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食用菌接种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1013557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食用菌接种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食用菌接种器,包括盒体、推杆、隔板、手柄、顶针、加料口、液位视窗、控制器、电源及臭氧发生装置;所述盒体呈漏斗状,盒体底部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盒体的中心处安装有圆形隔板,隔板将盒体内部分割为菌种腔和安装室两部分;所述推杆的尾部通过两侧的支架固定在盒体顶部中心处,推杆的头部伸入到安装室中;所述顶针的一端安装在推杆的头部,另一端伸入到盒体底部的通孔中,顶针一侧设有菌孔a,且菌孔a延伸到顶针的端部;所述菌种腔的底部开设有菌孔b,且菌孔b延伸到通孔的一侧。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科学合理;另外采用自带可移动电源,操作方便,且集打孔和接种功能于一身,提高工作效率。
【专利说明】
一种新型食用菌接种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种器,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食用菌接种器,属于食用菌设备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在传统食用菌生产过程中,食用菌菌种接入椴木都是人工接入,费工费时。为此专利号为201320706978.0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食用菌接种器,虽然该实用克服人工效率低的问题,但是还存在下列缺陷。1:通过电线连接电源,实际操作时,电线拖来拖去比较麻烦;2:接种之前需要通过打孔器在椴木上事先打好孔,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食用菌接种器,采用自带可移动电源,且集打孔和接种功能于一身,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缺陷。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种新型食用菌接种器,包括盒体、推杆、隔板、手柄、顶针、加料口、液位视窗、控制器、电源及臭氧发生装置;所述盒体呈漏斗状,盒体底部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盒体的中心处安装有圆形隔板,隔板将盒体内部分割为菌种腔和安装室两部分;所述推杆的尾部通过两侧的支架固定在盒体顶部中心处,推杆的头部伸入到安装室中;所述顶针的一端安装在推杆的头部,另一端伸入到盒体底部的通孔中,顶针一侧设有菌孔a,且菌孔a延伸到顶针的端部;所述菌种腔的底部开设有菌孔b,且菌孔b延伸到通孔的一侧;所述手柄安装在盒体上部一侧,手柄的端部安装有防滑套;所述加料口设于菌种腔的顶部,且加料口处安装有堵头,液位视窗设于盒体的侧部;所述臭氧发生装置包括壳体、高压模块及臭氧发生器,壳体设于菌种腔内部,高压模块安装在壳体内部,臭氧发生器安装在高压模块的上端;所述电源和控制器安装在手柄内部,控制器底部安装有开关,且控制器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推杆、臭氧发生器及高压模块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液位视窗的材质为无色透明的有机玻璃。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滑套上开设有若干道倾斜的防滑槽。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源为可充电式蓄电池组。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推杆为高速电驱动推杆。
[0010]有益效果: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食用菌接种器结构新颖,设计科学合理;另外采用自带可移动电源,操作方便,且集打孔和接种功能于一身,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食用菌接种器的总体结构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食用菌接种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4]其中:1-盒体、2-推杆、3-隔板、4-手柄、5-顶针、6-加料口、7-液位视窗、8-控制器、9-电源、10-通孔、11-菌种腔、12-安装室、13-菌孔a、14-菌孔b、15-防滑套、16-防滑槽、17-堵头、18-壳体、19-高压模块、20-臭氧发生器、21-开关、22-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16]如图1-图3所示,一种新型食用菌接种器,包括盒体1、推杆2、隔板3、手柄4、顶针5、加料口 6、液位视窗7、控制器8、电源9及臭氧发生装置;所述盒体I呈漏斗状,盒体I底部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10,盒体I的中心处安装有圆形隔板3,隔板3将盒体I内部分割为菌种腔11和安装室12两部分;所述推杆2的尾部通过两侧的支架22固定在盒体I顶部中心处,推杆2的头部伸入到安装室12中;所述顶针5的一端安装在推杆2的头部,另一端伸入到盒体I底部的通孔10中,顶针5—侧设有菌孔al3,且菌孔al3延伸到顶针5的端部;所述菌种腔11的底部开设有菌孔bl4,且菌孔bl4延伸到通孔10的一侧;所述手柄4安装在盒体I上部一侧,手柄4的端部安装有防滑套15 ;所述加料口 6设于菌种腔11的顶部,且加料口 6处安装有堵头17,液位视窗7设于盒体I的侧部;所述臭氧发生装置包括壳体18、高压模块19及臭氧发生器20,壳体18设于菌种腔11内部,高压模块19安装在壳体18内部,臭氧发生器20安装在高压模块19的上端;所述电源9和控制器8安装在手柄4内部,控制器8底部安装有开关21,且控制器8通过导线与电源9连接,推杆2、臭氧发生器20及高压模块19通过导线与控制器8连接。
[0017]其中,所述液位视窗7的材质为无色透明的有机玻璃。
[0018]其中,所述防滑套15上开设有若干道倾斜的防滑槽16。
[0019]其中,所述电源9为可充电式蓄电池组。
[0020]其中,所述推杆2为高速电驱动推杆。
[0021]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主权项】
1.一种新型食用菌接种器,包括盒体、推杆、隔板、手柄、顶针、加料口、液位视窗、控制器、电源及臭氧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呈漏斗状,盒体底部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盒体的中心处安装有圆形隔板,隔板将盒体内部分割为菌种腔和安装室两部分;所述推杆的尾部通过两侧的支架固定在盒体顶部中心处,推杆的头部伸入到安装室中;所述顶针的一端安装在推杆的头部,另一端伸入到盒体底部的通孔中,顶针一侧设有菌孔a,且菌孔a延伸到顶针的端部;所述菌种腔的底部开设有菌孔b,且菌孔b延伸到通孔的一侧;所述手柄安装在盒体上部一侧,手柄的端部安装有防滑套;所述加料口设于菌种腔的顶部,且加料口处安装有堵头,液位视窗设于盒体的侧部;所述臭氧发生装置包括壳体、高压模块及臭氧发生器,壳体设于菌种腔内部,高压模块安装在壳体内部,臭氧发生器安装在高压模块的上端;所述电源和控制器安装在手柄内部,控制器底部安装有开关,且控制器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推杆、臭氧发生器及高压模块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食用菌接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视窗的材质为无色透明的有机玻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食用菌接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套上开设有若干道倾斜的防滑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食用菌接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为可充电式蓄电池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食用菌接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为高速电驱动推杆。
【文档编号】A01G1/04GK205694460SQ201620580675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5日
【发明人】刘忠玉
【申请人】刘忠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