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蕨菜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97666阅读:6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蔬菜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蕨菜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蕨菜(Pteridium aquilinumvar.latiusculum)又叫拳头菜、猫爪、龙头菜,喜生于浅山区向阳地块,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多分布于稀疏针阔混交林;其食用部分是未展开的幼嫩叶芽,经处理的蕨菜口感清香滑润,再拌以佐料,清凉爽口,是难得的上乘酒菜,还可以炒吃,加工成干菜,做馅、腌渍成罐头等。

蕨菜为凤尾蕨科生落叶草本植物。蕨菜一般株高达一米,根状长而横走,有黑褐色绒毛,早春新生叶拳卷,呈三叉状。柄叶鲜嫩,上披白色绒毛,此时为采集期。叶柄长30~100cm,叶片呈三角形,长65~150cm,宽30~60cm,2~3次羽状分裂,下部羽片对生,褐色孢子囊群连续着生于叶片边缘,有双重囊群盖。多生长在山区土质湿润、肥沃、土层较深的向阳坡上。

目前,人们在栽培种植蕨菜时,一般都采用复合肥、过磷酸钙为主要肥料,虽然效果很好,但肥料中的营养成份根本满足不了蕨菜的营养需求,又因大多数种植户对蕨菜的生长规律及营养需求等了解较少,加之所施肥料又缺少一定的营养成份,极易造成蕨菜产量低,叶片枯萎、脱落,根部细小不发达,生长慢,易引发各种病虫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蕨菜的种植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蕨菜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田地整理:选择海拔段200-400m的皖南山区,湿润肥沃、保水保肥力强、质地疏松、基本呈中性的砂质壤土,深翻35-40厘米,做成畦高10-15厘米、宽50-60厘米的畦,畦间开排水沟;播种前7天,用30%甲霜恶霉灵可湿性粉剂1份拌细沙土40-50份施入育苗地0-10cm土层内,播种前30天对土壤添加土壤调节剂,所述土壤调节剂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钾长石粉5-10、硫酸锌0.1-0.3、硫酸锰0.1-0.3、钼酸钠0.2-0.4、柠檬酸2-3、硫酸铜0.2-0.3、贝壳粉2-5、纳米氧化银0.1-0.2、海泡石1-2、沸石粉4-6、腐熟的农作物秸秆粉20-30、铝钒土2-3、硼砂2-3、明钒3-4,每亩施6千克;

(2)种子处理:选择优质、健壮的种子,先在阳光下晒2-3h,然后温水浸泡5-6小时,再将种子放入10-20%的乙醇溶液中浸泡3-5分钟,所述的乙醇溶液中添加了油菜素内酯1-3ppm、赤霉素10-15ppm、萘乙酸10-20ppm;捞出稍晾即可;

(3)播种:用种子播种时,按行距30-40厘米开沟,沟深0.5-1.2厘米,亩播种量0.5-1.2千克,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覆细土,稍镇压后浇水,然后覆盖塑料膜;用分根播种时,按行距25-30厘米,株距18-22厘米栽植,播种深度12-15厘米;播前20天,制备蕨菜专用基肥,其中蕨菜专用基肥包括:干大粪19%-22%、干猪粪10%-12%、干鸡粪16%-19%、冬瓜茎叶粉1%-3%、茄子茎叶粉2%-4%、蚕豆秸杆粉4%-6%、棉籽饼6%-8%、钾肥10%-12%、过磷酸钙8%-10%、氯化钾2%-4%、波尔多液3%-5%、乐果1%-3%、粉锈宁4%-6%,所述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按照农家肥35-40kg/亩,无机肥25kg-30kg/亩;

(4)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1)间苗定苗:苗高5-7厘米时定苗,每隔5-10厘米左右留苗1株,除弱苗留壮苗;

2)中耕除草:每次间苗时都应结合中耕除草,第一次待苗高5cm时用手拔草,只浅松表土,不能过深,否则主根不向下扎,叉根多,影响质量,第二次待苗高10-15cm时除草,中耕稍深一些,第三次在定苗时,松土除草要彻底除尽杂草,以后植株长大封垄,不能再进行中耕除草;

3)追肥摘蕾:6月下旬中耕除草后,亩追施增产肥,施后浇一次透水;除留种外,一般在现蕾时将其花蕾摘除,促进植株和根的生长;

