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鱼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075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生态养鱼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状的池壁(10),池壁(10)下端与池底(20)顺延连接,池底(20)的形状为中部向边缘逐渐升高式布置,进水管(30)的出水口(31)高度高于鱼池内的水位高度且出水方向与池壁(10)的径向成夹角式布置,池底(20)的中部设有竖向布置的主管(40),主管(40)邻近池底(20)的下端管壁上开设有防逃排水孔(41),排水管(50)的一端与主管(40)的下端管腔顺延连通,排水管(50)的另一端连通到沉淀池(60),沉淀池(60)的出水管(61)的高度与鱼池内水位高度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养鱼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池(60)包括积污室(62)与净水室(63),过滤网(64)将积污室(62)与净水室(63)分隔开,所述的出水管(61)设置在净水室(63)的室壁上,积污室(62)室底开设有排污口通过排污管(70)与外界连通,积污室(62)内设有第一竖直管(65)与排污口插拔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养鱼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管(40)的高度高于鱼池内水位高度,主管(40)的下端与池底(20)为插拔式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养鱼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管(50)连通至积污室(62)室底开设的进水口处,积污室(62)内设有第二竖直管(66)与进水口插拔式连接,第二竖直管(66)的上端面的高度低于鱼池内水位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2、3、4任意一项所述的生态养鱼池,其特征在于:一系列生态养鱼池根据坡地高度落差顺延串联布置,直接相邻的上一级生态养鱼池的出水管(61)与下一级生态养鱼池的进水管(30)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养鱼池,其特征在于:池壁(10)的外侧布置有给水管(80),给水管(80)根据一系列生态养鱼池的高度落差顺延布置,给水管(80)设有给水支管(81)连通至生态养鱼池的内部,给水支管(81)的高度高于鱼池内的水位高度且出水方向与池壁(10)的径向成夹角式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态养鱼池,其特征在于:一系列生态养鱼池相对给水管(80)对称布置为两列,相对应的布置给水支管(81),同一级生态养鱼池的排污管(70)通过排污总管(90)串联与外界连通。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