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种植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7586阅读:8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物种植槽。



背景技术:

高层建筑的垂直绿化,植物成活率很低,一方面是因为高度太高高,温度降低了,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另外一方面是因为植物脱离了地球表面,少了大地土壤层的蓄水补给,种植槽内的种植土非常容易干燥,水分蒸发很快,单靠外力浇灌难以满足需要,若是一次性浇灌太多,反而容易烂根,影响植物成活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植物种植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植物种植槽,包括顶部开口的种植腔和设置在种植腔底部的储水腔,且种植腔和储水腔通过连通管连通,所述种植腔内盛放有种植土,连通管的底端与储水腔连通,连通管的顶端向上延伸至种植土内,且连通管的四周分布有若干个径向孔,种植土通过径向孔和连通管连通;

所述种植腔的底面开有溢水口,所述溢水口与排水管连通;

所述储水腔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

所述种植腔的上部设有浇灌管,浇灌管的外端与水管相连,浇灌管的内端延伸至种植腔内,且浇灌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控制器相连,所述种植土内设有若干个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进一步,所述径向孔上设有第一过滤网,所述溢水口上设有第二过滤网。

进一步,所述第一过滤网罩设在连通管的顶端,并覆盖所述径向孔。

进一步,所述第二过滤网铺设在所述溢水口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均为海绵。

进一步,所述排水管沿储水腔铺设,且排水管的出口外露于所述储水腔。

进一步,所述连通管上布设有若干圈径向孔圈,每圈径向孔圈包含若干个等间距分布的径向孔。

进一步,所述连通管卡设在种植腔的底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模拟地下水湿润土壤的生态系统,提高植物成活率,尤其适用于高处的建筑物;

(2)通过湿度传感器动态监测种植土湿度,维持种植土湿度恒定,提高成活率,防止烂根;

(3)设置排水管及时排除多余水分,防止烂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植物种植槽,包括顶部开口的种植腔1和设置在种植腔1底部的储水腔2,且种植腔1和储水腔2通过连通管3连通,所述种植腔1内盛放有种植土,以用于种植植物,连通管3的底端与储水腔2连通,连通管3的顶端向上延伸至种植土内,且连通管3的四周分布有若干个径向孔31,种植土通过径向孔31和连通管3连通;

所述种植腔1的底面开有溢水口11,所述溢水口11与排水管4连通;

所述储水腔2设有进水管5和出水管6;

所述种植腔1的上部设有浇灌管7,浇灌管7的外端与水管相连,浇灌管7的内端延伸至种植腔1内,且浇灌管7上设有电磁阀8,所述电磁阀8与控制器相连,所述种植土内设有若干个湿度传感器9,所述湿度传感器9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湿度传感器9采集种植土的湿度信息,并将采集到的湿度信息输送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的湿度信息控制电磁阀8的开关,当采集到的湿度低于控制器内预存的湿度阈值时,控制器驱动电磁阀8打开,浇灌管7对种植腔1内的种植土进行浇灌;当采集到的湿度不高于控制器内预存的湿度阈值时,控制器驱动电磁阀8关闭,停止对种植土进行浇灌,以使种植土的湿度保持定值,防止烂根。

进一步,所述径向孔上设有第一过滤网10,所述溢水口上设有第二过滤网11。

进一步,所述第一过滤网10罩设在连通管3的顶端,并覆盖所述径向孔31。

进一步,所述第二过滤网11铺设在所述溢水口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过滤网10和第二过滤网11均为海绵,以防止径向孔31和溢水口堵塞,当连通管3的顶端开口时,也需要利用海绵覆盖住。

进一步,所述排水管4沿储水腔铺设,且排水管4的出口外露于所述储水腔2。当种植腔1内的水分过多时,水会从溢水口溢出,并经排水管4排出,以使得种植土的湿度保持恒定,防止植物烂根。

进一步,所述连通管3上布设有若干圈径向孔圈,每圈径向孔圈包含若干个等间距分布的径向孔31。

进一步,所述连通管3卡设在种植腔1的底面上。

连通管3的顶端埋设在种植土内,储水腔2中的水分通过连通管3上的径向孔31蒸发到种植土中,以保持种植土湿润,以此来模拟地下水湿润土壤的效果,提高植物成活率。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