4)病虫害防治:按常规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治。

所述步骤(4)中追施增产肥,其组份按照重量比为:硫酸铵200-250、钼酸铵10-15、硼酸20-30、柠檬酸钠10-15、亚硒酸氢钠5-10、蓖麻叶粉15-25、乙二胺四乙酸二钠20-30、牛粪20-30、蔗渣10-15、椰丝5-10、钼酸钠1-2、过磷酸钙5-10、氯化钾5-6、豆粕3-4、冬青油1-2、磷质海鸟粪5-10,每亩施肥15-20千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土壤调节剂,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减少生长中的病虫害,提高抗逆性;

2)通过播种前处理克服蕨菜种子的硬实性,提高蕨菜种子生根发育的效率;

3)肥料的科学配方使得蕨菜成活苗率高,增产肥中所产生的大量有机肥均能满足蕨菜的快速生长要求,使蕨菜生长速度快,既增加了产量,又解决了多次施肥的难题,可以有效控制蕨菜根腐病的发病率,提高产量和质量,产生有效的经济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选择皖南山区地域作为实施地点

(1)首先选择海拔300米山地,湿润肥沃、保水保肥力强、质地疏松、基本呈中性的砂质壤土,耙平整细,深翻35-40厘米,做成畦高10-15厘米、宽50-60厘米的畦,畦间开排水沟;播种前7天,用30%甲霜恶霉灵可湿性粉剂1份拌细沙土40-50份施入育苗地0-10cm土层内,播种前30天对每亩土壤添加土壤调节剂,所述土壤调节剂包括以下组分:钾长石粉1㎏、硫酸锌0.03㎏、硫酸锰0.01㎏、钼酸钠0.02㎏、柠檬酸0.2㎏、硫酸铜0.02㎏、贝壳粉0.3㎏、纳米氧化银0.01㎏、海泡石0.2㎏、沸石粉0.4㎏、腐熟的农作物秸秆粉2㎏、铝钒土0.2㎏、硼砂0.2㎏、明钒0.3㎏;

(2)种子处理:选择优质、健壮的种子,先在阳光下晒3h,然后温水浸泡6小时,再将种子放入10-20%的乙醇溶液中浸泡5分钟,所述的乙醇溶液中添加了油菜素内酯3ppm、赤霉素10ppm、萘乙酸10ppm;捞出稍晾即可;

(3)播种:用种子播种时,按行距30-40厘米开沟,沟深0.5-1.2厘米,亩播种量0.5-1.2千克,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覆细土,稍镇压后浇水,然后覆盖塑料膜;用分根播种时,按行距25-30厘米,株距18-22厘米栽植,播种深度12-15厘米;播前20天,制备蕨菜专用基肥,其中蕨菜专用基肥包括:干大粪19%-22%、干猪粪10%-12%、干鸡粪16%-19%、冬瓜茎叶粉1%-3%、茄子茎叶粉2%-4%、蚕豆秸杆粉4%-6%、棉籽饼6%-8%、钾肥10%-12%、过磷酸钙8%-10%、氯化钾2%-4%、波尔多液3%-5%、乐果1%-3%、粉锈宁4%-6%,所述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按照农家肥35-40kg/亩,无机肥25kg-30kg/亩;

(4)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1)间苗定苗:苗高5-7厘米时定苗,每隔5-10厘米左右留苗1株,除弱苗留壮苗;

2)中耕除草:每次间苗时都应结合中耕除草,第一次待苗高5cm时用手拔草,只浅松表土,不能过深,否则主根不向下扎,叉根多,影响质量,第二次待苗高10-15cm时除草,中耕稍深一些,第三次在定苗时,松土除草要彻底除尽杂草,以后植株长大封垄,不能再进行中耕除草;

3)追肥摘蕾:6月下旬中耕除草后,亩追施增产肥,施后浇一次透水;除留种外,一般在现蕾时将其花蕾摘除,促进植株和根的生长,增产肥其组份按照重量比为:硫酸铵200-250、钼酸铵10-15、硼酸20-30、柠檬酸钠10-15、亚硒酸氢钠5-10、蓖麻叶粉15-25、乙二胺四乙酸二钠20-30、牛粪20-30、蔗渣10-15、椰丝5-10、钼酸钠1-2、过磷酸钙5-10、氯化钾5-6、豆粕3-4、冬青油1-2、磷质海鸟粪5-10,每亩施肥20千克;

4)病虫害防治:按常规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治。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