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吸式流水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8914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吸式流水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水养殖系统,具体是指一种设置于水体表面的后吸式流水养殖系统,水生动物在养殖系统中高密度养殖,促进水体交换的动力系统位于流水养殖系统的后端,减少较急流水对养殖生物的影响,有利于收集水产养殖自身产生的粪便和残饵,避免水产养殖对水体的污染。



背景技术:

随着池塘养殖密度不断增大,大量粪便和残饵污染池塘水体,未经处理的养殖污水排放进入江河湖泊,成为十分稀缺水资源的污染源。减少养殖面源污染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摆在广大水产科技工作者的面前。我国目前主要通过对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构建并设施化,引入水处理工艺,构建人工湿地系统,以此来降低养殖尾水的污染,经过多年的发展,在设备开发,生产过程控制与管理等方面逐步有望取得突破。

水产养殖容器有网箱、水泥池、玻璃钢池等;网箱设置在水表面,以水为基础,是水基养殖容器的一种,在养殖水产品过程中水体能够自由进出,一般不需特别增氧,不需要促进网箱内外的水体流动;水泥池、玻璃钢池等养殖容器建立在陆地上,以地面为支撑,是陆基养殖容器,要求坚固和不变形,能够承受容器内的水压和不漏水,造价高昂;而已经构建的水基流水养殖系统,将主养对象集中到一个养殖区域,使常规池塘养殖设备化、具有易于管理、节省人工、饲料、药品、能耗,高产高效等优势,能够有效地收集养殖对象的排泄物,避免养殖水体被污染。该技术方案能部分解决集中流水高密度养殖和粪便收集问题,能减少水产养殖对外界水环境的依赖,减少水产养殖对环境的破坏,大幅度降低甚至避免养殖尾水污染养殖水域,实现投饵养殖的零排放,更好地保障水产品的质量安全的同时,提高养殖产量和效益。但是水基养殖系统由于在前端设置动力装置,是前推式流水养殖系统,导致较急和较集中的水流刺激养殖容器内养殖生物,产生很大影响,尤其是养殖生物顶水频繁,擦伤碰伤导致严重损失,还影响养殖生物的摄食和生长,有诸多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一种水基流水养殖容器在安装和使用时养殖水域中水流较急,养殖生物顶水频繁,擦伤碰伤导致严重损失,并影响养殖生物的摄食和生长等问题,特开发出缓慢进水快速集中出水的后吸式流水养殖系统。能够提高水产品养殖密度,高效收集水产品粪便和残饵,减少水体污染,循环用水在池塘中自然补充溶氧,达到养殖水体的零排放。系统四周的防浪装置有利于防止风浪对养殖系统的冲击,延长养殖系统的使用寿命。

一种后吸式流水养殖系统,是由养殖容器本体1、聚污容器6、促流动力装置8及框架支撑结构2相互依存,集成新型循环流水高密度低能耗养殖系统;养殖容器本体1和聚污容器6下表面用均匀分布框架重物结构10支撑和/或下压为近平底六面体结构,上口面宽边的竖侧面是进水口3,为具孔洞的网格状材料,防止养殖生物进出的同时利于扩大进水截面减少流速,避免水产品顶流和应激反应;聚污容器6位于养殖系统后部,底面低于养殖容器本体的底面,有利于粪便的高效沉降和高效清除;系统末尾设置促流动力装置8,成为低扬程高通流换水动力,让养殖系统内外的水体高效循环,高效补充养殖系统内水产品的氧气需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后吸式流水养殖系统,包括以下组成部分和特性:一种后吸式流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后吸式流水养殖系统由养殖容器本体1、聚污容器6、促流动力装置8及框架支撑结构2相互依存而构成;框架支撑结构将养殖容器本体1、聚污容器6及气动促流动力装置8拉住,四者上表面高于水体表面9;养殖容器本体1和聚污容器6下表面用均匀重物框架结构11支撑和/或下压为近平底六面体结构,上口面宽边的竖侧面是进水口3,为网格状材料,防止养殖生物进出的同时利于水体流入;聚污容器6位于养殖系统后部,底面低于养殖容器本体1的底面,上口面的离水面的高度小于0.3m,聚污容器一侧和/或三侧设置促流动力装置8,将养殖系统内的水体转移到养殖系统外面,动力的杨程不大于5.0m。

