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运输的花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7628阅读:641来源:国知局
便于运输的花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花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便于运输的花盆。



背景技术:

为了增加家庭或办公室的环境绿化,在家庭或办公室中都会需要种植一些绿化植物,不仅可以点缀家庭或办公室的环境,且可以达到休闲以及养生的效果。

目前,在家庭或办公室内种植植物,都需要配需相应的花盆,花盆包括盆体以及底座,盆体内放置土体,植物则通过土体种植在盆体中,底座设有上端开口的凹槽,盆体则放置在该凹槽内,这样,当需要对植物浇水时,水可以渗在底座的凹槽内,不会弄湿场地等等。

现有技术中,当需要运输多个花盆时,各个花盆独立设置,从而占据的空间较大,大大降低花盆的运输效率,增加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便于运输的花盆,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运输多个花盆时,各个花盆独立设置,存在占据空间大、运输效率低以及运输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便于运输的花盆,包括盆体,所述盆体中具有上端开口的凹腔;沿自上而下的方向,所述盆体包括上部部分、过渡部分以及下部部分,所述上部部分的直径大于所述下部部分的直径,所述过渡部分形成在所述上部部分及下部部分之间,所述盆体呈上大下小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盆体的上部部分的外侧呈上大下小状。

进一步地,所述盆体的下部部分呈垂直状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下部部分的侧壁的底部设有下端开口的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便于运输的花盆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中具有上端开口的凹槽,所述盆体放置在底座的凹槽中,且所述盆体的底部与所述凹槽的底部之间具有通过转动使得盆体与底座之间连接或脱离连接的转动连接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盆体的底部朝下凸设有第一弧形壁,所述凹槽的底部朝上凸设有第二弧形壁,所述转动连接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弧形壁内侧的凸块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二弧形壁外侧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具有外侧开口,且沿着第二弧形壁的圆周方向延伸布置,所述凸块活动嵌于所述弧形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盆体的底部朝下凸设有多个相间隔布置的所述第一弧形壁,多个所述第一弧形壁呈圆周环绕状布置,且相邻的所述第一弧形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隔缺口;所述凹槽的底部朝上凸设有多个相间隔布置的所述第二弧形壁,多个所述第二弧形壁呈圆周环绕状布置,且相邻的所述第二弧形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隔缺口,所述第二间隔缺口的宽度大于所述凸块的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当多个花盆在进行包装运输时,某个盆体的下部部分可以直接套装在另一个盆体的上部部分中,也就是便于多个盆体之间依序套装,降低多个花盆占据的空间,且一次性运输的花盆数量较多,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于运输的花盆处于分离状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于运输的花盆的盆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于运输的花盆的底座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参照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花盆用于种植植物,包括盆体11,盆体11中具有上端开口的凹腔111,当需要种植植物时,凹腔111中放置土体,直接将植物种植在土体中则可,且盆体11的底部设有渗水孔,该渗水孔连通盆体11的凹腔111;

沿自上而下的方向,盆体11包括上部部分111、过渡部分112以及下部部分113,其中,上部部分111的直径大于下部部分113的直径,过渡部分112形成在上部部分111与下部部分113之间,形成上部部分111与下部部分113之间的过渡,从而,整个盆体11形成上大下小的外形,这样,当多个花盆在进行包装运输时,某个盆体11的下部部分113可以直接套装在另一个盆体11的上部部分111中,也就是便于多个盆体11之间依序套装。

上述提供的便于运输的花盆中,当需要运输多个花盆时,可以将多个花盆的盆体11依序套接,降低多个花盆占据的空间,且一次性运输的花盆数量较多,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具体地,上部部分111的外侧呈上大下小的形状,从而,对于盆体11而言,也就是其凹腔111形成扩口状;为了便于多个盆体11之间的套装,盆体11的下部部分113的外侧呈垂直状;中间部分的外侧呈弧面状,当多个盆体11之间套装在一起时,某个盆体11的中间部分抵接在另一盆体11的上部部分111的上端,实现多个盆体11之间套装的定位。

本实施例中,盆体11的下部部分113的侧壁的底部形成有缺口119,该缺口119具有下端开口,这样,也就是说,盆体11的侧壁的底部呈波浪状,这样,当在盆体11中种植植物时,有利于通风对流,保证植物较好的种植环境。

本实施例中,花盆还包括底座12,底座12中具有上端开口的凹槽121,当 盆体11与底座12配合时,盆体11的底部放置在凹槽121中,当需要对植物浇水时,可以之间将水注入在底座12的凹槽121中,凹槽121中的水则可以通过底座12的渗水孔渗入凹腔111的土体中,或者,也可以直接对土体浇水,土体中的水也可以渗入在凹槽121中。

本实施例中,由于盆体11的底部放置在凹槽121的底部上,盆体11的底部与凹槽121的底部之间设置有转动连接结构,通过盆体11与底座12之间的相对转动,则可以实现盆体11与底座12之间连接或脱开连接的转动连接结构。

当需要盆体11与底座12连接时,盆体11放置在底座12的凹槽121中,通过盆体11与底座12之间的相对转动,转动连接结构可以使得盆体11与底座12之间连接在一起,便于盆体11与底座12之间的配套使用,也便于花盆的搬动等等;当需要盆体11与底座12之间脱开连接时,通过盆体11与底座12之间的相对转动,转动连接结构脱开,盆体11与底座12之间脱开连接,这样,盆体11与底座12则可以脱离使用,便于花盆的运输等等,例如可以将多个花盆依序套装,多个底座12依序套装等等。

盆体11的底部朝下凸设有第一弧形壁114,凹槽121的底部朝上凸设有第二弧形壁122,转动连接结构包括凸设在第一弧形壁114内侧的凸块115以及形成在第二弧形壁122外侧的弧形槽123,该弧形槽123具有外侧开口,且弧形槽123沿着第二弧形壁122的圆周方向延伸布置;当盆体11与底座12之间配合时,凸块115活动嵌入在弧形槽123中,当盆体11相对于底座12转动时,凸块115则可以沿着弧形槽123的延伸方向移动。

这样,当凸块115置于弧形槽123中时,由于弧形槽123对凸块115的限制,使得盆体11与底座12连接在一起,当盆体11相对于底座12转动,直至凸块115脱离弧形槽123后,直接朝上提起盆体11,则可以实现盆体11与底座12之间脱离连接。

并且,由于凸块115形成在第一弧形壁114的内侧,朝内延伸,不会对盆体11的外形造成外展现象,便于多个盆体11之间的套装,也就是说,当两个 盆体11连接时,一个盆体11的下部之间套装在另一个盆体11的凹腔111中,盆体11的凸块115不会形成干涉。

具体地,盆体11的底部朝下凸设有有多个第一弧形壁114,多个第一弧形壁114呈圆周环绕布置,且相邻的第一弧形壁114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隔缺口;凹槽121的底部朝上凸设有多个第二弧形壁122,多个第二弧形壁122呈圆周环绕状布置,且相邻的第二弧形壁122之间具有第二间隔缺口,该第二间隔缺口的宽度大于凸块115的宽度,从而,当凸块115脱离弧形槽123时,置于第二间隔缺口中,可以便于盆体11与底座12之间的脱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