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生活餐余垃圾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生活餐余垃圾进行分检、控水和粉碎处理,其中,控水处理将生活餐余垃圾的含水量控制至40~60%,所述的含水量百分数为质量百分数,制得糊状物;
2)将生物菌剂倒入到步骤1)制得的糊状物中充分搅拌,然后进行发酵处理,其中,生物菌剂的有效活菌数为6.8~7.5亿/g,生物菌剂与糊状物的重量比为0.035~0.055:1,发酵时间为30~60小时,发酵处理的发酵温度为26~30℃,制得发酵物;
3)将步骤2)制得的发酵物倒入到蒸汽炉中进行蒸制处理,其中,蒸制处理的蒸制温度为65~80℃,蒸制时间为20~30分钟,制得蒸制物;
4)添加L-酪氨酸、L-苯丙氨酸、L-精氨酸、胞磷胆碱和牛磺酸到步骤3)制得的蒸制物中充分搅拌,将pH值调整到6~7.5,然后放入蚯蚓进行培育,即可,其中,L-酪氨酸、L-苯丙氨酸、L-精氨酸、牛磺酸和蒸制物的重量比为0.01~0.015: 0.015~0.02: 0.005~0.015: 0.01~0.02:1,蚯蚓的培养温度为22~26℃,蚯蚓养殖密度为每平方米2400-3200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餐余垃圾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控水处理将生活餐余垃圾的含水量控制至5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餐余垃圾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生物菌剂与糊状物的重量比为0.0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餐余垃圾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发酵处理的发酵温度为28℃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餐余垃圾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蒸制处理的蒸制温度为70℃,蒸制时间为26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餐余垃圾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蚯蚓的培养温度为24℃;蚯蚓养殖密度为每平方米2600条;调整的pH值为7.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餐余垃圾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酪氨酸、L-苯丙氨酸、L-精氨酸、牛磺酸和蒸制物的重量比为0.01:0.015:0.005:0.015: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餐余垃圾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菌剂为EM菌剂。
9.一种有机肥,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
10.一种饲料,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