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作用于耗氧的水生动物密度养殖的生态平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9049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一种作用于耗氧的水生动物密度养殖的生态平衡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作用于耗氧的水生动物及密度养殖的生态平衡系统。



背景技术:

水生动物生活在水里,所有的氧气来源只能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所以增氧就是水生生物必需的生存条件。特别是在高密度养殖的情况下,如循环水养殖条件下,在不间断的投食、鱼类排泄物过滤的过程中,水体会产生大量的有机物。水体的整体COD大大提高。而高密度养殖的鱼类也在与这些有机物“争夺”溶解在水中的氧。因此,利用特殊的手段提高水体的溶氧度至关重要。

风机是最常见的增氧设备之一。水产养殖上用的风机一般都要采用无油式设计。如果水体的增氧需求不大(如一个海鲜池的总水体不超过3立方),就可以用电磁式无油空压机。这种空压机的特点就是压力足,非常省电。但缺点就是气量小。覆盖面积比较小。如果水体的水面比较大,就可以考虑漩涡式鼓风机。这种鼓风机因为采用的是叶轮高速旋转带动空气产生离心力而产生压力。一般风量比较大,但最大的缺点就是压力比较小。 对于大面积的养殖鱼塘,则要用大型风机了。这种风机用强有力的电机带动。不仅产生的气压高,气量也足够大。这样可以满足大面积、远距离的输气需要。这种大型风机的最大缺点就是耗电量过大。

常规的增氧技术虽都有一定的净化水质能力,但都治标不治本,水体生态系统自净能力没有得到根本的增强,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解决水体中溶解氧浓度、改变水体氧化能力。曝气充氧对增加水体溶解氧的良好效果已然得到证实,然而常规的曝气技术产生的普通气泡直径较大,且上升速度快,并不能在水体中长时间滞留,因此其充氧效果甚微。而超微气泡由于其尺寸较小,表面张力与普通气泡相比较低,这就使得氧气分子与水分子更容易结合并进一步实现沉降。通过气泡的沉降和较长时间的滞留,实现了对水底直接充氧,有效地增加了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改变水体底层好氧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并对底泥有机质的实现了有效消解。大多数的超微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会溶解到周围的水体中,因此不会破坏原有水体的生态结构,并能从根本上改变深层水的生物生存环境,实现水体的净化,并增强水体生态系统的自净功能。

综上所述,亟需开发一种适用于养殖水场,可同时对水体增氧、杀毒的设备及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态平衡系统,其能对水体增氧、杀毒,并能维持水体的生态平衡,适用于密度养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作用于耗氧的水生动物密度养殖的生态平衡系统,该生态平衡系统包含:源水储存装置、氧气储存装置、气液界面发生装置、气液分离器、微量滴加调节器;所述的气液界面发生装置包含泵壳、工作叶轮、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及第三端口;该第一端口与源水储存装置管道连通,该第二端口与氧气储存装置管道连通,该第三端口与气液分离器管道连通;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分别与氧气储存装置、气液界面发生装置、微量滴加调节器管道连通;所述的微量滴加调节器的输出端管道连接到源水储存装置。

上述的作用于耗氧的水生动物密度养殖的生态平衡系统,其中,该生态平衡系统还包含:高曝富氧水储存装置,所述的微量滴加调节器的输出端管道连通到高曝富氧水储存装置,该高曝富氧水储存装置的输出端与源水储存装置管道连通。

上述的作用于耗氧的水生动物密度养殖的生态平衡系统,其中,所述的高曝富氧水储存装置还与气液界面发生装置的第一端口管道连通,用于循环处理。

上述的作用于耗氧的水生动物密度养殖的生态平衡系统,其中,所述的源水储存装置为养殖水场或其他需要处理的水储存容器。

上述的作用于耗氧的水生动物密度养殖的生态平衡系统,其中,该生态平衡仪还包含PLC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氧气与源水的加入量。