所述的一种后吸式流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后吸式流水养殖系统按养殖容器本体1、聚污容器6、促流动力装置8的顺序排列,与框架支撑结构2一起构成,相互联通且以有孔洞的筛网隔离,约束养殖养殖生物的生活空间相互独立,促流动力装置8位于养殖系统后部,促进水体离开聚污容器6到达养殖系统外部,养殖系统外的水体通过进水口3补充进入养殖容器本体1,形成由外界到养殖容器本体,经聚污容器6后到养殖系统外的水流循环;促流动力装置8为常规机械泵水装置和/或轴流性电泵和/或释放压缩空气到水中促进水体运动的气动促流动力装置8;养殖系统外侧四周用硬性材料设置宽度小于1.0m的防波装置10,阻挡和降低水波浪对养殖系统的冲击。

所述的一种后吸式流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后吸式流水养殖系统的材料为砖混结构和/或塑料或/或其他非金属材料,将养殖系统内外独立分隔开来,以膜状和/或板状和/或小孔网格状材料围成养殖容器本体1和聚污容器6,阻止水体从除进水口3和出水口7之外的地方进出,使养殖用水自由流动。

所述的一种后吸式流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框架支撑结构2为固定式砖混结构和/或漂浮式框架结构,四周间隔0.5-5.0m设置稍高于养殖容器高度的支柱,在低水位时稳定和保持养殖系统的立体结构和形态。

所述的一种后吸式流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养殖容器本体1和聚污容器6由塑料和/或其他非金属材料构成,上表面四周用框架结构固定,下表面四周和/或整个底面均匀分布框架结构11支撑和/或下压,保持较规则的六面体形状。

所述的一种后吸式流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养殖系统的底部近水平或/和养殖系统底部进水端离水面的高度小于出水端离水面高度,底部往水流后端稍倾斜,促进污物在聚污容器6沉降聚集。

所述的一种后吸式流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围隔养殖容器本体1上表面四周用框架结构2固定,下表面四周和/或整个底面用均匀分布框架重物结构支撑11和/或下压为近平底六面体结构,养殖容器本体1内侧设置微气泡散气增氧装置,促进水体混合和补充溶氧。

所述的一种后吸式流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污容器6在养殖容器本体1后部,为膜状和/或板状和/或小孔网格状材料围隔、非平底结构,底部汇聚自然沉降的密度较大的粪便和/或残饵,收集集中后转移出养殖池塘,上表面低于水平面,浸没于水体近表层,清水从聚污容器的表层出水口7流出。

所述的一种后吸式流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养殖容器本体四个侧面的上部分由网格状材料制作,利于养殖容器本体内外溶氧的交换补充的同时防止养殖生物逃逸,养殖容器本体四个侧面的下部分为膜状和/或板状材料制作,通过养殖容器本体1底部侧面4和/或侧下部5与聚污容器6相连,方便水体和污物如粪便和/或残饵的流动和汇聚。

所述的一种后吸式流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养殖容器本体1长4.0-100.0m,宽2.0-50.0m,高1.0-5.0m;聚污容器6长4.0-100.0m,宽2.0-50.0m,高1.0-8.0m。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为一种后吸式流水养殖系统,漂浮设置在水体表面,养殖期几乎不受水位升降的影响;养殖系统循环水动力在后部,四周设置挡浪装置,减少风浪对柔性养殖容器的冲击。

2.本发明所述养殖容器使用柔性隔水材料,不承重,制作、运输及安装时操作简单,成本大大降低。进水口近整个侧面,面积大,水流舒缓,由后端的气动促流动力装置形成的水位差,水体自动进入养殖系统内,减少急流对养殖生物的刺激,避免顶流和碰伤,减少养殖生物顶流产生的损伤,减少养殖损失。

3.本发明所述养殖系统属节能减排技术,尤其是低扬程气动装置能够大幅减低运转能耗,工作时易于汇聚和清除投饵养殖水产品自身产生的粪便、残饵等污染物,尾水不污染环境。

4.本发明是新型高密度流水养殖设备,变常规的换水耗水养殖为循环水养殖,养殖用水能够循环利用,高效利用水资源,有望促进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技术的颠覆性变革,促进水产养殖模式的升级换代。

