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养殖池水过滤回用处理设施。
背景技术:
:在鱼、虾等水产养殖行业养殖过程中,由于投放的饵料残余和鱼虾自身排泄等原因,养殖池水体中废料会逐渐增加,影响水质,并且由于养殖池水体流动和增氧机的不断增氧,高蛋白的废料会使养殖池泡沫聚集增多。这两个因素也就决定了养殖池里的水体需要定期更换,目前,传统养殖行业的做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经排泄后通过生物过滤池的沉淀后在注入养殖池,此方法过滤不彻底,且需要补充大量新鲜活水,且需要在生物沉淀池补充大量氧气,能耗较高。二是通过排泄过滤后经离子交换机处理,灭菌后回用,此方法投入高,能耗也高,不利于推广。技术实现要素:实用新型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养殖池水过滤回用处理设施,能耗较低,过滤彻底,且能够对食物饵料进行回收。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养殖池水过滤回用处理设施,包括养殖池、弧形网筛槽、泡沫分馏器、筛绢网槽、生物膜净化池、填充式流化床,所述的弧形网筛槽通过管道安装在养殖池下方,所述的弧形网筛槽的落水口与泡沫分馏器进水口通过带电机的泵压管路连接,加快水流进入泡沫分馏器的速度,所述的筛绢网槽直接安装在生物膜净化池上方,水流直接从筛孔流入生物膜净化池,所述生物膜净化池通过泵压管路连接至填充式流化床,填充式流化床与养殖池连通。作为优化:所述生物膜净化池内悬挂有拉毛式立体过滤网。作为优化:所述的填充式流化床的填充物为PP材质填充料,填充密度为4kg/m3,分布均匀。作为优化:所述的弧形网筛槽筛网目数为90~110目。作为优化:所述的筛绢网槽筛网目数为120~140目。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设施通过物理过滤与生物分解相结合,有效的过滤、分解了养殖水体中的残饵、排泄物等,从而增加水体的容氧含量,同时通过网筛对于未食用的鱼饵起到了回收作用,大大节约了养殖过程中水资源,且能耗较低。本实用新型的养殖池中的待过滤水依次通过弧形网筛槽、泡沫分馏器、筛绢网槽、生物膜净化池、填充式流化床。通过弧形网筛槽过滤掉较大的固体颗粒物,包括池底少量砂石和未进食的鱼饵进行回收,通过泡沫分馏器分离蛋白质、纤维、残饵、及粪便等细小颗粒,通过筛绢网槽进一步隔离回收较小颗粒的食物残饵,水体漂浮物。最后通过生物膜净化池、填充式流化床对水体中未过滤干净的有机物做进一步分解、沉淀。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通过龙纹斑养殖过程中养殖池水过滤设施做具体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新的养殖池水过滤回用处理设施,包括养殖池1、弧形网筛槽2、泵压管路3、泡沫分馏器4、筛绢网槽5、生物膜净化池6、填充式流化床7。实际过滤操作过程中,养殖池1中的水经过池底的排泄管进入到弧形网筛槽2,弧形网筛槽2中的水慢慢上溢,经过的弧形筛过滤后从弧形网筛槽2外侧进入泵压管路3,水流经泵压管路3加速后进入泡沫分馏器4进水管,经过泡沫分馏处理,水流从泡沫分馏器4出水口流出进入筛绢网槽5,槽中的水慢慢往上涨,经过槽外侧的筛绢网溢出进行第二次过滤,过滤后的水直接流入生物膜净化池6,通过拉毛式立体过滤网8的层层过滤分解吸附后,生物膜净化池6中的水通过泵压管路3进入填充式流化床7过滤池,经过流化床7的吸附作用后最后重新进入养殖池1。在上述过程中,每组养殖池1水体为440m3,弧形网筛槽2安装在养殖池1底部,以便水流从池底流入弧形网筛槽2,养殖池1排水管内径为150mm,控制水流速度0.2m/s-0.8m/s。弧形网筛槽2的网筛大小为5.4m2,孔径为100目,筛绢网槽5的网筛大小为14.8m2,孔径为120目,且筛绢网槽5安装在生物膜净化池6一侧的上方,使水流经过筛绢网5过滤后直接落入生物膜净化池6内,填充式流化床7面积5.6m2,里面均匀填充PP材质填料,填充密度为4kg/m3,在此状态下,流化床的流速和过滤效果均较为理想。在上述过程中,养殖池1配有一条外源水进水管道,补充过滤过程中水量损失,保持每组养殖池1水体在440m3浮动,生物膜净化池6配有三条外源水进水管道,保证净化池水体在220m3浮动,以保证微生物的活性。水体在经过填充式流化床7吸附后,在重新进入养殖池1前,需要进行杀菌消毒和水质在线监测,自动检测水温、溶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氮等指标,水质符合鱼类养殖要求后才能重新进入养殖池。在上述过程中,通过弧形网筛槽2过滤较大掉的固体颗粒物,使池底少量砂石和未进食的鱼饵遗留在弧形筛内,工人再对其进行回收,经过筛选沥干后的鱼饵可进行二次利用,通过泡沫分馏器4分离蛋白质、纤维、残饵、及粪便等细小颗粒,通过筛绢网槽5进一步隔离回收较小颗粒的食物残饵,水体漂浮物。最后通过生物膜净化池6、填充式流化床7对水体中未过滤干净的有机物做进一步分解、沉淀、吸附和利用生物净化池中不同微生物对水体中的氨氮、亚硝氮、磷、H2S等进行转化或吸收,从而有效降低水中有害物质含量。上述过程的一次过滤过程为45min,最后水质在线监测装置测得的水质如表1所示,通过检测到的数据表明通过该系统过滤的水质达到龙纹斑养殖所需水体要求,可以重新注入养殖池1。表1:过滤后水质在线监测内容表格监测项目数值溶氧(mg/L)8pH值7.4氨氮(mg/L)0.21亚硝酸盐氮(mg/L)0.03CODMn(mg/L)4.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在渔业集约化养殖的一种鱼种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应用其它鱼类养殖过程中,并且可以有各种改进、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和范围内,所做的修改、润饰、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