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灭蚊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73339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灭蚊灯领域,尤其是一种改进的灭蚊灯。

背景技术:
夏季天气炎热,容易滋生蚊虫,因此人们通过蚊香,驱蚊液或者灭蚊喷雾进行驱蚊,采用该方法驱蚊具有一定化学药物被使用人吸入身体,对人体健康又一定的损害。目前,市面上大部分采用灭蚊灯取代化学物质的灭蚊方法,灭蚊灯结构简单、售价低廉、节能环保被人们广泛应用在餐厅、食堂、幼儿园、医院等地方,但现有的灭蚊灯的诱蚊光管损坏时不能即时进行更换,更换时需要用螺丝刀拆卸灭蚊灯网,延长灭蚊灯维修的时间,在幼儿园或医院等地方,游走的蚊虫对弱小的孩子或病患者带来危害,被蚊子叮咬容易传播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一种改进的灭蚊灯,装配便捷,解决灭蚊灯结构复杂拆卸难,降低灭蚊灯的实用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灭蚊灯,包括箱体和诱蚊灯管,箱体内设有中空的容置腔,诱蚊灯管通过安装结构安装在容置腔内,容置腔前端开口安装有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两相对侧构成两安装端面,两安装端面上分别一体式延伸有第一夹持部,容置腔后端开口可拆式连接有连接件,连接件上延伸有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之间构成夹持诱蚊灯管端部夹紧腔,结构简单,便于装配诱蚊灯管,诱蚊灯管发生故障时,容易取出第二夹持部更换,方便快捷。同一侧的安装端面上一体式延伸有两独立的第一夹持部,连接件上延伸有与两第一夹持部对应的两第二夹持部;该结构可以同时在容置内安装两个灭蚊灯,提高灭蚊效率。所述第二夹持部内延伸有定位板,定位板的底部设有倾斜面,定位板切入诱蚊灯管端部,固定诱蚊灯管位置,避免诱蚊灯管安装后在夹紧腔内左右摆动,导致诱蚊灯管端部松脱出夹紧腔。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为半圆环形,半圆环形便于夹持灭蚊灯管,根据灯管截面形状更好贴合诱蚊灯管端部的外壁,减少诱蚊灯管端部因缝隙过大出现晃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的灭蚊灯,结构简单,拆卸安装方便,诱蚊灯管发生故障时,只需轻撬连接件后从第一夹持部取出诱蚊灯管进行检修维护或者更换,从而使得灭蚊灯可继续正常工作,灵活性强,无需报废整灯或更换其他零配件,经久耐用,延长了灭蚊灯的使用寿命,低碳环保。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改进的灭蚊灯,包括箱体1和诱蚊灯管2,箱体1内设有中空的容置腔3,诱蚊灯管2通过安装结构安装在容置腔3内,容置腔3前端开口安装有防护网4,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3两相对侧构成两安装端面5,两安装端面5上分别一体式延伸有第一夹持部6,容置腔3后端开口可拆式连接有连接件7,连接件7上延伸有第二夹持部8,第一夹持部6与第二夹持部8之间构成夹持诱蚊灯管2端部的夹紧腔9,结构简单,便于装配诱蚊灯管2,诱蚊灯管2发生故障时,容易取出第二夹持部8更换,方便快捷。同一侧的安装端面5上一体式延伸有两独立的第一夹持部6,连接件7上延伸有与两第一夹持部6对应的两第二夹持部8,第一夹持部6与第二夹持部8的配合对诱蚊灯管2端部有定位作用,避免诱蚊灯管2上下晃动,导致诱蚊灯管2电性连接不良现象;该结构可以同时在容置内安装两个灭蚊灯,提高灭蚊效率。所述第二夹持部8内延伸有定位板10,定位板10的底部设有倾斜面11,定位板10切入诱蚊灯管2端部,固定诱蚊灯管2位置,避免诱蚊灯管2安装后在夹紧腔9内左右摆动,导致诱蚊灯管2端部松脱出夹紧腔9。安装时,将诱蚊灯管2的两端部对应架设在两安装端面5上延伸出的第一夹持部6上,再将连接件7通过紧固件对应夹合在第一夹持部6上,在夹合配合的同时,第二夹持部8上的定位板10通过底部的倾斜面11切入诱蚊灯管2两端部的顶面,使诱蚊灯管2固定在第一夹持部6、第二夹持部8以及定位板10构成的夹紧腔9内,使诱蚊灯管2不易松动,确保灭蚊灯紧固耐用。所述第一夹持部6和第二夹持部8为半圆环形,半圆环形便于夹持灭蚊灯管2,根据灯管截面形状更好贴合诱蚊灯管2端部的外壁,减少诱蚊灯管2端部因缝隙过大出现晃动。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而已,举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等同设计,均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