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城市立体绿化的高效节水型栽培容器及其应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9492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城市立体绿化的高效节水型栽培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方箱(1)、隔板(2)、栽培层(3)、储水层(4),所述隔板(2)固定于方箱(1)内部,所述方箱(1)内隔板(2)以上为栽培层(3),所述方箱(1)内隔板(2)以下为储水层(4),所述隔板(2)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圆孔,所述隔板(2)的圆孔内塞入有吸水棉条(5),所述吸水棉条(5)下段位于储水层(4)内,所述吸水棉条(5)上段位于隔板(2)上部的栽培层(3)内,所述隔板(2)上面铺设有栽培基质(6),所述方箱(1)的侧面开设有溢水孔(7),所述溢水孔(7)位于隔板(2)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基质(6)采用蛭石、草炭、园土配制而成,蛭石、草炭、园土按照2.5-3.5:0.5-1.5:0.5-1.5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先搅拌3-5分钟,使其混合均匀,然后将其铺设在隔板上,并将吸水棉条向上拉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栽培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箱(1)选用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无孔塑料材质制成,所述方箱(1)的深度为40-60cm,长度为30-50cm,宽度为10-40c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栽培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选用厚度0.5-1.5cm的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塑料板制成,所述隔板(2)上设置有3-9个圆孔,所述圆孔直径为0.5-1.5c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栽培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设于距离方箱(1)底部5-10cm处,所述隔板(2)下面粘结有塑料管,所述隔板(2)通过塑料管支撑在方箱(1)内,所述隔板(2)与方箱(1)的底面尺寸相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栽培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水孔(7)对称设于方箱(1)两个侧面上,所述溢水孔(7)设于隔板(2)下方0.5-1cm位置处,所述溢水孔(7)直径为1-3c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栽培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棉条(5)选用规格20-80g的无纺布制成,所述吸水棉条(5)的直径为0.5-1.5cm,长度为15-45cm,所述吸水棉条(5)在隔板下部保留长度5-15cm,其余部分保留在隔板(2)上部。

8.一种用于城市立体绿化的高效节水型栽培容器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容器选择:选用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无孔塑料方箱,方箱深度为40-60cm,长度为30-50cm,宽度为10-40cm;

2)隔板制作与放置:选用厚度为0.5-1.5cm的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塑料板,将其切割成与步骤1)选用的方箱的底面尺寸相同的方板;

3)隔板打孔:在步骤2)制作好的隔板上打出直径0.5-1.5cm的圆孔3-9个,使其均匀分布在隔板上;

4)固定隔板:将步骤3)做好的隔板放置在步骤1)备好的方箱内,使其处于距离方箱底部5-10cm的位置,通过在隔板下面粘结塑料管的方式支撑隔板,确保隔板上放置栽培基质及栽植植物后不会坠落为宜;

5)打溢水孔:在方箱对应的两个侧面,距离隔板0.5-1cm的位置打出直径1-3cm的两个溢水孔;

6)设置吸水棉条:选用规格20-80g的无纺布,将其卷成直径0.5-1.5cm的棉条,长度15-45cm,然后将其塞入步骤4)固定好的隔板上的圆孔内,使其在隔板下部保留长度5-15cm,其余部分保留在隔板上部,使得隔板的每个圆孔塞入一条吸水棉条;

7)基质配制:用蛭石、草炭、园土按照2.5-3.5:0.5-1.5:0.5-1.5的重量比例混合,搅拌3-5分钟,使其混合均匀,然后将其铺设在步骤5)完成后的容器隔板上,并将吸水棉条向上拉直;

8)栽植植物:将准备栽植的植物按照常规方法栽植在步骤6)完成后的栽培基质内,然后将其放置或固定在需要的绿化地点;

9)浇水养护:按照常规方法对植物进行浇水,每次浇水直到有多余水分从方箱侧面的溢水孔溢出为止。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