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无土栽培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标记的水培箱。
背景技术:
无土栽培(soilless culture)不用土壤,用其它东西培养植物的方法,包括水培、雾(气)培、基质栽培。19世纪中,W.克诺普等实用新型了这种方法,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把这种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上,在二十一世纪人们进一步改进技术,使得无土栽培发展起来。无土栽培中用人工配制的培养液,供给植物矿物营养的需要,是一种不用天然土壤而采用含有植物生长发育必需元素的营养液来提供营养,使植物正常完成整个生命周期的栽培技术。
水培是无土栽培中的一种,是指植物根系直接与营养液接触,不用基质的栽培方法。最早的水培是将植物根系浸入营养液中生长,这种方式会出现缺O2现象,影响根系呼吸,严重时造成料根死亡。为了解决供O2 问题,英国Cooper在1973年提出了营养液膜法的水培方式,简称”NFT”(Nutrient Film Technique)。它的原理是使一层很薄的营养液(0.5-1厘米)层,不断循环流经作物根系,既保证不断供给作物水分和养分,又不断供给根系新鲜O2。NFT法栽培作物,灌溉技术大大简化,不必每天计算作物需水量,营养元素均衡供给,根系与土壤隔离,可避免各种土传病害,也无需进行土壤消毒,但是要使营养液不断循环流经作物根系需要持续打开水泵,电力资源消耗严重,且营养液层太浅,部分根系暴露在空气中,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另外现有的水培技术中所采用的水培箱结构简单,通常只是使用增氧机从外部放入通气管,从外部放入通气管需要穿过定值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定值板的移动范围,从而给测试营养液中的pH值和更换营养液造成不方便。另外出于科研目的,经常会使用不同的营养液对同种植物进行水培,此时更换营养液需要注意保证植物和营养液的一致性,而目前多是使用在水培箱外表面贴标签纸的方式区分,但标签纸容易损坏,在更换营养液时造成混乱。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标记的水培箱,其包括定值板、营养液箱、通气管、增氧机和标记版,通过在营养液箱内底部设置通气管,通气管再接通增氧机,直接将空气通到营养液箱的底部,避免限制了定值板的移动范围,又可以解决传统水培方法容易缺O2的问题,同时使用标记板代替传统的标签纸,保证标签不容易损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标记的水培箱具有方便测试pH值、更换营养液、容易增氧和标记清晰稳定的优点。
一种带标记的水培箱,其包括定值板、营养液箱、通气管、增氧机和标记板;
定值板上有多个定值孔,边缘处具有凹槽;营养液箱底部具有隔挡板,隔挡板上布满小孔,隔挡板可以防止植物根系缠绕上通气管,堵塞出气孔而影响增氧效果;圆柱型的通气管的一边上有整齐排列的出气孔,通气管两端具有密封圈的螺纹接口;
定值板放置于营养液箱的顶部,边缘凹槽卡在营养液箱开口的边上,覆盖整个营养液箱的开口,通过凹槽卡在营养液箱上可以避免定值板的移动掉落或者因其他原因而造成移位,影响植物生长;通气管位于营养液箱中的隔挡板与底部之间,与营养液箱一体成型,贯穿整个营养液箱,两端的螺纹接口伸出营养液箱外;增氧机通过通气管与营养液箱连接;标记板包括标有数字0-9的圆轮和中轴,位于定值板上,与定值板一体成型。
所述的通气管上的通气孔开口向下,每个通气孔之间的间隔是5-10cm,通气管的通气孔向下可以避免在不增氧时营养液会通过通气孔进入到气孔中,不利于下次增氧和对增氧机造成损害。
所述的定值板上的定值孔整齐排列,每个定值孔之间的间隔是10-20cm,定值孔整齐排列可以更容易管理和种植每一株植物。
所述的定值板上设置有pH计和温度计,检测营养液箱中的营养液的酸碱度和温度,方便种植人员随时了解营养液的状况,以决定是否需要对营养液作出调整。
