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渔业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鱼用虫卵孵化设备。
背景技术:
渔业养殖的过程中,需要先将鱼用虫卵放置在孵化设备中在营养液的浸泡下孵化成型后,再进行后续的养殖流程。现有技术中,鱼用虫卵孵化设备为孵化桶,孵化桶底部为鱼苗出口,鱼苗出口用一活塞闭合,并且该活塞连接一提拉杆,该提拉杆远离活塞的一端穿过桶身悬于孵化桶上方,待收获鱼苗时通过提拉提拉杆将活塞拔起。现有技术中的孵化桶存在一些缺陷:(1)孵化时鱼苗沉在营养液中,从孵化桶上方很难观察鱼苗是否已完成孵化,仅凭经验判断孵化时间,无法保证孵化质量;(2)传统的鱼苗出口闭合方式、以及通过从上方提拉打开育苗出口的方式不甚便利,并且活塞从底部提起会对鱼苗造成一定的冲击。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鱼用虫卵孵化设备,便于从外部观察鱼苗是否孵化成型,直观高效,有利于提高生产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鱼用虫卵孵化设备,包括孵化桶,该孵化桶的底部呈漏斗状,该孵化桶的底端形成鱼苗出口,该鱼苗出口连接透明观察筒,该透明观察筒末端设置有开关阀,该开关阀连接输苗管,该输苗管导向鱼苗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孵化桶的内壁上设置有排水管,其长度方向平行于孵化桶高度方向的排水管沿孵化桶内壁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孵化桶的顶端端面上设置有溢水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该输苗管为透明输苗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孵化桶配置有固定架,该固定架的顶端端面匹配于孵化桶的漏斗状底部,该固定架的底端设置有定向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有与孵化桶想通的透明观察筒,便于观察虫卵的孵化情况,可确保在虫卵完成孵化后才排出鱼苗,有助于提高鱼苗质量;孵化桶顶端设置有溢水槽,减小营养液溢出孵化桶的几率,有利于保持孵化设备四周环境干燥;设备底部设置有开关阀,解决了传统技术中使用活塞影响鱼苗质量的问题,使用更加便利;输苗管为透明管,便于观察鱼苗排出过程,若出现堵塞等情况,可及时察觉并排除,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孵化桶;11、鱼苗出口;12、溢水槽;2、透明观察筒;3、开关阀;4、透明输苗管;5、固定架;51、定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鱼用虫卵孵化设备,包括孵化桶1,孵化桶1的内壁上设置有排水管(未图示),其长度方向平行于孵化桶1高度方向的排水管(未图示) 沿孵化桶1内壁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布,孵化桶1的顶端端面上设置有溢水槽12,该孵化桶1的底部呈漏斗状,该孵化桶1的底端形成鱼苗出口11,该鱼苗出口11连接透明观察筒2,该透明观察筒2末端设置有开关阀3,该开关阀3连接透明输苗管4,该透明输苗管4导向鱼苗桶。孵化桶1还配备有固定架5,该固定架5顶端端面匹配于孵化桶1的漏斗状底部,使用时孵化桶1设置于固定架5之上,固定架5底端设置有便于移动的定向轮51。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孵化桶1内放置虫卵和提供营养、辅助虫卵孵化的营养液,为了使营养液分布更加均匀,可从设置于孵化桶1内壁上的排水管(未图示)输入营养液;由透明观察筒2可观察虫卵是否已完成孵化;当虫卵完成孵化,可打开开关阀3,使鱼苗经透明输苗管4流至鱼苗桶中,或直接流至鱼塘中;当孵化设备需要清洗时,可由设置于孵化桶1内壁上的排水管(未图示)输水至孵化桶1内,增加水流方向,提高清洁效率。本实用新型使用便利,易于实现,有利于提高鱼苗质量,具备推广使用的前景。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