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根灌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6614阅读:6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树根灌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灌水装置,特别是一种树根灌水装置。



背景技术:

移栽的树木,尽管留有土球,但因根系外缘的吸收根失去较多,留下的多是无吸收功能的老根,再生能力差.新根生长慢,吸收能力难以恢复,而树体仍在大量蒸腾,根系吸收供应的水分小于枝叶蒸腾消耗的水分,时间一久,就会导致植侏脱水而死。

现阶段,对树木采用地下灌溉方式,地下灌溉的效率较高,地表含水率较低,蒸发很少,输水基本无损失,水的利用率高,比喷灌节水50%一70%,另外,不会对土壤结构造成破坏,且与地面滴灌系统相比,对土壤板结的影响较小;另一重要方面是地表下5~10厘米厚的土壤控制在干燥条件下,不具备温湿环境,能减少病虫害,防止寄生虫和真菌的侵害,可减少农药费用。在地下铺设水管技术日趋成熟,环形灌溉管的应用能够适应树木的生长趋势,而环形灌溉管的出水量至关重要,出水量多,土壤过湿,则会抑制新根生长,甚至导致烂根;出水量少则土壤过干,易引起失水萎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树根灌水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树根灌水装置,包括竖直进水管、水平进水管、环形管和进水支管,多个环形管之间通过进水支管连通,竖直进水管内设置有浮球,挡板将水平进水管分为进水腔室和出水腔室,进水腔室内设置有触板、进水阀门、连杆、连杆支架和固定架,出水腔室内设置有弹簧、滑板、固定杆、推杆、隔板、凸块和出水口;

进水隔板设置在竖直进水管与水平进水管的接口处,浮动杆穿过进水隔板上的通孔竖直设置,浮球与浮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触板设置在浮动杆上方,触板与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杆与连杆支架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进水阀门固定连接,当连杆绕连杆支架旋转到水平位置时,进水阀门堵住挡板的孔,挡板的右侧与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滑板是由两个翻转块和一个固定块铰接形成的圆形板,滑板的直径与水平进水管内径相等,两个翻转块分别铰接在固定块的两侧,翻转块的边缘与水平进水管的内壁贴合,两个固定杆设置在滑板右侧并竖直固定在水平进水管的内壁上,固定杆的长度小于翻转块的长度,固定块与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推杆的另一端穿过隔板的通孔与凸块连接,当弹簧处于初始状态时,凸块堵住出水口,出水口设置在水平进水管上,出水口通过进水支管与环形管连通。

进一步地,固定架套设在浮动杆上,固定架的底端固定在进水隔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上设有若干个孔。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口的顶部设置有反渗透膜。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阀门的一侧端面为圆弧形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管上设置有若干个喷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管有3-4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可控制给树根灌水的水流量,本实用新型具有省水、维护少的优点并能自动调节,能均匀输送水分和养分,为植物提供稳定的生长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阅图1和图2所示,一种树根灌水装置,包括竖直进水管1、水平进水管2和环形管3,多个环形管3之间通过进水支管4连通,环形管3的数量为3-4个,环形管3上设置有若干个喷水口,以给树根均匀输送水分。

竖直进水管1内设置有浮球5,挡板12将水平进水管2分为进水腔室6和出水腔室7,进水腔室6内设置有触板8、进水阀门9、连杆10、连杆支架11和固定架21,出水腔室7内设置有弹簧13、滑板14、固定杆15、推杆16、隔板17、凸块18和出水口19。

进水隔板7设置在竖直进水管1与水平进水管2的接口处,浮动杆21穿过进水隔板20上的通孔竖直设置,浮球5与浮动杆21的下端固定连接,触板8设置在浮动杆21上方,触板8与连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杆10与连杆支架11铰接,连杆10的另一端与进水阀门9固定连接,进水阀门9的一侧端面为圆弧形端面,当连杆10绕连杆支架11旋转到水平位置时,进水阀门9能堵住挡板12的孔。挡板12的右侧与弹簧13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13的另一端与滑板14的一侧固定连接,滑板14由两个翻转块14a和一个固定块14b铰接形成的圆形板,滑板14的直径与水平进水管2内径相等,翻转块14a铰接在固定块14b的两侧,翻转块14a的边缘与水平进水管2的内壁贴合,两个固定杆15设置在滑板14右侧并竖直固定在水平进水管2的内壁上,固定杆15的长度小于翻转块14a的长度,固定块14b与推杆16的一端固定连接,推杆16的另一端穿过隔板17的通孔与凸块18连接,当弹簧处于初始状态时,凸块18能够堵住设置在水平进水管2上出水口19,出水口19通过进水支管4与环形管3连通,出水口19的顶部设置有反渗透膜23,流出的水不能够再进入水平进水管2中,以免竖直进水管1导致整个供水管受到污染。

固定架22套设在浮动杆21上,固定架22的底端固定在进水隔板20上,浮动杆21在固定架22的作用下,只能沿竖直方向运动,防止浮动杆21倾斜。

参阅图3所示,工作原理是:竖直进水管1进水,浮球5上升,浮动杆21上端触压连杆10一端固定连接的触板8,连杆10绕支架11转动,连杆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的进水阀门9向下运动,水从进水腔室6流入出水腔室7内,流入出水腔室7的水流推动滑板14向右运动,当两端的翻转块14b与固定杆15接触时,固定在水平进水管2内壁上的固定杆15挡住翻转块14b向右端移动,翻转块14b以与固定块14a的连接处为支点,翻转块14b贴合水平进水管2内壁的一侧向左翻转,水流从翻转块14b与水平进水管2内壁的间隙流过,通过隔板17的通孔中流出,由于推杆16向右端移动,推杆16上连接的凸块18向右端移动,此时,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凸块18运动到出水口的右侧,水流从出水口19流入环形管中。

竖直进水管1的水位下降,浮球5下沉,浮动杆21与触板8分开,连杆10两端受力平衡处于水平位置,进水阀门9堵住挡板12的孔,滑板14受到弹簧13的拉力向左端移动,推杆16连接的凸块18向左端移动到出水口19左侧,同时能将隔板17上的孔堵住,水不再流向环形管3中。

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 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