所述的营养液箱可以通过通气管两两首尾连接在一起,可以使多个水培箱共用一台增氧机,较少能源消耗的同时更方便统一管理。
所述的营养液箱的四边侧面各设置有一个手握部件,方便种植人员提起水培箱进行移动或者跟换营业等操作。
所述的增氧机通过定时开光连接电源,种植人员通过在定时开光上设定好开关时间可以实现定时对水培箱内进行增氧。
所述的标记板具有5-10个圆轮,通过转动圆轮可以组合出不同的数字编号,种植人员根据需要给每一个水培箱设定编号,方便记录种植过程,同时保证更换营养液保证植物和所需的营养液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一种带标记的水培箱去掉定值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一种带标记的水培箱的定值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定值板,2-营养液箱,3-通气管,4-增氧机,5-标记版,11-凹槽,12-定植孔,13-温度计,14-pH计,21-手握部件,22-隔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的一种带标记的水培箱,其包括定值板(1)、营养液箱(2)、通气管(3)、增氧机(4)和标记板(5);
定值板(1)上有多个定值孔,边缘处具有凹槽(11);营养液箱(2)底部具有隔挡板(22),隔挡板(22)上布满小孔;圆柱型的通气管(3)的一边上有整齐排列的出气孔,通气管(3)两端具有密封圈的螺纹接口;
定值板(1)放置于营养液箱(2)的顶部,边缘凹槽(11)卡在营养液箱(2)开口的边上,覆盖整个营养液箱(2)的开口;两条通气管(3)位于营养液箱(2)中的隔挡板(22)与底部之间,与营养液箱(2)一体成型,贯穿整个营养液箱(2),两端的螺纹接口伸出营养液箱(2)外;增氧机(4)通过通气管(3)与营养液箱(2)连接,标记板(5)包括标有数字0-9的圆轮和中轴,位于定值板(1)上,与定值板(1)一体成型。
作为优选实施例,通气管(3)上的通气孔开口向下,每个通气孔之间的间隔是8cm。
作为优选实施例,定值板(1)上的定值孔整齐排列,每个定值孔之间的间隔是15cm。
作为优选实施例,定值板(1)上设置有pH计(14)和温度计(13),检测营养液箱(2)中的营养液的酸碱度和温度。
作为优选实施例,营养液箱(2)可以通过通气管(3)两两首尾连接在一起。
作为优选实施例,营养液箱(2)的四边侧面各设置有一个手握部件(14)。
作为优选实施例,增氧机(4)通过定时开光连接电源。
作为优选实施例,标记板(5)具有7个圆轮,通过转动圆轮可以组合出不同的数字编号。
种植人员首先根据需要给每个水培箱设定标号,转动相对应的水培箱上的标记版(5)上的圆轮使其显示出设定好的标号。
种植人员将配制好的营养液倒入对应的营养液箱(2)中,直至还差3-5厘米装满营养液箱(2)为止,盖上定值板(1),稍微移动一下定值板(1),使定值板(1)上的凹槽(11)刚好卡在营养液箱(2)的边缘上。将要种植的植物根系捋顺,小心穿过定值孔,直至全部根系都浸没在营养液中,使用海绵填满剩余定植孔(12)空间并包裹植物茎部,防止植物茎部与定值板(1)摩擦产生伤害或者倒伏。
将营养液箱(2)上的通气管(3)用软胶管和螺纹接口连接在一起,再将其中一端的通气管(3)与增氧机(4)连接,增氧机(4)通过定时开关连接电源,种植人员根据种植品种的要求在定时开关上设定开关时间。
种植人员可以在定值板(1)上直接观察到营养液的pH值和温度,可以根据上面显示的数据决定是否需要调节营业液的pH值和温度,当达到需要增氧的时候,增氧机(4)自动打开,向通气管(3)中泵入空气,空气通过通气管(3)从出气孔中放出,在营养液箱(2)的底部形成气泡为营养液增氧。
当达到需要更换营养液的时候,种植人员可以直接打开定值板(1)并将定制版放到任何可以放置的位置,而不需考虑定值板(1)受到通气管(3)的牵扯而不能随意移动。更换营养液后重新将定值板(1)连带植物重新移动回营养液箱(2)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