上述的作用于耗氧的水生动物密度养殖的生态平衡系统,其中,所述的微量滴加调节器包含:原料桶、电磁阀、滴液调节器及滴液速度检测光电开关。

上述的作用于耗氧的水生动物密度养殖的生态平衡系统,其中,所述的微量滴加调节器还包含低液位器。

上述的作用于耗氧的水生动物密度养殖的生态平衡系统,其中,所述的微量滴加调节器的输入端还设置有加液控制阀。

上述的作用于耗氧的水生动物密度养殖的生态平衡系统,其中,所述的氧气储存装置为气源过渡装置,该气源是指氧气钢瓶或氧气发生装置。

上述的作用于耗氧的水生动物密度养殖的生态平衡系统,其中,所述的氧气储存装置还连接设置有薄膜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作用于耗氧的水生动物密度养殖的生态平衡系统,将氧气与源水充分混合并机械打碎形成微纳米气泡水(高曝富氧水),通过气液分离器将未溶解的氧气分离,回流至氧气储存装置继续使用,避免浪费,高曝富氧水经混合生物制剂调整生态平衡后,根据需求回流至源水储存装置,以满足养殖水场的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曝富氧水气液混合比高达90%,形成的超细微纳米气泡水具有不容易气水分离的气液界面,能避免氧气快速流失,使得处理成本大幅降低且效果持续时间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态平衡系统结构简便,可循环对水体进行增氧、增强水体自净能力、调整并维持水体生态平衡,适合用于耗氧的水生动物及密度养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作用于耗氧的水生动物密度养殖的生态平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作用于耗氧的水生动物密度养殖的生态平衡系统的气液界面发生装置30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作用于耗氧的水生动物密度养殖的生态平衡系统的微量滴加调节器50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作用于耗氧的水生动物密度养殖的生态平衡系统,其包含:源水储存装置10、氧气储存装置20、气液界面发生装置30、气液分离器40、微量滴加调节器50、高曝富氧水储存装置60。

如图2所示,所述的气液界面发生装置30包含泵壳31、工作叶轮32、第一端口33、第二端口34及第三端口3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口33用于输入源水,第二端口34用于输入气体(如氧气或空气),第三端口35用于输出生成的微纳米气泡水。所述的气液界面发生装置30工作时,将泵入的源水与空气充分混合,由于叶轮的旋转,连续地机械打碎氧气,使其与源水充分混合,形成微纳米气泡水,即高曝富氧水。

所述的气液分离器40分别与氧气储存装置20、气液界面发生装置30、微量滴加调节器50管道连通。气液界面发生装置30中生成微纳米气泡水及未溶解的氧气通过该气液分离器40分离,氧气通过管道回流至氧气储存装置20以继续使用,微纳米气泡水输送至微量滴加调节器50中。

通过该微量滴加调节器50控制加入的生物制剂的量,该加入的生物制剂与微纳米气泡水混合,调节微纳米气泡水至生态平衡。在好氧的条件下,所述的生物制剂可以选择以乳酸菌及芽孢杆菌为主的菌体经扩陪后所形成的特种菌体。该微量滴加调节器50的输出端连接到高曝富氧水储存装置60。

所述的高曝富氧水储存装置60还连通到源水储存装置10,以回流输入达到饱和状态的高曝富氧水,用作养殖水。所述的源水储存装置10可以是养殖水场或其他需要处理的水储存容器。

可选地,所述的高曝富氧水储存装置60还与气液界面发生装置30的第一端口33管道连通,用于循环处理未饱和的高曝富氧水。

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微量滴加调节器50的输出端直接连通到源水储存装置10。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作用于耗氧的水生动物密度养殖的生态平衡系统还可以包含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空气与源水的加入量以及微量滴加调节器50的滴加量。

如图3所示,所述的微量滴加调节器50包含:原料桶51,电磁阀52,滴液调节器53,滴液速度检测光电开关54。较优的实施例中,该微量滴加调节器50还连接PLC控制模块。滴液检测使用光电开关来检测,每滴加一滴液体,光电开关发送一个脉冲给PLC控制模块,PLC控制模块计量脉冲个数,同时根据设定的要求来控制微型电磁阀,从而控制滴加量。更优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微量滴加调节器50包含低液位器55,当原料桶内液位低于该低液位器55,PLC控制模块将报警,提示添加液体。

一些实施例中,所有的管道连通都设置有阀门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作用于耗氧的水生动物密度养殖的生态平衡系统的工作过程为:同时打开氧气及源水储存装置的控制阀,使得氧气和源水在气液界面发生装置30中充分混合,并经叶轮机械连续打碎,生成微纳米气泡水,该生成的微纳米气泡水输入到气液分离器40使得氧气与微纳米气泡水分离,氧气管道回流至氧气储存装置20以继续使用,而微纳米气泡水经管道输入到高曝富氧水储存装置50中,再经管道输送回流至源水储存装置10中,从而达到养殖水净化并达到生态平衡的目的。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