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土蔬菜栽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8342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土蔬菜栽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农业大棚蔬菜栽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土蔬菜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无土栽培与常规栽培的根本区别,就是可以不用土壤,直接用营养液来栽培植物。目前的无土栽培技术中,为了固定植物,增加空气含量,大多采用砾、沙、泥炭、蛭石、珍珠岩、岩棉、锯木屑等作为固定基质,以有效控制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温度、水分、光照、养分和空气的要求。无土栽培与常规栽培相比具有不依赖土壤,可扩大种植范围,有效控制和加速作物生长,大大缩短作物生长周期,提高作物质量,适于进行工厂化、规模化、定制化农业发展,能够减低人工操作,降低农作物的生产成本,无土栽培技术还可以用于那些不适于耕作的广大的闲散土地上进行开发利用,使得不能再生的耕地资源得到了扩展和补充,这对于缓和及解决地球上日益严重的耕地问题,有着深远的意义,由于在无渗漏的装置里栽培且无土栽培得营养液循环利用恰恰没有水分的渗漏与流失,可以很好的节约水资源,这也是控制农业用水是节水的有效措施之一,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因此,针对上述无土栽培的优点,因此需对无土栽培进一步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旨在提供一种无土蔬菜栽培装置,能够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闲散土地的开发利用,防止作物种植时水分的渗漏造成的水资源浪费的现象,降低有土栽培繁重的翻地、中耕、整畦、除草等体力劳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

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栽培槽、与栽培槽连接的营养液输送装置及营养液池;

所述营养液输送装置包括泵体和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依次连接营养液池、泵体和栽培槽,其中,在连接泵体与栽培槽的输送管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

所述栽培槽为截面为矩形的长条形管,其上表面开有多个种植孔,且在所述栽培槽尾部设置有营养液回收槽。

进一步的,所述栽培槽有多个,且等间距的固定于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栽培槽头部向上翘起,且在翘起头部设有喷头,所述喷头对应一个栽培槽就设有对应的喷嘴。

进一步的,所述的营养液回收槽为长条形,与多个栽培槽尾部对接,同时回收多个栽培槽的营养液。

进一步的,所述营养液回收槽通过管道与营养液池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栽培槽的材质为PVC。

进一步的,所述种植孔为圆形孔,其直径为30mm―50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土蔬菜栽培装置,其优点在于:通过设置在支架上的多个上面开有种植孔的无渗漏栽培槽,将作物幼苗种植在种植孔内,并通过营养液输送装置来给栽培槽里的作物幼苗提供流动的营养液,最后通过回收槽将营养液回收流入营养液池,这样可以有效控制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温度、水分、光照、养分和空气的要求,大大缩短作物的生长周期,提高作物的质量,进行规模化生产能够大大减低作物生产成本,还能防止作物种植时水分的渗漏,节约宝贵的水资源,此种种植方式不受土地限制可以利用闲散土地进行种植,提高土地的利用率,缓和日益严重的耕地问题,无土栽培省去了繁重的翻地、中耕、整畦、除草等体力劳动,而且随着无土栽培生产管理设施中计算机和智能系统的使用,逐步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操作,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劳动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土蔬菜栽培装置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土蔬菜栽培装置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土蔬菜栽培装置另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土蔬菜栽培装置,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柔性结构大棚,如图1、图2所示,包括:

多个支架10、安装在支架10上的作物栽培槽20、与栽培槽20通过管道连接的营养液输送装置及储存营养液池30;

所述营养液输送装置包括提供一定压力的营养液的泵体40和输送营养液31的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依次连接营养液池30、泵体40和栽培槽20,其中,在连接泵体40与栽培槽20的输送管41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44,通过流量调节阀44可一调节营养液31的流量大小,控制其流速,使该装置调控更为简单便捷。

