苯丙氨酸、L-精氨酸、牛磺酸和蒸制物的重量比为0.01~0.015∶0.015~0.02∶0.005~0.015∶0.01~0.02∶1,蚯蚓的培养温度为22~26℃,蚯蚓养殖密度为每平方米2400-3200条。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的控水处理将生活餐余垃圾的含水量控制至55%。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的生物菌剂与糊状物的重量比为0.04:1。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的发酵处理的发酵温度为28℃。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的蒸制处理的蒸制温度为70℃,蒸制时间为26分钟。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4)中的蚯蚓的培养温度为24℃;蚯蚓养殖密度为每平方米2600条;调整的pH值为7.0。

作为优选,所述L-酪氨酸、L-苯丙氨酸、L-精氨酸、牛磺酸和蒸制物的重量比为0.01∶0.015∶0.005∶0.015∶1。

作为优选,所述生物菌剂为EM菌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有机肥,通过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蚯蚓粪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饲料,通过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成年蚯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实现将餐余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实用化,生态化的目的,达到变废为宝和厨余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而且利用了餐余垃圾经处理后养殖具有经济价值的蚯蚓,可以增加投资者的回报,可以增加环保事业投资者的兴趣,可以有效的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生活餐余垃圾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生活餐余垃圾进行分检、控水和粉碎处理,其中,控水处理将生活餐余垃圾的含水量控制至40%,所述的含水量百分数为质量百分数,制得糊状物;

2)将生物菌剂倒入到步骤1)制得的糊状物中充分搅拌,然后进行发酵处理,其中,生物菌剂的有效活菌数为6.8亿/g,生物菌剂与糊状物的重量比为0.035∶1,发酵时间为30小时,发酵处理的发酵温度为26℃,制得发酵物;

3)将步骤2)制得的发酵物倒入到蒸汽炉中进行蒸制处理,其中,蒸制处理的蒸制温度为65℃,蒸制时间为20分钟,制得蒸制物;

4)添加L-酪氨酸、L-苯丙氨酸、L-精氨酸、胞磷胆碱和牛磺酸到步骤3)制得的蒸制物中充分搅拌,将pH值调整到6,然后放入蚯蚓进行培育,其中,L-酪氨酸、L-苯丙氨酸、L-精氨酸、牛磺酸和蒸制物的重量比为0.01∶0.015∶0.005∶0.01∶1,蚯蚓的培养温度为22℃,蚯蚓养殖密度为每平方米2400条。

实施例2

一种生活餐余垃圾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生活餐余垃圾进行分检、控水和粉碎处理,其中,控水处理将生活餐余垃圾的含水量控制至60%,所述的含水量百分数为质量百分数,制得糊状物;

2)将生物菌剂倒入到步骤1)制得的糊状物中充分搅拌,然后进行发酵处理,其中,生物菌剂的有效活菌数为7.5亿/g,生物菌剂与糊状物的重量比为0.055∶1,发酵时间为60小时,发酵处理的发酵温度为30℃,制得发酵物;

3)将步骤2)制得的发酵物倒入到蒸汽炉中进行蒸制处理,其中,蒸制处理的蒸制温度为80℃,蒸制时间为30分钟,制得蒸制物;

4)添加L-酪氨酸、L-苯丙氨酸、L-精氨酸、胞磷胆碱和牛磺酸到步骤3)制得的蒸制物中充分搅拌,将pH值调整到7.5,然后放入蚯蚓进行培育,其中,L-酪氨酸、L-苯丙氨酸、L-精氨酸、牛磺酸和蒸制物的重量比为0.015∶0.02∶0.015∶0.02∶1,蚯蚓的培养温度为26℃,蚯蚓养殖密度为每平方米3200条。

实施例3

一种生活餐余垃圾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生活餐余垃圾进行分检、控水和粉碎处理,其中,控水处理将生活餐余垃圾的含水量控制至55%,所述的含水量百分数为质量百分数,制得糊状物;

2)将生物菌剂倒入到步骤1)制得的糊状物中充分搅拌,然后进行发酵处理,其中,生物菌剂的有效活菌数为7.2亿/g,生物菌剂与糊状物的重量比为0.04∶1,发酵时间为40小时,发酵处理的发酵温度为28℃,制得发酵物;

3)将步骤2)制得的发酵物倒入到蒸汽炉中进行蒸制处理,其中,蒸制处理的蒸制温度为70℃,蒸制时间为26分钟,制得蒸制物;

4)添加L-酪氨酸、L-苯丙氨酸、L-精氨酸、胞磷胆碱和牛磺酸到步骤3)制得的蒸制物中充分搅拌,将pH值调整到7.0,然后放入蚯蚓进行培育,其中,L-酪氨酸、L-苯丙氨酸、L-精氨酸、牛磺酸和蒸制物的重量比为0.01∶0.015∶0.005∶0.015∶1,蚯蚓的培养温度为24℃,蚯蚓养殖密度为每平方米2600条。

