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蜂箱多功能巢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0898阅读:3823来源:国知局
蜜蜂蜂箱多功能巢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养蜂工具,尤其涉及一种蜜蜂蜂箱多功能巢门。



背景技术:

蜜蜂养殖是一个传统行业,将蜜蜂圈养在蜂箱中,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植被的开花周期进行追逐式放养,达到最大限度采蜜的目的。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养蜂大国,蜂群数量和蜂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

蜜蜂蜂箱巢门,简称巢门孔,是蜂王、雄蜂和蜜蜂进、出蜂箱的通道。目前,公知的巢门孔构造,是在蜂箱前面的下方,加工一个长条形孔洞制成,但是,这种敞开的巢门不利于蜂箱内部的温度稳定,盗蜂或者蜜蜂的天敌马蜂也容易进入,导致整个蜜蜂群体混乱。在不同的养殖期,蜜蜂对巢门孔的大小有不同需求,大蜜源时蜜蜂需要频繁出入蜂箱,而小蜜源时蜜蜂出入蜂箱的频率减少很多,而现有的巢门孔大小固定,养蜂人通常使用纸团等来调节巢门孔的大小,非常不方便,且效率低,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使用方便的蜜蜂蜂箱多功能巢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蜜蜂蜂箱多功能巢门,包括条形的巢门本体,所述巢门本体中间段的上、下边均为齿状边,作为供蜜蜂进出的上、下 巢门口,且上、下边的齿间距不同,齿间形成的通孔大小不同;巢门本体上安装有两个能够在巢门本体上左右移动的滑动挡板,两个所述滑动挡板移到中间后能够将巢门口完全遮挡住,移到两边后露出巢门口。

作为优选地,所述滑动挡板与巢门本体通过水平设置的滑槽连接,结构简单、加工容易、使用方便。

作为优选地,在所述上、下巢门口之间的巢门本体上开有供蜜蜂通过的过孔,在采花粉时期,蜂箱底中会安装脱粉板,脱粉板会把下巢门口完全遮挡住,此时过孔也可以作为蜜蜂进出的通道供蜜蜂出入。

作为优选地,所述过孔的数量为2个并左右间隔设置,设计对称美观、实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位于所述巢门口的中间的齿为卡齿,所述卡齿的宽度与蜂箱底上的卡块宽度配合使得卡块与卡齿之间没有孔隙,当在运输过程中滑动挡板挡住上、下巢门口时,蜜蜂不会从孔隙中逃出。

作为优选地,所述滑动挡板上设置有突出的突耳方便握持滑动挡板,使得移动滑动挡板更容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蜜蜂蜂箱多功能巢门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方便安装,实用性强。该巢门安装、调节方便,既方便了不同养殖时期蜜蜂进出蜂箱,也防止了盗蜂和蜜蜂天敌的进入,且对蜂箱起到一定的封闭作用同时保证了蜂箱内的温度。上、下巢门口的通孔大小不同,满足不同蜜源时期的需求;大蜜源时,蜜蜂需要频繁出入蜂箱,大通孔的巢门口提高蜜蜂进出效率;在采花粉时期,蜂箱底上会安装脱粉板,脱粉板会将下巢门口遮挡住,这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将大或小通孔的巢门口装在上方,使用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后视图。

图3是图1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蜂箱底上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的一种蜜蜂蜂箱多功能巢门,主要由条形的巢门本体1、上、下巢门口2、滑动挡板3、滑槽4组成。巢门本体1中间段的上、下边均为齿状边,作为供蜜蜂进出的上、下巢门口2,且上、下边的齿间距不同,齿间形成的通孔2a大小不同;巢门本体1上安装有两个能够在巢门本体1上左右移动的滑动挡板3,滑动挡板3与巢门本体1通过水平设置的滑槽4连接,结构简单、加工容易、使用方便。滑动挡板3上设置有突出的突耳3a方便握持滑动挡板3,使得移动滑动挡板更容易。两个滑动挡板3移到中间后能够将巢门口2完全遮挡住,移到两边后露出巢门口2。位于巢门口2的中间的齿为卡齿2b,卡齿2b的宽度与蜂箱底上的卡块宽度配合使得卡块与卡齿2b之间没有孔隙,当在运输过程中滑动挡板挡住上、下巢门口时,蜜蜂不会从孔隙中逃出。

在上、下巢门口2之间的巢门本体1上开有供蜜蜂通过的过孔5,在采花粉时期,蜂箱底中会安装脱粉板,脱粉板会把下巢门口完全遮挡住,此时过孔也可以作为蜜蜂进出的通道供蜜蜂出入。过孔5的数量为2个并左右间隔设置,设计对称美观、实用。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巢门安装在蜜蜂蜂箱底上后装配图如图4所示,蜂箱底四周和顶上会安装板子使得成为一个密闭的蜂箱,蜂箱中放置巢脾饲养蜜蜂。在 运输过程中,将巢门口2用滑动挡板3遮挡住防止蜜蜂逃逸。在不同时期,比如花粉期、大蜜源期等时期,根据需要选择使用大或者小通孔的巢门口2,滑动挡板3的使用也非常方便。该蜜蜂蜂箱多功能巢门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方便安装,实用性强,能够满足蜜蜂养殖的多种需求,给养蜂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