附图说明

图1一种后吸式流水养殖系统立体示意图

图2一种后吸式流水养殖系统竖直剖面示意图

图3均匀重物框架结构示意图(宽度和长度与养殖容器本体及聚污容器底部的宽度和长度对应)

1为围隔养殖容器本体;2为漂浮框架结构;3为网状进水侧面进水口;4为底部侧面网状联通位置;5为侧面下部网状联通位置;6为聚污容器;7为出水口;8为促流动力装置;9为水平面;10为防波装置;11为均匀重物框架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以下实施实例进一步详述,但实施实例所叙述的技术内容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不应以此来局限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水产养殖领域或环保水处理领域的从业者进行的适应性改变或变通依然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

一种后吸式流水养殖系统,包括以下组成部分和特性:一种后吸式流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后吸式流水养殖系统由养殖容器本体1、聚污容器6、促流动力装置8及框架支撑结构2相互依存而构成;框架支撑结构将养殖容器本体1、聚污容器6及气动促流动力装置8拉住,四者上表面高于水体表面9;养殖容器本体1和聚污容器6下表面用均匀重物框架结构11支撑和/或下压为近平底六面体结构,上口面宽边的竖侧面是进水口3,为网格状材料,防止养殖生物进出的同时利于水体流入;聚污容器6位于养殖系统后部,底面低于养殖容器本体1的底面,上口面的离水面的高度小于0.3m,聚污容器一侧和/或三侧设置促流动力装置8,将养殖系统内的水体转移到养殖系统外面,动力的杨程不大于5.0m。

所述的一种后吸式流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后吸式流水养殖系统按养殖容器本体1、聚污容器6、促流动力装置8的顺序排列,与框架支撑结构2一起构成,相互联通且以有孔洞的筛网隔离,约束养殖养殖生物的生活空间相互独立,促流动力装置8位于养殖系统后部,促进水体离开聚污容器6到达养殖系统外部,养殖系统外的水体通过进水口3补充进入养殖容器本体1,形成由外界到养殖容器本体,经聚污容器6后到养殖系统外的水流循环;促流动力装置8为常规机械泵水装置和/或轴流性电泵和/或释放压缩空气到水中促进水体运动的气动促流动力装置8;养殖系统外侧四周用硬性材料设置宽度小于1.0m的防波装置10,阻挡和降低水波浪对养殖系统的冲击。

所述的一种后吸式流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后吸式流水养殖系统的材料为砖混结构和/或塑料或/或其他非金属材料,将养殖系统内外独立分隔开来,以膜状和/或板状和/或小孔网格状材料围成养殖容器本体1和聚污容器6,阻止水体从除进水口3和出水口7之外的地方进出,使养殖用水自由流动。

所述的一种后吸式流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框架支撑结构2为固定式砖混结构和/或漂浮式框架结构,间隔0.5-5.0m设置稍高于养殖容器高度的支柱,在低水位时稳定和保持养殖系统的立体结构和形态。

所述的一种后吸式流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养殖容器本体1和聚污容器6由塑料和/或其他非金属材料构成,上表面四周用框架结构固定,下表面四周和/或整个底面均匀分布框架结构11支撑和/或下压,保持较规则的六面体形状。

所述的一种后吸式流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养殖系统的底部近水平或/和养殖系统进水端离水面的高度小于养殖系统出水端离水面高度,底部往水流后端稍倾斜,促进污物在聚污容器6沉降聚集。

所述的一种后吸式流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围隔养殖容器本体1上表面四周用框架结构2固定,下表面四周和/或整个底面用均匀分布框架重物结构支撑11和/或下压为近平底六面体结构,养殖容器本体1内侧设置微气泡散气增氧装置,促进水体混合和补充溶氧。

所述的一种后吸式流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污容器6在养殖容器本体1后部,为膜状和/或板状和/或小孔网格状材料围隔、非平底结构,底部汇聚自然沉降的密度较大的粪便和/或残饵,收集集中后转移出养殖池塘,上表面低于水平面,浸没于水体近表层,清水从聚污容器的表层出水口7流出。

所述的一种后吸式流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养殖容器本体1长4.0-100.0m,宽2.0-50.0m,高1.0-5.0m;聚污容器6长4.0-100.0m,宽2.0-50.0m,高1.0-8.0m。