所述栽培槽20为截面为矩形的长条形管,这里长条形的管状栽培槽20的截面优选为矩形,是由于矩形栽培槽的底面为平面使其更容易平稳的固定到支架10上,安装比较方便,其中,在栽培槽20的上表面开有多个等间距的种植孔21,所述种植孔21用于种植固定农作物,种植孔21之间的距离根据农作物的不同可选择合适的孔距,在所述栽培槽20尾部设置有营养液回收槽22,其中,营养液回收槽22的盖度比栽培槽20的高度略低,这样才使流经栽培槽20的营养液31更好的流到营养液回收槽21里,这样可使营养液31不会在栽培槽20里堆积,影响作物生长。

具体的,所述栽培槽20一般设置多个,并且等间距的并列固定于支架10上,这样可增加种植密度,并且统一管理,可以使用一个营养液输送装置集中输送,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

具体的,所述栽培槽20头部设置的略高于尾部,便于营养液31在栽培槽20里流动,并且栽培槽20头部设有向上翘起弯管,在翘起的弯管处设有设有长条形的喷头23,所述喷头23每对应一个栽培槽20就在对应位置设有与栽培槽20对应的喷嘴,这样可以实现对多个栽培槽20进行统一滴灌营养液31,使其特别使用于批量大规模生产,提高了滴灌效率。

具体的,设置在栽培槽20尾部的营养液回收槽22为长条形槽,与多个栽培槽20对接,能够同时收集多个栽培槽20的营养液,集中回收提高营养液回收效率。

具体的,所述营养液回收槽22通过管道43连接营养液池,将收集到的营养液31经管道43输送到较低位置的营养液池30,营养液31流到营养液池30后经过输送管42再次被泵体40抽取,经输送管41输送到栽培槽20对作物进行滴灌,实现了营养液31的循环利用,提高肥水的利用效率,由于土壤栽培肥料利用率大约只有50%左右,甚至低至20~30%,一半以上的养分损失,而无土栽培尤其是封闭式营养液循环栽培,肥料利用率高达90%,可以大大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的浪费,降低作物种植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具体的,所述栽培槽20的材质优选为PVC材质,PVC相对其它材质,价格相对便宜,原料来源广泛,制作工艺简单,具有一定绝缘、阻燃作用,并且可以回收利用,卫生环保,而且PVC材质还具有不渗漏的优点,就会使无土栽培的耗水量大约只有土壤栽培的1/4~1/10,较大程度节省水资源,尤其是对于干旱缺水地区的作物种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是发展节水型农业的有效措施之一。

具体的,所述栽培槽20上的种植孔21为圆形孔,这里优选圆形孔是便于作物成熟或采摘后,需要将作物的根拔出进行下一轮种植,而由于作物根系一般为圆形,所以圆形孔更便于将作物连根拔起,防止作物的根卡在种植孔里,并且圆形孔也便于人们用手或刷子去清理栽培槽20内的其他残留,根据调研作物的根系大小,一般蔬菜等作物的根系大小大约为30mm-40mm,这里将种植孔21的直径优选为30mm―50mm,合适的孔径便于植物根系的取出和防止水分的蒸发,这样既能节约水,又便于种植作业。

其他的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地及空间的利用率,如图3所示,可将上述的无土蔬菜栽培装置设为两层或多层,采用营养液输送系统集中输送营养液,减低成本,针对下层的栽培装置光线不足的问题,可在上层栽培槽下面设置针对下层栽培装置进行补光的装置,保证多层种植时作物能得到正常光照,保持快速生长,提高空间利用率,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所提供的一种无土蔬菜栽培装置,其优点在于:通过设置在支架上的多个上面开有种植孔的无渗漏栽培槽,将作物幼苗种植在种植孔内,并通过营养液输送装置来给栽培槽里的作物幼苗提供流动的营养液,最后通过回收槽将营养液回收流入营养液池,这样可以有效控制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温度、水分、光照、养分和空气的要求,大大缩短作物的生长周期,提高作物的质量,进行规模化生产能够大大减低作物生产成本,还能防止作物种植时水分的渗漏,节约宝贵的水资源,此种种植方式不受土地限制可以利用闲散土地进行种植,提高土地的利用率,缓和日益严重的耕地问题,无土栽培省去了繁重的翻地、中耕、整畦、除草等体力劳动,而且随着无土栽培生产管理设施中计算机和智能系统的使用,逐步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操作,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劳动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