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修剪领域,特别是一种园林剪枝机。
背景技术:
在园林管理中,对树木进行正确的修剪、整形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养护管理技术。修剪、整形工作可以调节树势,创造和保持合理的树冠结构,形成优美的树姿,甚至构成有一定特色的园景,但在园林修剪枝干时,会遇到高位置处的枝干,这时,使用一般的修剪刀具则不能满足这种情况,此时,操作工人就会利用梯子或者支架来获得足够的修剪高度,这种方式不仅危险,且效率较低。
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04047281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该方案具体为一种新型高枝剪,包括绳索固定结构、剪切头、弹簧、刀片、齿轮传动机构、绳索、双滑轮结构、绳索卡栓、升降杆、固定手柄;绳索固定结构与剪切头之间通过齿轮传动机构连接,剪切头的外侧设有弹簧,刀片与弹簧连接,剪切头的底部设有固定手柄,固定手柄的一侧设有双滑轮结构,绳索的顶部与绳索固定结构固定连接,绳索的一端绕接在双滑轮结构上,并穿过绳索卡栓,升降杆与固定手柄的底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该高枝剪通过可调节长度的升降杆及拖动绳索的尾部,绳索带动绳索固定结构,绳索固定结构在齿轮传动机构的配合下带动弹簧,从而刀片在弹簧的作用下作剪切运动以实现高枝的修剪,但是该高枝剪剪切头的一侧设有与刀片相连的弹簧,另一侧绳索固定结构固定连接有绳索,这样在实施高枝修剪的过程中移动高枝剪头部时会出现弹簧或绳索与树枝缠绕的情况,造成高枝剪头部移动不便,甚至出现弹簧或绳索被树枝损坏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园林剪枝机,该剪枝机头部能方便的在树枝间移动,避免在高枝修剪过程中头部连动结构被树枝损坏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园林剪枝机,包括可升降的连杆,设置在连杆顶部的刀架,转动连接在刀架上的转动剪刀,与转动剪刀连接的、用于拉动转动剪刀转动的拉绳,所述转动剪刀包括刀片A及与刀片A相连且固定在刀架上的刀片B,刀片A与刀片B相连处设置有贯穿刀片A与刀片B的通孔,通孔内设置有扭簧将刀片A与刀片B旋转相连,扭簧两端的扭臂分别设置在刀片A与刀片B内部且使刀片A和刀片B处于打开状态,所述刀片A靠近刀架的一端与拉绳相连,所述连杆下端设置有拉动机构,所述拉绳设置在连杆内部与拉动机构相连。
采用上述结构,使用隐藏式的扭簧结构替代了传统剪枝机通过外置的复位弹簧连接剪刀的结构,隐藏式的扭簧充当了连接刀片A与刀片B的的复位弹簧,当刀片A与刀片B被拉绳拉动闭合剪切树枝后,扭簧发生形变,松开拉绳后,扭簧恢复形变,刀片A与刀片B再被扭簧重新复位至打开状态,同时拉绳设置在连杆内部,相比设置在外部不会出现被树枝缠绕的情况,如此该剪枝机头部能方便的在树枝间进行移动,不会出现刀头连动结构被树枝损坏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杆包括下杆及套接在下杆内的上杆,上杆下部沿杆面设置有空腔,空腔内置有弹簧,弹簧靠近下杆内壁一端设置有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珠,下杆上沿弹珠上下滑动方向设置有直径小于弹珠直径的卡孔。
采用上述结构,当弹珠卡在卡孔内时可锁定上杆和下杆的长度,可通过按压弹珠使弹珠在下杆内壁滑移从而调整连杆的长度。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动机构包括设置在下杆内部的卷筒、贯穿卷筒中线同时与下杆内壁两端旋转相连的转动轴及手柄,所述下杆外壁上设置有弧形槽,手柄穿过弧形槽后与卷筒端面相连,拉绳下端缠绕在卷筒上。
采用上述结构,只需拉动手柄使其在弧形槽内滑动,便能拉动拉绳使其上部拉动刀片A相对刀片B旋转从而对树枝进行修剪作业。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手柄上设置有防滑纹。