实施例2

一种后吸式流水养殖系统,包括以下组成部分和特性:一种后吸式流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后吸式流水养殖系统由养殖容器本体1、聚污容器6、促流动力装置8及框架支撑结构2相互依存而构成;框架支撑结构将养殖容器本体1、聚污容器6及气动促流动力装置8拉住,四者上表面高于水体表面9;养殖容器本体1和聚污容器6下表面用均匀重物框架结构11支撑和/或下压为近平底六面体结构,养殖容器本体四个侧面的上部分由网格状材料制作,利于养殖容器本体内外溶氧的交换补充的同时防止养殖生物逃逸,养殖容器本体四个侧面的下部分为膜状和/或板状材料制作,通过养殖容器本体1底部侧面4和/或侧下部5与聚污容器6相连,方便水体和污物如粪便和/或残饵的流动和汇聚。聚污容器6位于养殖系统后部,底面低于养殖容器本体1的底面,上口面的离水面的高度小于0.3m,聚污容器一侧和/或三侧设置促流动力装置8,将养殖系统内的水体转移到养殖系统外面,动力的杨程不大于5.0m。

所述的一种后吸式流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后吸式流水养殖系统按养殖容器本体1、聚污容器6、促流动力装置8的顺序排列,与框架支撑结构2一起构成,相互联通且以有孔洞的筛网隔离,约束养殖养殖生物的生活空间相互独立,促流动力装置8位于养殖系统后部,促进水体离开聚污容器6到达养殖系统外部,养殖系统外的水体通过养殖容器本体1侧面上部分网状结构补充进入养殖容器本体1,形成由外界到养殖容器本体,经聚污容器6后到养殖系统外的水流循环;促流动力装置8为常规机械泵水装置和/或轴流性电泵和/或释放压缩空气到水中促进水体运动的气动促流动力装置8;养殖系统外侧四周用硬性材料设置宽度小于1.0m的防波装置10,阻挡和降低水波浪对养殖系统的冲击。

所述的一种后吸式流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后吸式流水养殖系统的材料为砖混结构和/或塑料或/或其他非金属材料,将养殖系统内外独立分隔开来,以膜状和/或板状和/或小孔网格状材料围成养殖容器本体1和聚污容器6,阻止水体从除侧面上部分网状结构和出水口7之外的地方进出,使养殖用水自由流动。

所述的一种后吸式流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框架支撑结构2为固定式砖混结构和/或漂浮式框架结构,间隔0.5-5.0m设置稍高于养殖容器高度的支柱,在低水位时稳定和保持养殖系统的立体结构和形态。

所述的一种后吸式流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养殖容器本体1和聚污容器6由塑料和/或其他非金属材料构成,上表面四周用框架结构固定,下表面四周和/或整个底面均匀分布框架结构11支撑和/或下压,保持较规则的六面体形状。

所述的一种后吸式流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养殖系统的底部近水平或/和养殖系统底部进水端离水面的高度小于出水端离水面高度,底部往水流后端稍倾斜,促进污物在聚污容器6沉降聚集。

所述的一种后吸式流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围隔养殖容器本体1上表面四周用框架结构2固定,下表面四周和/或整个底面用均匀分布框架重物结构支撑11和/或下压为近平底六面体结构,养殖容器本体1内侧设置微气泡散气增氧装置,促进水体混合和补充溶氧。

所述的一种后吸式流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污容器6在养殖容器本体1后部,为膜状和/或板状和/或小孔网格状材料围隔、非平底结构,底部汇聚自然沉降的密度较大的粪便和/或残饵,收集集中后转移出养殖池塘,上表面低于水平面,浸没于水体近表层,清水从聚污容器的表层出水口7流出。

所述的一种后吸式流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养殖容器本体1长4.0-100.0m,宽2.0-50.0m,高1.0-5.0m;聚污容器6长4.0-100.0m,宽2.0-50.0m,高1.0-8.0m。

本发明是一种漂浮在水体表面的后吸式高密度流水养殖系统,适用于水产养殖领域、微污染水体生物净化领域及水产品质净化提升领域,使用范围包括内陆湖泊、河道、水库、池塘、人工湿地等淡水环境,也包括不同面积大小的海水环境和咸淡水环境。本发明能大幅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升水产品品质,方便收集粪便和残饵,减少水产养殖对水体的污染,推广应用有望解决水产养殖面源污染难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