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甜高粱去分蘖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7509阅读:9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甜高粱去分蘖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甜高粱去分蘖剪。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供给和环境污染的矛盾日益突出,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甜高粱(Sorghum bicolor L.)属C4植物,是“高效的太阳能转换器”,具有含糖量高、生物量高、燃料乙醇转换率高、抗逆性强和适应性广等优点,作为绿色能源备受关注。

甜高粱一般具有分蘖的习性,蘖芽的数目一般根据品种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在植株拔节期,因单位面积茎数太多密度过大,致使茎秆纤弱,一遇大风暴雨即成片倒伏,影响收获和产量,造成重大损失,还有一部分无效分蘖,浪费养分,严重制约甜高粱的生产。因此,在生产上,作为糖料作物或能源作物栽培时,通常都掰去部分分蘖,并采用培土的方法抑制蘖芽的生长,使茎秆粗细大致相同,成熟期一致。

有研究表明,去除分蘖可以使甜高粱的倒伏率、总茎数、株高、重心高度、倒伏系数有所降低,茎粗、抗折力、主茎秆鲜重有所增加,节间长度缩短,抗倒伏性增强,而含糖锤度差异不显著。因此采用经济有效的方法去除分蘖,增强甜高粱的抗倒伏性,对甜高粱的生产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现有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高效去除甜高粱分蘖,增强甜高粱的抗倒伏性,并提高其产量的甜高粱去分蘖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甜高粱去分蘖剪,包括主刀1、带手柄2的副刀3、转动轴4、所述的主刀1与副刀3交叉由转动轴4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刀1呈V字形,其外部为左右双刃,并分别与左右两副刀3配合剪切,在主刀1呈V字形中间为主茎卡槽5。

所述的主刀1的双刃上带有锯齿6。

所述的主刀5后还设有与之连接的药剂罐7,及气囊8;所述的气囊8与药剂罐7连接和连通;药剂罐7的前头设有药剂喷头9,所述的药剂喷头设在主刀1的V字形中间,药剂罐7的后头设有注入药剂的罐盖10;所述的气囊8通过气囊销11分别与左右两副刀的手柄2活动连接;通过左右两副刀的手柄2压缩气囊8能够向药剂罐7内施加气压,并由药剂喷头9向甜高粱主茎喷药剂。

本实用新型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甜高粱去分蘖剪,与甜高粱的植株特性相匹配,能有效去除除主茎意外的分蘖,并在去除分蘖的同时喷施控蘖剂,从而有效的去除现有分蘖,控制分蘖的再生。剪刀的咬合处一边有倒齿防止茎干滑脱;在手柄处具有气囊供喷雾使用并有还原手柄的功能;主手柄上方固定药剂灌(存放控蘖剂),主手柄下方设有喷嘴(物理去除分蘖后,喷施控蘖剂控制再生分蘖生长)。

本实用新型一种甜高粱去分蘖剪,采用物理和化控经济有效的方法去除甜高粱分蘖,增强甜高粱的抗倒伏性,提高了甜高粱产量,对甜高粱的生产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A-A俯视图。

图中:主刀1、带手柄2的副刀3、转动轴4、主茎卡槽5、锯齿6、药剂罐7、气囊8、药剂喷头9、罐盖10及气囊销1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方式进一步进行详细说明。

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甜高粱去分蘖剪,包括主刀1、带手柄2的副刀3、转动轴4、所述的主刀1与副刀3交叉由转动轴4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刀1呈V字形,其外部为左右双刃,并分别与左右两副刀3配合剪 切,在主刀1呈V字形中间为主茎卡槽5。所述的主刀1的双刃上带有锯齿6。所述主茎卡槽6外侧锯齿起到防止分蘖茎干在咬合过程中滑脱的作用。

所述的主刀1后还设有与之连接的药剂罐7,及气囊8;所述的气囊8与药剂罐7连接和连通;药剂罐7的前头设有药剂喷头9,所述的药剂喷头设在主刀1的V字形中间,药剂罐7的后头设有注入药剂的罐盖10;所述的气囊8通过气囊销11分别与左右两副刀的手柄2活动连接;通过左右两副刀的手柄2压缩气囊8能够向药剂罐7内施加气压,并由药剂喷头9向甜高粱主茎喷药剂。

本实用新型的实例:

副刀3和手柄2为17cm,气囊8为直径3cm高8cm的可压缩圆柱体,药剂罐3为边长3cm×3cm高12cm的立方体,喷头4为0.5cm直径长3cm长,主刀1为长15cm厚0.5cm,主茎卡槽5长15cm厚0.5cm,两个副刀3及主刀1交汇处有一个转动轴为0.5cm直径高1.3cm。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甜高粱去分蘖剪的使用

由主茎卡槽5内卡住甜高粱主茎,利用副刀3、手柄1及主茎卡槽5外侧主刀1的锯齿咬合剪切去甜高粱分蘖,在咬合过程中利用气囊8的压缩对药剂罐7内施加气压,使控蘖的药剂从药剂喷头9中喷出,在物理去除甜高粱分蘖的同时喷施控蘖的药剂,防止甜高粱分蘖再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