采用上述结构,可增大掌部与手柄之间的摩擦力,方便手部对手柄施力。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绳由绝缘材料制成。
采用上述结构,可防止在进行高枝修剪的过程中因为拉绳而出现触电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杆由玻璃钢纤维制成。
采用上述结构,可在保证连杆强度的同时,有效减轻连杆的重量,同时玻璃钢纤维不导电,可防止在高枝修剪时发生触电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隐藏式的扭簧设计及将拉绳设计在连杆内部,使剪枝机头部能方便的在树枝间移动,避免在高枝修剪过程中头部连动结构被树枝损坏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剪枝机被损坏的机率;
2. 剪枝机连杆可伸缩,方便携带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施例转动剪刀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下杆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1.连杆;11.上杆;12.下杆;13.弹簧;14.弹珠;15.卡孔;16.弧形槽;2.刀架;3.转动剪刀;31.刀片A;32.刀片B;33.通孔;34.扭簧;4.拉绳;5.拉动机构;51.卷筒;52.转动轴;53.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园林剪枝机,如图1、图2及图4所示:包括玻璃钢纤维制成的连杆1,连杆1包括伸缩相连的上杆11及下杆12,上杆11套接在下杆12内,上杆11下部沿杆面设置有空腔,空腔内置有弹簧13,弹簧13靠近下杆12内壁一端设置有弹珠14,弹珠14使弹簧13处于压缩状态,下杆12上沿弹珠14上下滑动方向设置有两个卡孔15,卡孔15直径小于弹珠14直径。上杆11端部设置有刀架2与其固定相连,刀架2上设置有转动剪刀3,下杆12底部设置有拉动机构5,另设置有由绝缘材料制成的拉绳4,拉绳4贯穿连杆1两端分别与转动剪刀3及拉动机构5相连。
如图1及图4所示,拉动机构5包括设置在下杆12内部的卷筒51、转动轴52及手柄53,转动轴52贯穿卷筒51中线同时与下杆12内壁两端旋转相连,下杆12外壁上设置有弧形槽16,手柄53穿过弧形槽16后与卷筒51端面相连,拉绳4下端缠绕在卷筒51上。
同时如图3所示,转动剪刀3包括刀片A31及刀片B32,刀片B32固定在刀架2上且与刀片A31相连,刀片A31与刀片B32相连处设置有通孔33,通孔33贯穿刀片A31与刀片B32,通孔33内设置有扭簧34,扭簧34将刀片A31与刀片B32旋转相连,同时扭簧34两端的扭臂分别设置在刀片A31与刀片B32内部且使刀片A31和刀片B32处于打开状态,所述刀片A31靠近刀架2的一端与拉绳4相连。
工作原理:当对高处树枝进行修剪时,先拉动上杆11和下杆12使弹珠14卡入下杆12最上面的卡孔15内,使拉绳4处于拉直状态,同时手柄53处于弧形槽16最上端,再将树枝卡入刀片A31与刀片B32之间的刀口内,拉动手柄53,使拉绳4的一段缠绕在卷筒51上,使拉绳4向下拉动刀片A31,刀片A31向刀片B32一边转动且扭簧34发生旋转弹性形变,刀片A31刀片B32闭合时将树枝剪断,剪断后松开手柄53,扭簧34恢复原始形态使刀片A31与刀片B32重新分开,同时带动拉绳4向上移动使卷筒51转动,从而使手柄53重新复位,在修剪树枝的过程中这些动作如此反复进行。
由于采用隐藏式的扭簧设计及将拉绳设计在连杆内部,使剪枝机头部能方便的在树枝间移动,避免在高枝修剪过程中头部连动结构被树枝损坏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剪枝机被损坏的机率。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