实施例4

一种有机肥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生活餐余垃圾进行分检、控水和粉碎处理,其中,控水处理将生活餐余垃圾的含水量控制至55%,所述的含水量百分数为质量百分数,制得糊状物;

2)将生物菌剂倒入到步骤1)制得的糊状物中充分搅拌,然后进行发酵处理,其中,生物菌剂的有效活菌数为7.2亿/g,生物菌剂与糊状物的重量比为0.04∶1,发酵时间为40小时,发酵处理的发酵温度为28℃,制得发酵物;

3)将步骤2)制得的发酵物倒入到蒸汽炉中进行蒸制处理,其中,蒸制处理的蒸制温度为70℃,蒸制时间为26分钟,制得蒸制物;

4)添加L-酪氨酸、L-苯丙氨酸、L-精氨酸、胞磷胆碱和牛磺酸到步骤3)制得的蒸制物中充分搅拌,将pH值调整到7.0,然后放入蚯蚓进行培育,其中,L-酪氨酸、L-苯丙氨酸、L-精氨酸、牛磺酸和蒸制物的重量比为0.01∶0.015∶0.005∶0.015∶1,蚯蚓的培养温度为24℃,蚯蚓养殖密度为每平方米2600条;

5)收集蚯蚓粪便,作为有机肥。

实施例5

一种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生活餐余垃圾进行分检、控水和粉碎处理,其中,控水处理将生活餐余垃圾的含水量控制至55%,所述的含水量百分数为质量百分数,制得糊状物;

2)将生物菌剂倒入到步骤1)制得的糊状物中充分搅拌,然后进行发酵处理,其中,生物菌剂的有效活菌数为7.2亿/g,生物菌剂与糊状物的重量比为0.04∶1,发酵时间为40小时,发酵处理的发酵温度为28℃,制得发酵物;

3)将步骤2)制得的发酵物倒入到蒸汽炉中进行蒸制处理,其中,蒸制处理的蒸制温度为70℃,蒸制时间为26分钟,制得蒸制物;

4)添加L-酪氨酸、L-苯丙氨酸、L-精氨酸、胞磷胆碱和牛磺酸到步骤3)制得的蒸制物中充分搅拌,将pH值调整到7.0,然后放入蚯蚓进行培育,其中,L-酪氨酸、L-苯丙氨酸、L-精氨酸、牛磺酸和蒸制物的重量比为0.01∶0.015∶0.005∶0.015∶1,蚯蚓的培养温度为24℃,蚯蚓养殖密度为每平方米2600条;

5)收集蚯蚓,作为饲料。

实验例1

对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处理后的生活餐余垃圾的粗脂肪、灰分、粗蛋白及其附近空气的嗅阈值进行测定,粗脂肪的测定参照GB/T 6433-2006;灰分的测定参照GB/T 6438-1992;粗蛋白的测定参照GB/T 6432-1994;嗅阈值的测定参照GB/T 14675-1993;检测结果如下所示:

通过检测,经过本发明的方法处理后的生活餐余垃圾粗脂肪、灰分和粗蛋白含量高,嗅阈值低。

实验例2

将实施例4中的蚯蚓粪便作为实验组;将野外捕捉到的蚯蚓的粪便作为对照组,上述的蚯蚓粪便重量相同,然后使用型号为PJ-FQN的有机肥氮磷钾总养分测定仪分别对上述的蚯蚓粪进行检测,具体结果如下表所示:

通过对2组实验进行检测,本发明的蚯蚓粪与现有的野外的蚯蚓粪相比营养成分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

实验例3

将实施例5中培养出来的成年蚯蚓切成片状并洗净,制得蚯蚓肉,作为实验组;将野外捕捉到的成年蚯蚓切成片状并洗净,制得蚯蚓肉,作为对照组,上述蚯蚓肉重量相同,然后分别使用高温灼烧法、凯氏定氮法和索氏抽提法检测上述蚯蚓肉的灰分、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具体结果如下表所示:

通过对2组实验进行检测,本发明的蚯蚓与现有的野外的蚯蚓相比灰分、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实现将餐余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实用化,生态化的目的,达到变废为宝和厨余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而且利用了餐余垃圾经处理后养殖具有经济价值的蚯蚓,可以缓解城镇处理餐余垃圾的问题,有利于环境综合治理,而且蚯蚓粪营养全面,对人畜和植物无灼伤,可全面应用于各种植物,蚯蚓被广泛用于制药和轻化工业等,需求量大,经济效益高,蚯蚓粪是具有高孔隙度的颗粒状物质,具有吸附臭气的作用,并且蚯蚓粪中含有大量微生物,可促进恶臭物质的分解而达到除臭的目的,蚯蚓粪肥效好,蚯蚓营养价值高,市场竞争力强,可以增加投资者的回报,可以增加环保事业投资者的兴趣,可以有效的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